大明皇长孙!_第375章:尽诛九族!(大章求保底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5章:尽诛九族!(大章求保底月票) (第3/3页)

。”“因此邸报上的主流内容,孙儿当以为要宣传军人,传递保家卫国之理念。”朱英顺势说道。对于打压武人,在朱英的心中一直都是持反对的。自然从源头上来说,朱元璋的打压武人,并不是指整体军人,而是说大明的武将勋贵,兵权这些。朱英要做的是,塑造出真正的大明强军,有着自己思想的强军。无时无刻以守护大明安危为己任,哪怕是他们的将军,想要带头造反,也会被手下绑起来的那种。朱英现在创办的军事学堂,就是要大量的培养出中层军官,将大明将士的骨架支撑起来,削弱统帅的影响力。目前来说,效果还是很好的。地方上不说,至少京师周边,玄甲卫这里出去的将士,不断进入各个卫所,蚕食往前老将们的兵权。他们的进入,就好像一颗钉子,深深的埋了进去。若有卫所的指挥使,有什么图谋不轨的念头,势必难以达成。“保家卫国,好一个保家卫国!!!”朱元璋眼睛一亮,大声称赞道。在现在的大明,或者说包括从前,是没有保家卫国这个词的。听到老爷子的称赞,朱英也是一愣。这个在后世几乎是人人皆知的成语,在大明竟然没有吗?这倒是朱英不学无术了,保家卫国这个成语,出自后世着名诗人冰心,而非自古有之。就在朱英借此机会,想要跟老爷子好好唠唠关于强军,增加军饷,完善军人保障制度的时候。门外宦官来报:“启禀陛下,锦衣卫镇抚使宋忠,有紧急之事求见。”朱元璋有些不悦。这寒冬腊月的,爷孙俩在这里聊得热闹呢,还是事关大明未来之大事。若是没什么重要的事,宋忠这家伙,印象分大减。“让他进来。”“遵旨。”宋忠进来,看到陛下和太孙殿下都在,心中一喜,行礼道:“臣拜见陛下,太孙殿下。”朱元璋点点头,淡淡的说道:“起来说话,这次是有什么要紧事情。”宋忠连忙正色道:“回禀陛下,臣按令抓捕山西户籍,户部郎中曹子兴入诏狱审问,发现晋商谋逆大罪。”简单述说一下,宋忠连忙呈上卷宗。刘和上前接过卷宗,而后递给陛下查看。朱元璋本就心头有些不爽,待看到卷宗内的详细后,整个人直接就炸了。“谋逆!谋逆!这是要窃咱大明根基,毁大明国祚。”“里通外族,内藏京师,好大的局。这些晋商,当一个个尽诛九族!!!”朱元璋没想到,谣言案竟是牵扯出一个惊天大阴谋。晋商的布局,太过深远,本就偏离京师,皇权难达,还大量售卖铁器至草原上。更甚者,是整个山西的官员,几乎都被收买,往前彻查贪污案,山西那边少有发生,朱元璋还觉得不错,政治清明。现在看来,分别是蛇鼠一窝,连京师这边,都有布局。刹那间,朱元璋顿时觉得这手法有些熟悉,仔细想来,这跟大孙布局高丽的手段,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片刻,朱元璋的愤怒就消散开来,半眯着的眼睛,煞气溢出。在遇到大事时,愤怒没有任何用处,其实大多数时候,朱元璋的愤怒,都是给别人看的。作为开国之皇帝,冷静的对待处理任何事情,是朱元璋早就有的习惯。而深思之下,朱元璋心头开始冷漠。若是任其长久发展,说不定未来的大明,很有可能因这些晋商而灭。这种猜测,是基于大孙之前的一些手段。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大明末期,这些晋商们cao控权势,大肆吞并九边军饷,尤其是山西一带更甚,朝廷去多少银子,就吃多少银子,跟无底洞一般。满清的崛起,正是因为跟晋商们的大量交易。中原王朝于外族,最大的优势在于军备领先。而晋商们大肆出售军备,让满清战力暴涨,加上大明那个时候多灾多难,便就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说是李自成农民起义取缔的大明,但实际上,满清牵扯了大明多少兵力。九边重镇,囤积了大明最有战力的将士。若真只有李自成,造反这事,难说。朱元璋在想明白后,并没有立即表态,反而是摆摆手,让宋忠离开。陛下的反应,出乎了宋忠的意料,不过经常和陛下打交道的他明白,这件事怕是会掀起惊天巨浪。“大孙也看看吧。”朱元璋将卷宗交给朱英说道。朱英接过卷宗浏览起来。好家伙。朱英从前知晓晋商跟草原部族有些交易,但没想到这才大明初啊,就已经这么夸张了。毕竟很多边疆的商人,包括北平,西域地带,多少都是有走私交易的。巨大的利润,让许多人愿意铤而走险,只能加强抑制,想要杜绝很难。只是没想到,这些晋商,从明初就开始布局了。京师有人很正常,但是有这么多人,那就不正常了。卷宗上附带的名单,牵扯其中的,足足有三百余人啊!看似不多,品级也不算太高,但这些人,个个都是朝廷要员,分散于六部之中,尤其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官。难怪大明近三百年,山西这些晋商们一直在暗中不断的累积财富,而没有被察觉到。直到实力足够,有了足以倾国之力。这关系上下星罗密布,且还是只有曹子兴一人泄露出来的名单,肯定还有其他隐藏着的。“这山西跟反了没啥区别,且比明面上造反,还要来得更为阴险,多少官员去了山西,怕不是都被蚕食进去了。”“看来山西此地,当要好生的清洗一番,将这些污垢,须洗得干干净净。”朱元璋的语气很平静,听不出什么喜怒。倘若马皇后还在,亦或是太子朱标还在的话,听到这个声音,就能明白,这是朱元璋愤怒到极致的一种体现。往前的三大案初始,无一不是这般。朱英虽然没见识过,不过这感觉也是很强烈的。稍作思索后道;“爷爷,看来开春第一件事,便就是大军平反,顺带将山西也彻底清理干净了。”朱元璋颔首。......这两天来,似乎并没有什么谕旨发出,但早朝的时候,很多官员发现,自己的身边突然多了许多空位。奉天殿内,文武官员约莫接近五百之数。仅仅一天过去,就有上百文臣被抓走。这么明显的事情,大臣们自然是知晓了,但没一人敢去问是个什么情况。朝堂上一切正常,只是在往后的官员中,稍显空荡。而京师城内,对比朝堂,那叫一个风云变幻。锦衣卫抓的文臣还好,对于百姓们几乎没有影响。但蓝玉这边,顺藤摸瓜,先是逮着晋商商帮的成员抓,而后审讯之下,但凡有所涉及的,也都抓捕归案。治安司和兵马司的牢房,早就满员了,连地牢都已经关不下了。现在抓的人,全部都是往军营里送。而随着抓捕人员的同时,大量的货物,钱财,也被当做脏物,一并给收了回来。“大哥,这也...太多了吧。”看着面前的部分收缴钱财,曹震咽了口口水,艰难的说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