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八章轱辘山 (第1/3页)
陆行舟仅仅是在通州驿站停留了一日。 第二天,便离开了通州。 前往江州。 因为通州交给了盛家,基本上是没有太大问题了。 而且他恩威并重,已经把盛家压的死死的。 盛元韦也已经被陆行舟的算计彻底打服了。 再没有丝毫的轻慢心思。 如今。 通州差的,也就是那些被清理掉的官员了。 而负责这些事情的,便是吏部的那些人。 吏部府衙。 如今已经是出了正月。 天气开始慢慢变暖。 风不像以前那么冷冽,而堆积的残雪,也是出现了一丝丝的融化迹象。 偶尔中午阳光最热烈的时候,地上还会出现一些冰雪融化的水渍。 这种天气。 大部分地方都已经取消了炭火盆。 但是吏部府衙里却还燃烧着。 因为这吏部的官员,几乎全部都是文官。 没有刑部,兵部官员那种身强体壮。 对严寒也没有多少的抵抗能力。 炭火盆里的火光,微微闪耀。 吏部尚书,还有两位侍郎,每个人面前都是摆着茶,整在看着面前的一封信,愁眉苦脸。 这位吏部尚书,是个中年男子。 瘦瘦高高的。 脸上有几个年轻时候留下的痘印,不过已经很淡了。 一双眼睛里泛着些许血丝。 显得异常疲惫。 这位是新上任的吏部尚书。 刚上任,就被安排了几个比较大的事情。 清理原本吏部尚书留下的旧人,尤其是那些支持三皇子的旧人。 一个个的清理过去。 还得安排新的人手。 这一番cao作下来,他几乎整个正月都没有睡好。 头发都掉了一圈。 有好几日,连家都没有回去。 但是他却很兴奋。 因为他做到了这个位置。 六部尚书。 这可是大魏朝基本上最顶级的官了。 再往上,那便是国公侯爵王爷之类的,基本上都是皇族,或者给大魏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人物。 普通人没机会了。 他现在,也算是位高权重了。 但是。 这种兴奋并没有持续太久。 当正月过去,他觉的自己终于可以休息一下的时候。 东厂的番役给他送过来了一封信。 信上。 写的是通州的官员空缺,以及让他以最快的时间安排新的官员继任。 这可不是普通的官员空缺。 而是一下子,空出来了几十个。 几乎是把整个通州府衙的官,都给杀了。 这让这位新的吏部尚书,一下子头就大了起来。 “咱们这位督主,下手可真够狠的。” 吏部尚书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抱怨道, “一下子杀了这么多人,咱们又得熬个把月,才能把这空缺给补上啊。” 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已经有点儿撑不住了。 “下官觉的,督主杀的好。” 左侍郎,也是新提拔上来的。 原本,现在的吏部尚书是左侍郎,而如今的左侍郎,在吏部尚书手下,做一个参录。 一并就都提拔了上来。 这位参录年轻的时候在通州做过官。 他看着信上的那些名字,哼道, “当年下官在通州做官的时候,就对这些人盘根错节,互相包庇有过接触,下官早就想收拾他们,但奈何这群人已经太过于庞大,不好动。” “这些年,下官往通州安排了好几个人,最终都无疾而终,要么被同化,要么束手束脚。” “也只有督主这法子,才能一下子把通州的恶疾根除。” “只恨下官没有上去砍一刀。” 左侍郎说着话,眼睛里闪烁着大快人心的感觉。 当年他在通州的时候,也是被那些臭虫给压的憋屈。 若不是朝中有些关系,他当年,也很有可能会被压的喘不过气来,从此仕途无望。 对通州那些人,他也是恨极了的。 “好了好了。” 吏部尚书自然也是知道通州的情况的,他听着手底下的心腹这么念叨,苦笑着道, “我也不是说这太监杀的不好,就是咱们这工作量,有点大啊,几十个官,都是把持一府要职的重要官员,想找到合适的人,谈何容易啊。” “大人,您就知足吧。” 右侍郎听到了尚书的话,笑着拱了拱手,道, “如果那太监管杀有管埋,咱们才真的要担心了呢。” 陆行舟只是除了那些官。 并没有插手官员的安排,而是全权交给吏部。 这意味着什么。 在场的人都能够想明白。 意味着陆行舟不是完全想要满足一己私欲,把持朝政。 意味着,他是真的为大魏朝来着想的。 这才是最重要的。 吏部尚书闻言,也是点了点头,那眼睛里闪过了一丝倾佩,他自言自语道, “这太监,还真不是一般人物。” “有手段有魄力,有胸襟有气度,咱们这大魏朝滚滚朝堂,还真找不出一个像他这样的人物,可惜了,真是可惜了……” 吏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