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46、李隆基回朝,册立太后(求全订) (第2/2页)
入宫赴宴,目光幽幽。 “白卿,朕一向恩宠于你……” “你就是这样对朕的吗?” 他冷声问道。 他心底里很失望,他一直认为白贵对他忠诚。但没想到,他失去音信才不过十几,白贵就另立了新君,尽管事出有因,可谁都看出来,这其中白贵的野心。更别白贵现在已经是朝廷的权相,和以前的实权宰相大不相同,权力更上一阶。 “陛下怠于朝政,三次南巡,消耗民脂民膏无数……” “此次突厥入侵事急,臣不得以……” 白贵神色淡然,回道。 如果他只甘心当一届宰相,那么李隆基罢相也就罢了。但他现在的改革才刚刚开始,六年,六年的时间什么也做不了,他需要更长的时间。 而这个时间,李隆基给不了。 另外,若不是因为现在的李隆基已经沉湎于享乐,南巡这项计策也不会成功。他现在将李隆基尊为太上皇,总好过日后再有一次“安史之乱”。 “瑁儿现在年幼,不能理政……” “白卿你帮朕,将瑁儿废掉,重新让朕执掌朝政,朕给你封王!对,给白卿你封王,以白卿的功劳,封王够了!” “代王白卿你看如何?不行的话,赵王……” 李隆基见到白贵这般神色,心底一慌,立刻就明白白贵对他并不忠诚,所以知道对白贵质问,并不会奏效,所以改变了策略,想让以封王事让白贵动心,重新拥立他执掌朝政。 “臣子不可封王,臣对陛下和大唐忠心耿耿。” “陛下或许是喝醉了……” “臣这就告退了……” 白贵起身,微微躬身施礼,然后连头也不回的甩袖离开。 重新拥护李隆基执掌朝政,他还没那么傻,若是李隆基重新拥有权力,第一个对付的人,估计就是他。 走出侧殿,在走廊拐角处,见到了武惠妃。 武惠妃貌美如初,施着粉黛。 “陛下是不是在和白相商量废除瑁儿的事情?” 她问道。 李隆基屏蔽左右,只让白贵一个人入宴,必然是商量秘事。而李隆基能商量的秘事,不用问也知道,必然是关于权力。 “寿王虽年幼,可却已有明君之相。” 白贵没有明言,但一切都了。 而他之所以选择册立寿王李瑁,原因有很多。一是,因为武惠妃的关系,二则是,寿王李瑁年幼,比较好掌控。最后一点,这项计策中,若不是有武惠妃陪侍在君王侧,让李隆基难以反应过来,这件事也就没这么容易成。 “太子地位稳固,本宫和皇后有过间隙,若是太子上位,日后我们母子必定不得善终,此次多亏了白相的万全之策……” 武惠妃美眸微眨,凑到白贵身侧,吐气呵兰道。 她虽然知道白贵这般行事,祸患无穷。但谁让太子地位太牢固,轻易撼动不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 与其不能破局,还不如鱼死网破。 傀儡皇帝,也好过日后李隆基驾崩后,他们母子的处境。再者,白贵又没有子嗣,这点她还是清楚的,不可能篡位,位子还是寿王李瑁的。 “此处还是皇宫,你我不宜相交过密。” 白贵皱了皱眉,提醒道。 他虽然和武惠妃有过结盟,互相交换了把柄,但这是私底下的关系,在明面上,外臣可不能与后宫妃嫔勾结。 “怕什么,现在后宫之汁…” “可还不是你和我的人吗?” 武惠妃笑了笑,不过还是听了白贵的话,向后退了三四步。 这也是为何她这般相信白贵的原因。 白贵将执掌后宫权力的机会,交给了她。 而原先的王皇后,虽然还有权力,但权力出不了清宁宫,与她现在,不能比。 “想要稳固寿王殿下的皇帝位,下一步就是册封你为太后。” “如此一来,法理皆樱” “亦是昭告朝臣,陛下不可能再复位了……” 白贵看了一眼武惠妃,道。 现在他立了寿王李瑁为帝,那么稳固寿王李瑁的皇帝位置,就是当务之急。同时还有一些朝臣,对李隆基回长安,还抱着一丝的侥幸之心。 立武惠妃为太后,亦是相当于明朝的大礼仪之争。 同意,那就相当于背叛了李隆基! 不同意,也方便白贵将这些朝臣清除出朝堂,再次强化权力。 毕竟上一次册立寿王李瑁为帝,李隆基不在,还能有理由进行推脱,但现在李隆基回到了长安,立武惠妃为太后,政治意图再明显不过。 必须进行站队! “太后……” “本宫是瑁儿的生母,成为太后是应有之理!” 武惠妃美眸一亮。 她想的倒是没白贵想的这么多,第一时间想的是,总算是能压后宫这些妃嫔包括皇后一筹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