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章边陲小城 (第2/3页)
,这里必然也会受到一些影响。 所以,这里的人们,脸上也都多少带着一些风沙红。 至于马匪。 那确实是经常出现的。 这里基本上属于三不管的地带。 不属于固城的势力范围,也不属于卢家的势力范围,而且靠近着一片戈壁沙漠。 又是行商人蜀的必经之地。 是个天然孕育马匪的好地方。 这周围。 方圆几十里地。 足足有七八股马匪。 他们缺粮少银子了,就过来劫掠一番,大都是打劫那些过路的。 也不怎么杀人。 收够了银子粮食,就再回去。 一进入荒漠戈壁,那就是大海捞针。 官府的人基本上就找不到了。 就算找到。 也得浪费无数的人力,财力,物力。 就算最后剿匪成功。 过不了多久。 又会有新的马匪出现。 恶性循环。 没办法。 这里的环境,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太适合培养马匪了! 于是。 经过多年的发展。 彼此之间慢慢的磨合。 官府和马匪,逐渐就形成了一种平衡。 马匪打劫,不杀人。 只要银子和粮食。 也不会一次性把人都给劫光,给大家都留一些活路。 官府就当作没看到。 不会对马匪穷追猛打,赶尽杀绝。 当然马匪也会为石泉,抵抗一下偶尔来自于戈壁沙漠上的那些狼群。 使得石泉不受野兽的侵扰。 这种平衡。 自从建立起来以后。 就这样一直保持着,延续着。 无论哪一代官员过来,都不敢轻易的打破。 即便是固城的王家,汉中的卢家。 也不理会。 而无论马匪怎么更迭,也没有人敢轻易打破。 因为一旦打破。 官府就会动真格的,不惜一切代价,抹杀了打破规矩的人。 不仅是官府。 就连别的马匪,为了自己的安全,为了抢夺地盘。 也会对打破规矩的人,下死手。 所以。 多年以来。 大家都算是相安无事。 不过。 随着誉王逃出长安,近日要从石泉经过,前往蜀地,这个消息传出来。 这个沉寂了多年,平衡了多年的边塞镇子。 开始慢慢的发生了变化。 那些许久没有涌动的暗流。 那些乱七八糟的势力。 那各路人马。 都开始重新躁动了起来。 毕竟。 但凡是有点儿心思的人,都能够看的出来。 这是个机会! …… 黄沙匪。 是石泉镇附近,七股马匪之中,最大的一股。 它们大概从百十年前就存在了。 从第一任大当家开始。 到现在。 经历了大概七位大当家。 但让人惊奇的是。 无论大当家怎么变,这黄沙匪,内部始终保持着稳定。 没有生过任何的叛乱。 也没有生过任何的分裂。 始终如一。 所以。 也就造就了它这么多年当之无愧的匪首的地位。 这一代。 黄沙匪的大首领。 叫程蛮子。 说起来这程蛮子,也是个传奇般的人物。 据说,他是被老当家从狼窝里捡来的。 当时发现他的时候。 也就七八岁的样子。 完全就像是一条野狼。 四脚走路。 正撕扯活吃一只沙兔,满口的鲜血。 老当家看他可怜,就带回了黄沙口养着。 几年时间。 这程蛮子也逐渐失去了兽性,融入了黄沙口的马匪中。 一次偶然的机会。 老当家发现,这程蛮子对武功的领悟非常之高。 寻常武功,几乎就是看一遍就会。 就连那只有三位当家可以修炼,其余人绝对碰不得的,已经入了二品等阶的三分流沙功。 他竟然只是偶然看三位当家与敌人打斗时施展过。 就学会了一招半式。 这简直就是一个天生的武学坯子。 老当家起了爱才之心。 明里暗里,给这程蛮子设计了七道考验。 考验他的心性。 考验他的手段。 也考验他的底线。 最终。 这个从狼窝里出来的孩子,通过了所有的考验,得到了三位当家的一致认可。 他成为了老当家的关门弟子。 修三分流沙功。 五年后。 程蛮子出关。 当时恰逢黄沙匪和戈壁上的另外一股规模与之相差不大的匪盗,天狼匪,火并。 这程蛮子以一人之力,杀入天狼匪的营寨。 在几百号匪徒的包围之下。 单杀了天狼匪里面的两位气境后期的匪首。 一战成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