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4章 无力 (第1/2页)
“这消息不能传出去,立刻派人封锁消息!” 慕容绍宗立刻下令。 “这……将军,好像有些晚了!” 前来禀报的慕容钟面带苦涩的说道。 他身为南燕头号大将,并非无能之辈,至少算是一个合格的大将,在打探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就立刻下令封锁。 不过,淮军准备以此实行攻心计,还有后手。 淮军迁移百姓,也并非不讲人情,在迁移之前,便给这些百姓宣传了一番,只要他们到睢宁,便能立刻分田,三年免去赋税。 南燕距离淮军并不远。 淮军境内的各种消息,已经传到了他们耳中,光是从他们这里过路南下投奔泗洪的流民,就有许多。 淮王亲自给出的保证,南燕百姓还是愿意相信的。 再说,他们就算不愿意也不行,握着刀子的军队就在村子外,他们只能安慰自己,反正在燕国也没有得到过什么好处。说不定到了淮王治下,能有所改观呢。 王景和淮军的声望。 让强行迁移受到的阻碍并不强,唯一不愿意还派人阻挡的,是慕容氏族人还有那些建立庄园坞堡的豪族,他们在燕国为所欲为,有醇酒美人,仆役如云。 舍弃家业南下从零开始,傻子才愿意! 不过,胳膊拧不过大腿,他们的抵挡在淮军骑兵的横扫下,直接化为齑粉。 除了这些不长眼的人之外。 还有不少豪族主动带着族人民壮,带着粮草物资前来投奔,想要加入淮军。 对于这些自带干粮前来投奔的人。 王景并没有拒之门外,而是把他们编为卫所军,一百人来投就编一个百户,一千人来就编一个千户…… 这些安城附近的豪族,和城内士卒将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通过他们,城内的慕容氏士卒,很快就知道了自己的家人被淮军迁移到睢宁的事情…… “没办法了!” 在知道这点后,慕容绍宗直接摇头叹息。 他本以为淮军北上会攻打城池,他也免不了和王景对峙交手,但谁能想到,在攻打侯景、杨行密、孙儒等势力时,势如雷霆,亲率骑兵陷阵斩将的淮王。 根本不来攻城。 而是通过这种软刀子,不断的削弱燕军的力量! 其实,这便是王景的成长。 在淮北和好几家势力相互吞并的时候,王景只有敢想敢做,实力不错的优点,也凭着亲自上阵斩杀大将的勇勐,带着淮军不断扩张。 但到了淮军有兵马十几万、二十几万的时候,王景的带兵能力就成了弱点,不得不把军队的指挥权下放。 甚至在和敌军决战的时候,也要让麾下大将负责调兵遣将。 实际上,历史上很多君主的情况和王景一样,他们或许心术过人,能洞察人心,但不能带兵就是不能带兵,美其名曰肯放权,愿意信任麾下大将…… 真正的情况,是他们的带兵能力不行,或者说,带兵能力比不过麾下大将。 若是真的放心,信任,那何必兔死狗烹,铲除功臣呢?王景不想变成这样的君主。 他在淮军的扩张中,不断的汲取麾下大将的统兵经验,成长迅速。 现在就算是回到源世界的历史中,王景也拥有指挥十万、二十万大军征战的能力了。 简单的来说,如果以数字来量化,统兵能力满值一百的话,他的统兵能力已经飙升到了90,能和历史上的一流名将相比。 他拥有神将赵云传承的战场嗅觉,等于拥有赵云的统兵潜力。 再加上有充足的机会实践和吸收经验,统兵能力飙升到90并不奇怪。 如果赵云降临。 王景这个得到他传承的人,统兵能力还要超过赵云本人…… 对于大将来说,他们最缺少的便是实践机会……赵云潜力巨大,但历史上从未单独率领过超过五千的兵马。 强大的潜力,根本没有机会开发和展现。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遗憾。 或许赵云降临之后,能有弥补遗憾的机会! 统兵能力90,便是二流名将和一流名将分界线,而统兵能力超过95,便是顶尖名将!王景麾下,唯有傅友德拥有这样的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