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三章 老友今犹在(近20000字超级大章) (第6/9页)
轻弹,贾兴文这反应也有些太夸张了吧。 “没,没有...” 贾兴文生怕大都护误会,连忙解释道:“是我突然想起来一些往事和故人而已。” “原来如此,你想到的这个故人该不会就是赵洵吧?” 被一下子看穿了心思,贾兴文连忙笑了笑道:“大都护真的是火眼金睛,只一眼就看穿了属下的心思。不错,这个故人恰恰就是赵洵。” “唔,看来这个赵明允在你的心目中确实是有相当的地位。若是将来有机会能够跟他并肩作战就好了。” 说出这话的时候刘霖却是满怀感慨。 贾兴文连忙道:“有机会的,一定有机会的。” 在他看来,赵洵是一个绝对有家国情怀,有雄心壮志的人。 如果有可能,他肯定会从军的。 只不过眼下他跟显隆帝闹的那么僵肯定是不会出山的。 但是赵洵依然会用属于他的方式去守护这个国家。 还是那句话,赵洵守护的不是一家一姓之江山,而是所有百姓的家园。 “嗯,今日吃完早饭之后,你随我前去军营之中检阅军队。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在补给完成之后我们便开拔前往安西了。” “这么快?” 贾兴文多少感到有些惊讶。 在他看来,这个速度确实是有些过于快了。 毕竟对于整个安西军而言,已经是经过了长途跋涉。 如此疲惫的情况下,基本上将士们都十分希望得到很好的休息。 一路上风餐露宿的且不再去提,光说抵达沙洲城后,怎么也得好好休息一番吧,可是大都护竟然只让将士们修整一天就决定立刻出发。这个决定会不会略显得有些草率,略显得有些突然呢。 贾兴文犹豫了片刻,还是双手抱拳道:“大都护,以末将之见,我们似乎应该多花一些时间在休息上啊。” “嗯?” 贾兴文一般很少会跟刘霖对着来。 所以他突然发出如此言论多少让刘霖觉得有些意外。 “你觉得我们应该多休息一些吗?” “是啊大都护。我们一路舟车劳顿,可以说将士们是疲惫不堪。这个时候将士们最需要的恰恰就是休息。如果这个时候立刻启程赶路,我担心将士们会有怨言啊。” 身为刘霖的幕僚谋士,贾兴文的职责就是替刘霖建言献策。 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保证全军上下处于一种良好的情绪良好的状态,其实是十分危险的事情。 哗变和营啸其实都是发生在很突然的时候。 一般而言,没有任何的预兆。 但是情绪的累积确实是存在的。 总而言之,贾兴文觉得现在就派出大军赶路真的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既然他有如此的感觉,他就觉得理所当然要跟刘霖说清楚。 不然将来真的出了事情,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向刘霖解释。 “嗯,其实本将军也觉得这个时候率部向安西进发确实是有些太急了。既然你也觉得如此,那不妨就暂且再歇上两三日吧。” 刘霖还是相当尊重贾兴文的意见的。 见贾兴文如是说,他立刻就转变了语气。 “大都护英明!” 贾兴文很是欢喜。 大都护还是听得进去劝的啊。 听得进去劝就好,听得进去劝就好。 只要能够听得进去劝,很多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 怕就怕的是那种完全听不进去劝又在哪里瞎逼逼的。 这种人真的是叫人头大。 若是摊上了这样的上峰,足够让人觉得晦气的。 所幸的是贾兴文遇到的东翁是个很不错的存在,基本上没有任何的个人情绪在。 如此以来,贾兴文就可以彻底的放开手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为东翁建言献策。 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贾兴文是一个不希望自己被人束缚的人。 如果有一根绳索一直套在他的脖子上,贾兴文会觉得十分难受。 但如果可以尽早的把这个绳索去除掉,贾兴文的发挥空间就会变得十分之大,这是十分有利于他进一步发挥的。 从目前来看,一切都十分的顺利,一切都按照既定的计划发展。 只要有机会,贾兴文一定要好好的向上发展,争取能够做到刘霖的左膀右臂的地步。 这个东翁非常值得跟随,用赵洵的话说这样的人就是一个优质股,投资他准没有错。 “嗯,不说这个了。兴文啊,你觉得本将军到了安西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嗯?” 贾兴文愣了一愣。 他还沉浸在刚刚的喜悦之中难以自拔。 这个时候刘霖突然转变了话头,他多少觉得有些难以适应。 强自调整了一番情绪之后贾兴文清了清嗓子道:“回禀东翁,回到安西之后,东翁其实应该对西域三十六国发下文书,就说大周朝廷对其有封赏,请各国君王赶赴都护府受封。” “呃...” 刘霖一时间有些懵逼了。 “这个不好吧,陛下并没有降下这种旨意啊。本将军要是这么做的话岂不是有了欺君之嫌?” “不会的。” 贾兴文见刘霖如此的死脑筋,一时间直是有些哭笑不得。 “事急从权,大都护这也不过是权宜之计。再说了,天高皇帝远,离得这么远有谁知道大都护是在做什么,即便是天子爪牙耳目,也不可能跟的这么远吧。” 刘霖仔细一想似乎也是这个道理。 若是别的军队他可能还会没有信心。 但是安西军不同。 这支安西军是他这么多年亲手带出来的,可以说每个士兵的身上多少都有他的痕迹。 这么说是丝毫不夸张的。 所以刘霖十分期望能够在接下来有大的突破。 因为这一点对整个安西军,对整个安西地区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所以,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能够有什么作用呢?之前你不是还说西域三十六国有狼子野心吗?” “大都护,这是两码事。” 贾兴文笑了笑道:“西域三十六国其实并非铁板一块,他们有各自的想法,有各自的算计。其实他们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仔细想一想便能够弄明白。有主和的有主战的,还有骑墙的。这些家伙的想法全然不同,所以面临不同的情况时他们的态度也会有变化。这次大都护如果发布出去这个布告,接下来就可以静观其变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有一部分西域三十六国的国军愿意前来都护府,另有一部分人会找各种理由按兵不动。到了那时我们就能够知道那些是有不臣之心的,那些是主和派的。” 其实贾兴文的这个法子还是赵洵交给他的,用赵洵的话说就是一种筛选的方法。 有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孰好孰坏,谁忠谁jianian。 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