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七章 梁军之变 (第2/2页)
就好像那只酒壶是砸在他们身上一般。 随即,便是杨师厚那老态龙钟,却又无比威严的声音响起。 “够了!” 这时,滚动的杯盏,酒壶什么的也都停了下来,顿时整个营帐内陷入了一片寂静,很多人甚至连呼吸声都压得很低,深怕被杨师厚这位老太师注意到。 过了良久,就当这片寂静迎来高潮的时候,杨师厚抬头看向了朱友贞。 “还有半个月的时间,皇上何必如此急躁?” “太师是在为大梁的国祚倒计时吗?” 朱友贞的猩红的眸子对上了那一双浑浊的眼睛,脸上也没了以往对于杨师厚的尊敬,阴沉着要滴出水来。 这半个月来,他这三十万大军被耍的团团转,这其中杨师厚肯定是要背锅的,毕竟他是三军都指挥使,所有的决策他都参与其中,甚至很多都是经由他拍板决定的。 浑浊的双眼捕捉到朱友贞阴沉着的脸色,杨师厚最终还是低下了头,抬手抱拳,朝着朱友贞微微躬身。 “老臣,不敢!” 眼见杨师厚低头,朱友贞却是不打算放过他。 “朕观太师年老体衰,不宜过度劳累cao心,不如卸任都指挥使一职,好生修养如何?” 此话一出,杨师厚那一双老眼顿时瞪大了开来,不可置信的看向了朱友贞。 营地内的其他将领,也纷纷感到不可思议的看向了朱友贞。 临阵换将,此乃兵家大忌! 你可以削弱或者取缔为将者的决策权,但不能临阵换将。 这不仅仅是影响军心的问题,毕竟每一个合格的为将者,都必然有着自己的稳定军心的办法。 这根本的问题是,一旦临阵换将,这就意味着新的继任者必须做出与前者不同的战略与决策。 而新的尝试,也必然代表着全新的破绽展露,稍有不慎,一个处理不好,那必然是满盘皆输。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历史中存在着太多得到先例。 “皇上,临阵换将,此乃兵家大忌!” 这时,一名老者站了出来。 是检校太尉——刘璕,刘璕此时也是年满六十,同样的垂垂老矣,也就比杨师厚稍微年轻上那么一点儿。 兴许是因为与杨师厚之间的交情,又或者是推己及人,他最终还是没有漠视。 “这么说,刘太尉的意思是还想把剩下的半个月时间浪费在邠州?” 朱友贞眼神漠视的扫过刘璕,猩红的双眼阴恻恻的,直叫人发毛。 “这······” 刘璕一时间竟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朱友贞的问题,就像朱友贞所说的,难道真的还把半月的时间浪费在邠州?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毕竟时间不等人。 “也许太师可以改变策略!”最后刘璕无奈的说道。 改变策略已经是必然的了,时间很紧迫,粮草不等人。 说完这句话,刘璕便看向了杨师厚,与此同时,朱友贞也看向了杨师厚。 朱友贞虽然不怎么正常,但脑子不傻,自然也清楚临阵换将的危害性,如果杨师厚愿意改变策略的话,他自然也就没必要多此一举了。 也许是长时间盯着聚精会神看的太久,杨师厚那浑浊的双眼逐渐变得湿润起起来,看上去难得的给了人们一种清明感。 也正是这一瞬间的清明,杨师厚似乎隐隐约约的看到了不久的将来······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杨师厚的气势突然萎靡起来,朝着朱友贞微微拱了拱手。 “老臣,遵旨便是!” “哼!” 朱友贞冷哼一声,看向杨师厚的眼神更冷了些,脸色微微有些狰狞,这还真是给脸不要脸啊! 随即便看向众将领中,具杨师厚隔着两个座位的男人。 “朱友谦听令,从即刻起,继任三军都指挥使一职,不得有误!” 听到朱友贞的命令,朱友谦起身朝着朱友贞的微微一拜。 “臣,遵旨!” 朱友谦没有拒绝,他也不能拒绝。 既然杨师厚决定卸任,那就意味着必须有个人顶上来,身为朱温的养子,朱友贞名义上的兄弟,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 第二日,刘璕,杨师厚以及杨师厚的几名亲兵牵着马出了营。 大约走出了两里地,几人不约而同的停了下来。 杨师厚把自己的缰绳交给一名亲兵,缓缓来到刘璕的身边,拍了拍刘璕的肩膀。 “请务必告诫朱友谦,这一次我们的对手绝非常人,岐军那位神秘的诸军都指挥使很不简单,入了岐国境内,绝对不能cao之过急。” “我还是觉得太师应该留下的,同州之事,非您之过!” 刘璕眉间尽显忧愁,还想挽留杨师厚。 可杨师厚却是摇了摇头,叹息道:“不,那就是我的过错!” “我所有的用兵风格与习惯,都被看透了,我甚至都觉得那人或许比我自己要更加了解我自己,可谓是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诠释到了极致。” “换一个人,或许能有些奇效吧!” 闻言,刘璕顿时皱起了眉头,隐隐有些不太相信杨师厚所说,疑惑的问道:“这世上真有这般之人?” 听到杨师厚的描述,刘璕的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一副孙子在世的场景。 “不知道!” 杨师厚继续摇了摇头,“兴许只是巧合,但我不敢保证这巧合还会不会继续出现。” “欸,若真有这样的人,那这或许也该是大梁的命数!” 刘璕无奈的叹息一声,抹去脑海里的那副不切实际的想法。 “总之,你在旁多多提醒朱友谦吧,你的话,他应该会听!” 杨师厚彷佛用上了自己所有的力气,重重的拍了拍刘璕的肩膀,似乎是想让他明白他的担子同样很重。 “嗯,我会的!” 露出一抹无奈的笑容,刘璕朝杨师厚点了点头。 听到刘璕的回答,杨师厚也算是释然了一些,转身去拿过了亲兵手上的缰绳,翻身上了马。 拉拽着缰绳,杨师厚最后回头看了刘璕一眼,苍老的声音有些悲凉的说道:“保重!” 刘璕则是整理了一下衣衫,朝着杨师厚躬身一拜。 “恭送太师!”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