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明朝当举人_第577章 进攻蓟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77章 进攻蓟州 (第2/2页)

四面出击。

    在制定好策略之后,林敬先率领大军从密云的方向行进,陪同的还有堵胤锡、张煌言等谋臣,而薛平虏所率领的五千大军也从北面撤离,合并到了中军当中,也使得林敬的兵力突破了五万。

    林敬首先就安排羽卫军护送着伤兵以及俘虏从昌平州方向返回京师,而他则亲自率领一万五千大军撤出了密云,选择驻守顺义,同平谷方向形成了犄角之势——即便多铎的三万大军再怎么滑不溜手,也不可能强行突破,京城至少已经安全无患。

    天色刚刚蒙蒙亮,林敬穿着一身盔甲走在顺义的城头上,身后则跟着太子都督府的一应文武百官,众人浩浩荡荡沿着顺义的城防走了一圈后,大部分人都已经热得浑身冒汗,可是却没有人胆敢说个不字。

    旁人都知道,自从太子殿下率军以来,便一直坚持着事必躬亲的特点,特别是在巡视军营和巡视防务上,从来都不肯马虎,即便再晚也会坚持去查看这些细节——实质上,林敬从前世的经验当中都会明白一个道理,所有落在纸上的东西都不是可靠的,只有自己亲自去看,亲自去做才会得到事实。

    而不得不说的是,林敬这般坚持也取得了很好的结果,至少在他的统帅下,军队的各方面都越发趋近于后世的近代军队,在军纪、军风上都远远领先于这个时代的其他军队。

    说话的正是兵部尚书冯元飚,他这一次前来顺义,一方面是代替朝廷给这一次大水谷之中的有功之士进行封赏,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在一些事情上跟林敬达成共识,其中针对白广恩和马科的处理成为了重点之一。

    毕竟如今的太子殿下可非同以往,在接连取得了这么多次大胜之后,太子在军务上的权威已经盖过了大明的所有将帅,即便是崇祯皇帝,也不能无视这么一位有大功于社稷的太子殿下,因此首辅吴牲便委派了这么一位老臣前来,希望听一听太子的想法。

    林敬轻声笑了笑,道:

    冯元飚微微皱了皱眉头,道:

    的确,在目前大明良将逐渐凋零的环境下,白广恩确实算得上是敢打敢冲的猛将,在去年阿巴泰进攻蓟州的时

    候,白广恩率领所部接连阵斩清军前锋三等轻车都

    尉斋萨穆、佐领绰克托及佐领额贝、参领五达纳、

    护军校浑达善,堪称是清河大捷之前为数不多的亮

    点。

    林敬当然知道这一点,他也明白在目前明军当中,欣赏白广恩的人不少,就连吴甡和孙传庭都对这个人很欣赏,多次希望将白广恩调去打流寇。

    因此,林敬想了想,没必要在这个人的问题上跟首辅对着干,就说道:

    冯元飚点了点头,他带着几分担忧之色说道:「上个月孙传庭和左良玉都发了奏折,声称李自成已经尽起大军进攻武昌和汉阳,甚至连张献忠也在九江虎视眈眈,他们腹背受敌,暂时只能坚守.......可是老夫担心,他们怕是守不住太

    久啊!将他们调过去也好,让孙传庭多多少少能多坚持一段时间。」

    林敬默默点头,道:

    冯元飚自然知道林敬派到盛京的议和使节,那个兵部郎中唐金义还是他麾下的人,只是他多多少少也有些不太相信议和能够成功,

    林敬十分淡定,面色虽然没有什么变化,可是语气中却带着几分遗憾,

    这句话倒不是吹牛,毕竟在眼下这个时代里面,所谓的百万大军都是含着太多的水分,实际上无论明清顺三方当中的任何一方,真正的精锐骨干力量无非就是那么十几万人而已,只是明军的精锐大部分葬送在了前面的一次次战争中,眼下已经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才会面临灭国的危机。

    但是只要林敬能够练出十万带着近代军队色彩的抗虏军,消灭建虏和大顺军都不是问题,一旦练出三十万大军,则天下无敌。

    当然,以抗虏军的综合武器装备水平和训练强度来看,想要练出十万大军,其花费基本上要达到三千万两以上,且每年的军费则需要八百万两左右,至于时间则需要三年以上,在短期内都无法实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