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6章 招揽大将 (第2/2页)
傅友德之上。凭着禁法的手段,自己也不一定是对手。 王景走上前,还未开口。 杨再兴的便主动下拜,沉声说道∶ 杨再兴的性格有些粗暴直接,但并不是不开窍只知道厮杀的蛮子。 在王景亲自前来邀请的时候,他心中就有些意动了。 刚才和傅友德、甘宁交手,除了想要释放一下心中的战意外,还想看看王景的态度, 如果王景露出不满的神色,那就说明王景并没有真的看重他。 他宁愿杀出一条血路离开此地,也绝不会加入大夏。 以前赵宋邀请他的时候,赵杳和虞允文一个都没来,都是一个天使带着几个官吏和圣旨,用圣旨来邀请。 而王景身为大夏皇帝,却没有在意自己的身份亲自前来。 光是这一点,在很多人心中就有了区别。 张九龄、辛弃疾如此,杨再兴同样如此,如果没有王景亲自出马,他们三个就算对大夏有倾向,也不会立刻投奔。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数千年历史中所有人内心深处所遵循的一个道理。 刘备三顾茅庐,让诸葛武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是一个绝佳的例子。 这个例子也是许多人心中的君臣佳话。 所以王景亲自拜访,邀请人才,就触动了对方的心思,成功让大夏多了三个人才。 「能得杨将军,更胜十万大军啊!将军快快请起!「 王景大笑,心情非常好。 在杨再兴行礼之后,连忙上前将对方扶起来。 等君臣之礼完毕后,牛皋才笑道 杨再兴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手臂,表示亲近。 岳家军内部的气氛比较好,相互之间没有纠纷,不过杨再兴曾杀了岳翻,所以除了岳飞父子之外,张宪、王贵这些人和他并不亲近。 唯有牛皋这种后来才归入岳家军的将校,佩服他的武力,和他关系还不错。 王景笑道,一手拉着杨再兴,不由对方拒绝,把他拉上了御撵。 在临走的时候,王景目光扫过了不远处跪倒一片的村民。 王景叫来一个亲卫,下令道。 亲卫领命,立刻上前宣布王景的旨意,跪在地上的一众百姓无不感激涕零,大呼万岁。 杨再兴见状,也对王景多了一些好感。 轰隆! 一千亲卫骑兵上前开路,王景带着刚招揽的杨再兴,返回临安,开始设酒宴延请行营众多将校。 …… 数日后。 根据王景命令不远干余里奔波的大夏使者,赶到了方腊设在富春山和深袅山之间的大营。 方腊之前曾占据严州和金华的大片土地,不过在韩世忠率军攻打之后,他的疆土就迅速缩水,现在只剩下建德、淳安两地。 其他的城池都被攻陷。 若不是依靠富春山和深袅山的起伏山脉,他剩下的大败之军,根本挡不住韩世忠的兵锋。 大营内。 大夏的使者已经先行告退,被安排休息,而方腊则召集身边的文武心腹,商议对策。 方腊身形魁梧,面目方正颇有威严,看起来一副豪杰英雄的姿态,单凭长相和气势,就能让别人产生英雄豪杰的印象。 不过他现在神色有些灰败,韩世忠虽然撤兵,但带给圣军的惨重损失,还没有让方腊缓过气。 他麾下的什么江南十二神,二十四将之类的将校,在和韩世忠一战中折损近半。 就连身边的心腹大将都战死两三个。 这种损失,任谁都难以承受。 此时殿内除了方腊之外,还有方腊的儿子方天定,出使大夏的方貌、方百花、侄子方杰,以及包道乙、吕师囊、杜微、郑彪、邓元觉、石宝、王寅、厉天闰。 其他人或是身份不够,或是资历不够,无法参与到方腊的核心。 方天定站在方腊的身边,长相英武,气势也颇为不凡,并不是什么废物,身份和地位仅在方腊之下。 不过他并没有开口。 最先说话的是吕师囊,他略微沉吟,说道∶ 「圣公不妨派使者再去拜见王景,说清楚我军的情况,相信王景不会过 于强人所难!」 包道乙面上浮现一丝冷意,淡淡说道∶「此言差矣,只怕王景早已知道我军的情况,大夏军情司的探子撒遍各地,对我军和宋军的大战必然有所关注,王景让我军出兵,除了让我军牵制宋军的后路之外,另一个目的便是借刀杀人,削弱我们的实力!「 「等宋军大败,王景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我们!「 早在和韩世忠大战的时候,包道乙就对向大夏求援不赞同,认为此举会引狼入室。 但方腊当时的情况实在太危险,所以方腊和吕师囊、娄敏中商议之后,决定向大夏求援。 包道乙说道。 方貌微微迟疑,说道 包道乙嘿然冷笑,说道∶ 方貌微微摇头,和不远处的邓元觉、方百花对视一眼。 他想要说出自己的想法,但看到在场的众人,还是暂时忍耐,准备私下里和方腊说话。 在场的众人之中。 包道乙、吕师囊有些智谋,杜微、厉天闰等人都是只管带兵厮杀的汉子,无法提出什么战略和好主意。 方腊一时间,有些犹豫。 /78/78065/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