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不良人_第二百九十四章 显隆帝的问责(近20000字超级大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四章 显隆帝的问责(近20000字超级大章) (第2/9页)


    他在内心已经认定了王忠益有罪。

    即便他没有和草原蛮族暗通款曲,没有养寇自重。

    仅凭他放任草原蛮族绕过他的防区直接南下这一条就是死罪。

    草原蛮族的机动性很强,绕过朔州之后南下,很快就打到了长安城附近。

    这之后草原蛮族并没有立即攻城,而是在京畿道,在长安城附近开始劫掠起来。

    这个时候他王忠益又在什么地方?

    如果王忠益及时率部赶到长安勤王救驾,那显隆帝多少会对他宽容几分。

    可问题是没有啊。

    王忠益哪怕率领朔州军赶到,与草原蛮族面对面驻扎也没有发起冲锋。

    这让显隆帝无论如也无法接受。

    显隆帝是一个十分看重忠诚的人,也是一个很多疑的人。凡是他认定的不忠诚的人他是绝不会再用的。

    何况他已经给了王忠益一次机会。

    王忠益真的是太令他感到失望了。

    “来人啊,把他压下去。”

    显隆帝大手一挥,便有两名内卫上前将王忠义拖走。

    “陛下,臣冤枉,臣冤枉啊。臣绝无通敌叛国之心,更无通敌叛国之实啊。请陛下明鉴!”

    显隆帝却懒得在听,任由王忠益的声音越来越小,及至彻底消失。

    皇城,不良人衙门。

    衙门笼罩在一片压抑的氛围之下。

    敌军退兵本是一件十分值得庆贺的事情,可是他们所有人都高兴不起来。

    这其中包括赵洵。

    原因很简单,王忠益下狱了。

    敌军前脚刚刚撤军,后脚显隆帝就召见勤王的大将军朔州节度使王忠义入宫。

    结果这一进宫不要紧,王忠益接下来直接被显隆帝以通敌叛国的罪名下了大狱。

    赵洵对于王忠益那是相当了解的,这位也可以算的上是赵洵的老熟人了。

    当初王忠益被左相构陷,差点一命呜呼。

    是赵洵一步步的抽丝剥茧,最终把王忠益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说赵洵是王忠益的救命恩人那是一点也不为过。

    本以为这件事就此了了。

    可谁知道显隆帝又开始翻旧账。

    这个不做人子的狗皇帝,就不能做点人事吗?

    赵洵人都麻了。

    当然他知道做个人对显隆帝确实是个极大的挑战。

    这次王忠益的罪名和上一次如出一辙,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在显隆帝的心里还没有把上次那件事彻底揭过翻篇。

    或许在显隆帝的心里,王忠益就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家伙。

    是啊,像这种只会带兵打仗不懂得拍马屁逢迎的人确实不会讨皇帝的欢心。

    但是显隆帝也没必要刻意打压甚至污蔑王忠益吧?

    赵洵和王忠益的接触虽然不能算久,但了解还是很深的。

    他知道王忠益是一个很直率的人,绝不是那种城府极深,扮猪吃虎的老阴比。

    说谁谋反赵洵都信,唯独不信王忠益会谋反。

    显隆帝这厮的脑袋是被门夹了吧,还是进水瓦特了?

    赵洵此刻在心中已经把显隆帝和他的女性亲人问候了一遍,恨不得上去亲自扇他两个大嘴巴。

    当然,赵洵知道这是不可能做到的,至少眼下还不行。

    如今的赵洵还不够强,若是他真的这么做,郑介那个老阉人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这厮最是阴狠,偏偏对显隆帝又是十分忠犬。若是郑介看到有人对显隆帝动手,一定会第一时间打回来。

    赵洵即便是真的想要打脸显隆帝,也得等到自己的实力变得足够强大才行。

    如今他靠的是书院,靠的是山长的庇护。

    可是书院和山长总不能庇护他一辈子啊。

    人终归还是要靠自己,不能寄希望于别人。

    “啧啧啧”

    旺财抿了一口茶,感慨道:“这真的是世事难料啊。谁能想到王忠益大将军又被下大狱了呢。这些大人物面上看起来确实风光,可要是倒霉起来端是喝凉水都塞牙。”

    “旺财,你少说两句话吧,没看到明允这么难受吗?”

    贾兴文在一旁道。

    “唔,我知道了。”

    旺财吐了吐舌头,兀自说道。

    “无妨的。”

    赵洵苦笑一声道:“这件事不怪旺财。”

    对赵洵而言,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营救出王忠益,而不是去问候显隆帝的家人。

    “如今王将军关押在何处?”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只有充分了解清楚当下的情况和形势,才能做出针对性的布置。

    “刑部大牢。”

    贾兴文第一时间给出了答案。

    赵洵点了点头。

    你永远可以选择相信贾兴文。

    “刑部的话确实有些麻烦,我和刑部不算熟,看来这件事想通过自己解决是不可能了。”

    赵洵摇了摇头,又转向旺财道:“旺财,镁醯梦胰羰乔肭蠓氪笕顺鍪郑他会同意吗?”

    “冯大人?”

    听到这,旺财的脑袋摇的跟个拨浪鼓一样。

    “冯大人应该不会愿意出手的吧。”

    像冯昊这种天子近臣完全没有必要为了王忠益去得罪皇帝。

    何况冯昊最近自己都惹了一身的sao。

    西域之事显隆帝肯定很生气,数万安西军,竟然生生退回到了沙洲,将安西都护府拱手送给了西域三十六国。

    若不是当时长安形势危急,显隆帝很可能直接降下一道圣旨问责。

    “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赵洵却显然没有打算轻易的放弃。

    对他来说,冯昊还是一个很有底线很正派的人。

    正派不等于古板,正派也不等于孤直。

    在赵洵看来,冯昊是一个外圆内方的人。

    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上,冯昊表现的很艺术,很圆滑。

    但其实冯昊内心也是有属于自己的原则的。

    这个原则就是必须是向善,必须是公平公正。

    若是谁触及到了他的底线,冯昊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抨击之。

    当然这件事情有些复杂。

    因为牵扯到了皇帝。

    显隆帝这厮的态度很微妙,毫不犹豫的将王忠益投入到了刑部大牢之中,却没有在接下来责令刑部甚至是三司会审。

    只能说这个狗皇帝帝王心术确实很厉害,明白这个时候冷处理是最好的选择。

    王忠益毕竟也算的上是一个名臣,朝中应该有不少的同袍同僚,甚至是故交故旧。

    这些故交故旧肯定是会想尽办法帮助王忠益,所以他们会不惜犯颜直谏。

    如果这个时候显隆帝选择三司会审的话,那这些王忠益的至交好友肯定会一个个的跳出来为王忠益发声。

    但是显隆帝偏偏选择了冷处理。

    这就让这些人无法发力,无处发力。

    就像是蓄足气力,一拳打到了棉花上。

    显隆帝甚至可以选择不上朝。

    这对这个不做人子的狗皇帝来说应该算是常规cao作了。

    只要显隆帝选择避其锋芒,臣子们便没有什么太好的应对方式。

    唯一的选择就是写奏疏替王忠益申辩。

    但是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