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次子_第四百八一章 地震的前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八一章 地震的前兆 (第2/2页)

好用多了。一些达官贵族自然也想到了用丝绸来代替竹片,但是丝绸如此金贵的东西,用一次扔一次的话,岂不是太过于奢侈了,于是就算是那些用丝绸来上厕所的贵族们,也是没有如此败家的,都是重复利用。到了唐宋,那厕所就好多了,唐朝的厕所修建的带有凹槽,下面用瓦片阻挡,这样妃子们上厕所起码不用担心会溅出来,周围还会熏香来遮掩异味。西晋时期,石崇的府上穷奢极欲,曲水流觞就是缘起于此,石崇有次与人斗富,更是奢侈地造出十里屏风。这样的一个喜好牌面的贵族府上的厕所建造的也是十分的豪华。传说,到石崇府上做客上厕所,会有数十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在旁服侍,给客人准备了各种熏香,出来之后还有人伺候沐浴更衣,从这里面不难看出那些达官贵族有多注重自己的仪表。到了宋朝,妃子们比唐朝更加方便了。这个时候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壶,有木制的,有铜制的,甚至还有金子打造的,咱也不知道一个夜壶造那么金贵干嘛。宫里也出现了一种职业,就是定时去倒夜壶,虽然听起来不是一个好差事,但是却能赚不少钱。那个时候的人认为,排泄物里面也是有营养的,可以用来喂牲畜,尤其是宫里这些个有油水的地方,往往能卖得个好价钱。明朝的皇帝大都喜好用丝绸来如厕,但是到了明后期,明孝宗一看,宫里这光上厕所用丝绸这一项就是一大笔开支,为了节省银钱,下令不许用丝绸,而改用纸。这个时候,纸已经比较普遍了,平民百姓大都也能买得起,但是也仅限于读书写字,上厕所还是不会舍得用纸的。相比起丝绸来说,纸对于皇室来说已经算便宜的了,于是,正式改用纸。当然了,登州现在的厕所已经是马桶了,并不是那种旱厕,用完之后,水一冲就直接完事,这就是先进和发达,人也愿意来登州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