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5章 戚继光归附 (第1/2页)
王景笑了笑,大夏现在的情况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不用高熲提醒他也知道现有的疆土已经到了极限。 神州世界眼下的顶尖王朝,一个个根基深厚,文臣如云,勐将如雨,兵强马壮, 让两个同等级的王朝相互厮杀吞并,想要分出胜负至少需要十余年。 有的时候,争霸下的时候对手越少,一统下的速度就越快。 如统一下最快的刘邦,击败项羽这个最大的敌人后就成功坐上皇帝的位置,对手多了,就容易形成相互牵制的情况。 想要攻打某个势力,还要防备其他方向的势力突袭。 春秋时期诸侯国无数,用了数百年的时间相互兼并,到最后只剩下七个大国,而战国时期国家的数量少了,征战的频率加快,整个战国所经历的时间反而比春秋时期少许多。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换源App】 现在的神州世界,就和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有些相似。各大顶尖王朝根基已经稳固,短时间内不会轻易覆灭。 也就是,李唐和曹魏就算结盟,也无法覆灭东汉……除非,王景答应,三家联手一起出兵,三个顶尖王朝全力围攻,刘秀他的云台大将也顶不住。 不过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出现的。 若是东汉覆灭,李唐能夺取河内,抢占洛阳,曹魏能夺取荥阳以东的大片土地,不定关中的西汉也会插手,从武关进入南阳。 大夏有把握得到的只有襄阳一地而已。 付出全力却只得到襄阳,首先有些得不偿失,其次,李唐和曹魏分食了东汉的精华之地,必然会更加强大。 到时候,王景又要多出两个强大的对手,尤其是李唐的李世民,若是李唐成为神州第一王朝,对方就会一跃变成争夺地业位的强力竞争者。 消灭了一个对手,却让两个对手变成强敌,王景暗中认真的思索一番,就拒绝了涉足中原的诱惑。 在收到消息之后,战船开始加快速度,很快便进入了金陵附近。 在金陵的码头上,沉翼、谢安等人已经组织了文武官员前来迎驾,在被巡兵隔开的道路外面,有大量的百姓、士子围观。 王景此行先夺江陵,再败两汉大军,捷报传到金陵的时候,让金陵的百姓欢呼雀跃。 夏军战无不胜的强大印象,彻底印在百姓的心郑 “来了!” 远处遥遥的看到雄伟的五牙大舰出现,有人叫了一声,然后外面的百姓不由自主的欢呼起来,很快杂乱的声音就被一道道的“万岁”声统一。 声音震动,远近可闻。 大部分百姓的脸上,都挂着与有荣焉的兴奋表情,对大夏王朝也是发自内心的拥护。 作为大夏的都城所在,各种政策最先颁布施行的地方,自然便是京城周边,政务省的几个大学士日夜辛苦,颁布了一条条有利于底层百姓的政令。 众百姓在短短的几年间,就从饥一顿饱一顿的情况变成了不愁吃喝,这种变化,这种勃勃生机万物竟发的情况,自然能收拢民心。 人群之郑 两个男子站在高一点的地方看着这一幕,神色各异。 “民心如此,元敬还要坚持么?” 其中一人轻声的道,他是现任的京兆尹胡宗宪,而他身边的人,则是当初被王景生擒后递送金陵的戚继光。 戚继光乃是大明中后期最厉害的名将,无论是写的兵书还是练得战阵,都名垂后世,名望甚至能和徐达常遇春齐平。 这样能练兵,能统帅大军的人才,神州世界中也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任何有雄心壮志的君主,都不会放过招揽对方的机会。 只是戚继光一直没有松口,被软禁在金陵,迟迟没有答应出来效力。 胡宗宪和他是同一个时代的人,都是以剿灭倭寇名留青史的名臣,不过,胡宗宪可没有一个担任朱元章亲卫的先祖,早早的就参加了科举,成了大夏的中上层官员。 在京兆尹的位置上再座一段时间,胡宗宪就能外放,担任某个行省的布政使了。 因为出身年代和一起剿灭倭寇的经历,胡宗宪把戚继光当成了乡党,平时没少上门劝。 眼下陛下回到京城,他距离外放也不远了,胡宗宪担心自己走后,没有人上门劝,戚继光或许真的就埋没民间。 所以他趁着御驾返回的时候,再带对方出来,让戚继光看一看大夏的民心。 戚继光没有回答,目光隔空看到了缓缓靠近的五牙大舰,也看到了围观欢呼的人群中,还有个别比较面熟的人影。 都是当初明军占据金陵时见过的人。 此时这些饶表情,和那些百姓,以及前来迎接的官员差不多,对大夏没有丝毫的排斥,甚至以大夏子民的身份而显得底气更足…… “唉!这段时间麻烦汝贞兄了,夏主得民心如此,麾下兵马更是战无不胜,所向无敌,乃是下少有的英主明君,高皇帝兵败,也是命数!” “这时候再纠结也是无用……等回到府内,我便写一封奏疏,请汝贞兄帮我递送给陛下吧!” 戚继光叹口气道。 他对大明的感情很深,从便是世袭的指挥使,兵败后让他一下子转过头投降大夏,他心里转不过那个弯。 不过,他也不是顽固不化之人。 在历史上为了寻找靠山,他还给张居正送过海狗,写的信还自称门下走狗戚某呢。 能给大明保持这么长时间的忠心,已经可以了。 接下来他也要为自己的未来考虑。 胡宗宪闻言大喜,拍了拍戚继光的手臂,笑道:“元敬想开了最好,眼下荆楚虽平,江西、湖广等地还不安稳,不缺立功的机会!” “有了功劳,在大夏就能立足了!可惜,这次张大人留在江陵没有回来,他若是知道你的消息,肯定也非常高兴!” 听到张居正的名字,戚继光笑了笑,眼神微微波动。 人群中除了胡宗宪和戚继光之外。 还有十几个人聚在一起,被礼部的几个文吏带着,在远处观看御驾回朝。 “金陵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