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6章 战略方向 论功加官(4K) (第2/2页)
排在第三。并且他寿春县公的爵位,再往上便是郡公和郡王了。 他这次的功劳,还不足以成为郡公,只能加官、赐田,以及赏赐一些荣誉性的东西了。 这时候。 王景才感觉到,历史上那些王朝中,除了本官和爵位之外,多一套散官体系,真的非常有必要。 尤其是适合傅友德这种,功劳不足以升爵升官,却也不能有功不赏的情况。 殿内。 王景把奏疏放在一边,突然询问道。 此时在殿内侍奉的,有沈翼、汪广洋、步骘、苏威、高、张居正,以及李善长、裴矩这些六部尚书。 沈翼考虑了片刻,才谨慎的回答道∶「禀陛下,臣以为此时设立散官很有必要,散官不是爵位,但对于那些没有军功,却为我朝立下功劳的文武,让他们致仕之 后,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王景神色微动。 沈翼回答的,和他问的似乎不是一个问题。 他是想问这次封赏,以及以后封赏时,能不能把散官加进去,多少算个荣誉,而沈翼考虑的则是官员致仕以后的待遇…… 这,王景还真没有往这上面考虑。 毕竟眼下大夏王朝刚刚建立,麾下的文臣武将都年富力量,并且他们一个个修为浑厚,寿元悠长,根本不用考虑致仕的问题。 当然,经过对方这一提醒,王景也意识到了,大夏还有很多中低层的文武。尤其是文臣,他们辛苦数十年,致仕回家却变成了普通人,心态肯定会有所不稳。 若是如沈翼所言,在王朝的体系中加一个荣誉性的散官,既能代表朝廷的仁厚,也能让这些官吏有所慰藉,在城乡之中得到其他百姓的尊重。 王景目光扫向众人。 高颖拱手说道 步骘、张居正、李善长等人,也纷纷开口,说出自己的看法。 总的来说,他们的意见和沈翼、高颖差不多。 「致仕的待遇,加俸……这不就是退休待遇和退休金么……再加上一个荣誉称号,名字不同,本质上一样啊!「 王景眼神微微闪动,心中暗自感慨。 王景缓缓说道。 众人齐声应是。 至于为什么不立刻施行,因为这样有可能会让夏军将校和全军兵卒,感觉朝廷是为了他们的赏赐问题,才专门给出一个散官。 以为朝廷克扣了赏赐,换成了一个看起来没用的头衔…… 说完了这个话题后,张居正又上前,禀报了不久前清理金陵的情况,把该杀的人全部斩杀,送去挖矿的送走后,金陵城内为之一新。 并且还从这些犯人家中,以及商铺、仓库中缴获了大量的粮食和物资。以及数百的府邸田宅。 「嗯,这件事你处理的不错,甚合我意!「 王景一边听着,一边翻看他送上来的账册,微微点头。 王景随口说道。 …… 山东之地,辽阔的原野上,两支大军遥遥对峙,数十万的大军浩浩荡荡,军营连绵成山,方圆千里,都是两支大军散出去的骑兵。 其中西方的大营中,高高悬挂一面大旗,上面写着大大的魏字。 这是曹魏王朝,被许多人称之为魏武帝的曹cao的大营。 曹cao在占据汴梁以东的半个中原之后,就把目光放在了东面的青徐之地,尤其是被称为青州的山东之地,更是把它放在了首要地位。 因为中原四通八达,几乎无险可守。面对四方的敌人,先天有着劣势。 神州世界不是原历史上的东汉末年。 他无法挟天子以令诸侯,并且东西南北四面都有强敌,西面是东汉的刘秀,南面是占据江淮,有望一统江南的大夏王景。 北面是冉魏、赵国、前燕三强,三家吸收了不少朝代的文武,正在争夺河北,至于曹cao历史上的宿敌袁绍,早在几年前诸侯 乱战的时候,就已经被淘汰。 而后赵、前赵这些胡人所建立的王朝,也几乎消失殆尽,只剩下一个前燕还勉强撑着。 原本在河北和群雄争锋的高欢高澄,见机得早,选择南下进入山东之地,如今成了曹魏东面的强敌。 等到刘秀消化南阳,拿下襄阳,河北被一统之后,曹魏就会陷入极度的劣势。 所以曹cao必须要有一个战略缓冲的地方,有一个能当做大后方的地方。 于是他选择了青州。 相对于其他人,高欢和高澄并不难对付。 营帐内。 曹cao并不高大的身影端坐在木案后,正拿着校事府送来的消息翻阅,在他两侧,有两个看起来十分年轻的少年。 这两人分别是历史上的魏明帝曹叡,以及高贵乡公曹髦…… 曹cao最喜欢他们,所以让两人跟在身边辅助自己处理曹魏的政务和军务。至于曹丕,留守后方,以防不测。 外面的郎官低声的禀报。 「传!「 曹cao沉声说道,很快,两队文武将校鱼贯而入,其中武将占据了大部分。文武将校行礼之后,曹cao示意让众人各自落座。 文臣一方,为首的分别是荀攸、程昱、戏志才、郭嘉,以及从河北南下投奔曹魏的张宾。 武将则是曹魏的宗室大将曹仁、曹洪、夏侯渊,以及大将张邻、典韦,高敖曹等人。 除了他们,曹cao麾下还有不少名臣大将在后方留守。 这次为了对阵高欢,曹魏也算是派出了诸多精英。 --到进行查看 wap. /78/78065/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