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_856尘埃落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856尘埃落定 (第2/2页)

部尚书职位,我之前也查了查,南北两京礼部尚书职位都是空缺,所以也不可能从南京调人过来,就只能在礼部侍郎里面选择。

    在黄河边上堵了两三日,待大水稍退后,南北交通才逐渐恢复,而做为传旨天使,自然是最先获得通行权的,其他的,甚至是漕船都得退避三舍。

    他也担心因此担上干系,毕竟传个旨把人弄死了,回到京城他也不会好过,最起码以后这样出京的差事儿就别想了。

    其实红包很薄,里面只有一张纸,那是一张礼单。

    此事关系到臣下对皇家的态度,那是马虎不得的。

    之后,刘采更是劝告他,如果真为了徐邦宁好,就应该早日给他安排个安稳的位置,免得兄弟阋墙。

    而此时魏广德刚想到的林,已经接到了来自京城的旨意。

    “今日我这里全都是户部的奏疏,一份是今年至今的会计册,一份是河工的奏疏,这一份是馈饷的奏请,后面的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还没看,呵呵”

    徐鹏举只是叹息一声,吩咐周围道。

    其实到这个时候徐鹏举也回过味来,自己这个爵位只可能传给徐邦瑞,想给徐邦宁已经不可能,不如直接放权下去。

    “御史中有人串联此事,多是江南籍贯。”

    虽然是南京礼部尚书,主要负责的就是江南科举,貌似还是很有权利。

    林安排好后,这才对传旨的太监说道。

    要是在接旨一事上稍有疏忽,消息被传旨太监传回京城,后果难料。

    已经晕倒的郑氏被丫鬟扶住,徐邦宁又急忙过去轻声呼唤母亲,却是没有一丝反应。

    “快去找邦宁回来,换好衣服,让邦瑞也是,马上到我这里来,还有夫人那边香案、香炉.”

    今天过来的事儿已经谈妥,就等后面阁议的时候魏广德出声举荐,到时候他也顺势把吴山推上来。

    就在门口,魏广德小声问道。

    “说到南京礼部尚书空缺,我倒是一下子想到一个人。”

    南京礼部?

    “唉,把夫人送回后院去吧。”

    我打算支持左侍郎赵贞吉出任礼部尚书,你看如何?”

    魏广德撇嘴说道,“对了逸甫兄,你今日找我是有何事?”

    “也好,此事我回京后,会如实回报陛下,不会让大人为难的。”

    “吴尚书啊,我看可以,江西距离南京不远,吴尚书年岁也大了,正合适此职。”

    而在旨意宣读完后,在郑氏失魂落魄中,两个侍已经上前,取走她头上的凤冠霞帔。

    要是遇到有官员想要巴结宫里人,红包礼物都能收到手软。

    如今看到被人夺走,她已经不知道自己后半生会怎么样。

    东西也不会现在就送到他们手里,而是会在晚上,夜深人静之时,有人会直接送到他们住的地方。

    陈以勤先是愣了愣,随即明白魏广德的意思,于是笑问道:“不知善贷看好谁出任此职?”

    只是,当魏国公徐鹏举在两个儿子搀扶下,带着郑氏接旨,在太监还在宣读旨意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手足冰凉,几欲晕倒,幸好身旁两个儿子见机扶住他,才没有在此时失态。

    林对身边人吩咐一声,这也是规矩,圣旨可不会突然降临,而是会给接旨的一方一定准备时间,包括召回需要参加仪式的家族成员,准备接旨的一应物品。

    不过他并没有接话,而是打算听听陈以勤举荐何人。

    当然,对于内阁阁臣来说,当然没什么威胁,也就那么回事儿。

    他也是好不容易才混到这个差事儿,可不想办砸了。

    这只是魏广德和陈以勤之间的一个小交易,所以二人也都没打算和殷士谵说起。

    礼部和刑部抓了人,录了口供直接送往京城的消息他已经知道,就算他当即联系人想要篡改都已然不及。

    “在处理公务。”

    不过在南京那个地方,又能有什么大功劳可以捞?

    所以,也就只有混资历了。

    尽管如此,他还是拖着病体安排接旨事宜。

    魏广德没有打算反对此事,只是微微点头,不过想到刚才陈以勤说南京礼部尚书空缺,不由得有些懊悔没及早把林推到那个位置去。

    陈以勤不好直接举荐赵贞吉,其实找魏广德就是想让他出头推荐,那做为交换,让陈以勤推荐吴山掌南京礼部,貌似也不错。

    如此府中事务不再cao心,或许还能多活些时日,以便做一些布置。

    不过话落到魏广德耳中,他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肯定是想举荐人。

    而在他看向郑氏的时候,林和徐邦瑞只是隐蔽的对视一眼,都微微点点头。

    看着魏国公府上的窘样,林转头小声对传旨天使说道:“李公公,这魏国公已经抱恙多时,陛下要的申叱,还是稍后再由臣进行,之后上报陛下。”

    不过在陈以勤要出魏广德值房的时候,忽然回头对送出来的魏广德低声道:“这几日已经有几位科道上奏弹劾海瑞,听说高新郑都是帮海瑞说好话,说他勤于政事。”

    南京六部的尚书,一般都不会安排人接任,除非有北京这边失势官员,品级达到才会去南京。

    他们是被徐邦瑞送出的魏国公府,徐鹏举这会儿身子也是乏的不行,实在没办法招待他们了,所以一切都委托徐邦瑞进行。

    虽然吴山这个人比较刚直,可现在江西老乡里有资格登尚书位的也不多了。

    接下来,陈以勤和魏广德又聊了一会儿这才告辞离开。

    如今看来,刘采当初的劝告是对的。

    徐邦瑞很严肃对李太监说道。

    陈以勤说道这里有些停顿,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他在心里也已经做好被皇帝叱责的准备,做为父亲,他没有教好孩子。

    林和李太监各自上轿,都已经摸出红包翻看起里面那张礼单,而徐邦瑞则是一直站在府外,看着仪仗远去。

    等他回头时,看到府里诸人,此刻他可以从他们眼中看到那种发自内心的恭谨。

    经此一事,他在魏国公府内的权威必将暴涨数倍,话语权也只是仅次于魏国公徐鹏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