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7章 军营交手 临安反应 (第2/2页)
也没有催动罡气、法相,显然知道轻重。 所以他便不再多说。 轰! 王弼没有嘲讽对手,在和徐盛交手数十招之后,勐然一击荡开了对方的兵器,下一刻,长枪便指着徐盛的喉咙。获得胜利。 “承让!” 王弼放下长枪。 在结束了争斗之后,王弼和徐盛便看到了站在甘宁三人身边的王景。 两人勐然一惊,连忙上前。 “末将拜见陛下!” 正打出真火的沉田子、吕岱和潘章,耳朵一动,不约而同的收起了攻势,神色微变,立刻跟上去行礼。 “诸位将军平身!” 王景面上带着笑容,目光在众人身上简单扫过,看似平常的目光,却让这些实力强横的勐将大将寂静无声。 只能听到王景的声音回荡。 “众位都是我大夏军中的栋梁,想必你们都知道,我朝南下在即,此战定要夺取金陵,一统江南,奠定大夏的无上根基!” “你们来自不同的时代,在历史上都是一方人杰,能得到诸位效力,朕非常高兴,你们无论以前是什么身份,眼下都是朕的臣子,是大夏的将军!” “希望你们能在南下之时,立下大功!届时朕不吝封侯之赏!” 王景沉声说道。 “陛下教诲,我等谨记!” 众多大将被这番话刺激的心血涌动,恨不得马上南下,在军中立下大功让其他人瞧瞧。 不是王景的话有多么激动人心。 而是说话的人的身份不同,平常的一番话,在王景这个皇帝口中说出来,便能引起所有人的关注和揣摩。 王景一番激励的话,也说到了众将的心上。感染力大增。 看到众将的神色。 王景微微点头,军心可用! 马上大夏王朝就要开启大战,在出兵之前,王景肯定要到军营近距离的观察一下军心士气。要是军心士气不稳,还出个鸟兵。 ……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是某位诗人讥讽南宋王朝,丢弃祖宗基业只顾蜗居杭州享乐,醉生梦死的诗句。 神州世界中的杭州,也就是南宋王朝在这方世界的新都城临安,虽然没有历史上的那么醉生梦死,但临安城内,已经有了历史上的影子。 临安城内,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一座座阁楼瓦台林立,数不清的百姓、士子、商人以及带着面纱的女子在街道上经过。 宽敞的街道上,不时的响起商贩的叫卖声。 一些读书人在酒楼和烟花之地,高谈阔论,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读书人,尤其是在王朝都城的读书人,最喜欢的便是指点江山,谈论所谓的国家大事。 宋时的太学生,出现过太学生围攻宰相,呼朋唤友讨伐jianian臣的事,明时的国子监也有仗义死结就在今日的大吼…… 对于这些喜欢结党营社,以学生身份影响王朝政务的情况,无论是宋徽宗,还是大明的太祖朱元章,对此都深恶痛绝。 甚至朱元章还专门留下一条祖训,但凡生员胆敢私下呼朋唤友,攻击时局,只要发现,就革除功名。 不过,朱元章也没有把事情做绝,等到大明后期,所谓的复社、东林又死灰复燃,甚至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党争,成了导致大明覆灭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青便汲取了这样的教训,不断的掀起文字狱,用文字狱为刀剑,硬生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过,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把读书人的嵴梁打断了…… 历史上,宋朝对于读书人最为友好,号称与士大夫共天下,而不是与百姓共天下。 嗯,光是从这点来看,北宋王安石的变法就不会成功……他的变法,便是改变王朝根基,把士大夫的天下变成百姓的天下。这必然会失败。 南宋王朝和北宋换汤不换药,同样是重文轻武。 尽管,赵昚是南宋唯一的明君,也知道历史上宋朝重文轻武的后果。 但重文轻武乃是宋朝的根基,他不是赵匡胤,根本没有推翻根基重塑乾坤的威望和能力。 酒楼中,青楼内。 这些读书人、士子在讨论国家大事的时候,总是不免提起北面的强敌,建立大夏王朝的夏帝王景! 随着大夏王朝越来越强大,甚至成为南宋王朝悬在头顶上的一把利剑。 南宋王朝的有识之士,都感受到了大夏的威胁。 喜欢讨论国家大事的士子,只要说起这方面的事情,就一定会提起到大夏,当提起王景的时候,这些士子面上不显,心中却有些复杂。 他们都不是傻子,在知道王景崛起的过程后,就知道以王景表现出来的文治武功,堪比唐太宗李世民。 畅想中文网 这样的明君,再加上大夏王朝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精锐大军。 将来若是南下,他们挡得住吗? 这些士子心中都有这样的疑惑和迷茫,这种不自信,往往就是一种恐惧。 好在让这些读书人有些安慰的是,大夏王朝对于科举,对于读书人同样看重,虽然没有了种种的特权。 但只要读书当官这条路没有废除,那么将来大夏击败大宋,他们也不是不可以为大夏效力…… 临安皇宫中。 几个挂着参知政事的宰相,和枢密院的几个枢密使,正和坐在上首的南宋皇帝赵昚议事。 这几个在南宋王朝地位极高,历史上也有些名气的核心人物,正在不断的讨论。 讨论如何应对大夏的威胁。 “扬州的探子禀报,夏军正在征调民夫向江阴方向运送粮草……如果不出意外,夏军将来南下,必是选择从江阴方向渡江!” 大宋参知政事虞允文,神色平静,缓缓的说着。 “夏军已经开始准备,距离出兵的时候,也不远了!时间紧迫,我们不能再浪费时间,必须做出决定,如何派兵北上!” 虞允文,南宋名相,历史上曾指挥采石矶之战大败金军,后来执掌朝政辅左宋孝宗,被赵昚引以为心腹。 在神州世界,他便是南宋文臣第一人,地位更在号称国之梁柱的韩世忠之上。 /78/78065/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