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 洛阳吴照峰 (第2/2页)
意隐瞒,因为他们本就没有其他交集。 虽说江湖凉薄,但是他们在有难的时候,也曾得到过江湖人的帮助。这些他们都铭感于心。 最为奇特的是,吴照峰在江湖享有盛名,但是江湖却少有人见过他的真容。更少有人知道他住在哪里。 他年方几旬,是何样子,高矮胖瘦都无人知道。 因为据说他的家人本就不是江湖中人。他怕他的家人受到干扰和惊吓所以将一切隐藏。 这也说的过去。 但是他与王右旗不同,大家都知道他是个男人,不折不扣的爷们。 因为他在江湖上有才略,有盛名。更主要的是有财富,得过不少江湖女侠暗恋和追逐。 江湖上还能听到他的绯闻。 可突然听到他离世的消息,李吹笛和林兰楼的吃惊是可想而知的。是好人不长寿吗? 金宥宝并没有和他们同行,他和武当派的弟子们一同匆忙前往洛阳。 似乎他们走的也很悄然,并没有想张扬的意思。 似乎他们也不想对外张扬吴照峰已经去世的消息。 也许江湖人大都是有良心的,至少是有善念的,他们都不愿意相信这样一个能照拂半个江湖的人会真的去世。 哪怕他真的去世了,知情人也不忍心告诉世人,这样一个好人去世了。也许是因为大多想这不是真的。 毕竟据说吴照峰并不老。 离洛阳城还有二十里的地方,李吹笛和林兰楼一行四人停了下来。 在龙门镇找了个地方住下。 按照金宥宝给的信息,这里有吴照峰的宅院。他经常住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来吊唁也是在这里。 毕竟秋水山庄的信息不会有假。 镇子有大有小,这个龙门镇是个大镇。堪比府城。 小桥流水,商铺林立。远处是静默的远山。 果然,林兰楼和李吹笛找到了金宥宝所说的宅院。 一处不大的院门上非常低调地写着吴宅。 院门并不是正南正北,临河开的门,就像一户极普通的人家。一点也不像是一个在江湖上享有盛名的吴照峰的家。 宅院门两边挂着白花,果然是正在办丧事。 出入吴宅的人都沉默垂首,步履匆匆。 这些出入的人一点也不像是江湖人。也许江湖传言是对的,吴照峰的家人不是江湖人。 他们只是普通的商人,普通的人家。 一切都安静有序。 李吹笛和林兰楼站在河对岸的不远处,远远地看着,不知道如何近前。 夜晚的时候,府内亮起了灯。 李吹笛和林兰楼又过来,远远地坐在石阶上,看着吴府的门口发呆。 两人就这样默默地坐着。李吹笛道:“吴大侠年龄不大。不知因何离世。” “明日我们去府中吊唁一下。虽然从未见过他,我们也曾得到过他的恩惠。” 过了一会,两人很快就发现不远处吴府中有异样。 府中进去了江湖中人,似乎还动起手来。 李吹笛和林兰楼不约而同掠向吴府的大门。他们此时心里就希望吴照峰的家人能无恙,能不被打扰。 到了门口,门房并没有拦他们二位。只是请他们到耳房做个登记。 耳房里看上去是吴家的族人和后辈在忙碌。 似乎对来吊唁的人并不设防,并不介意他们是江湖人还是普通市井人。 李吹笛和林兰楼如实说出了自己的身份,做了登记,并呈了吊唁礼金。 看来吴府的人是见过世面的。此时明显院内有争执和动手的声音,这边的管事丝毫不为所动。 只要没有人说有危险,他们依然按部就班该干啥就干啥。 绕过影壁,进了灵堂。 灵堂里放着一口黑漆棺材。 灵堂主事的道:“有贵客来跪拜,回礼!”声音低沉喑哑。 林兰楼偷眼看了边上回礼的人,面容光亮,并无多少忧戚。 心道:此人怕不是至亲。 跪拜礼之后,又有人引至左厅,左厅是些来吊唁的宾客歇息的地方。 二人打眼一看,心中明白大半,左厅是江湖人歇息的地方。右厅是普通市井宾客歇息的地方。 厅里皆有屏风阻隔成小隔间,整个厅内不能一目了然。 这样坐在其间倒也私密,不互相干扰。 林兰楼和李吹笛找了个小地方坐下来,有仆佣默默上了茶水。 此时二人完全可以离开吴府,但是他们想留下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还会发生什么。 左厅和右厅里间或传来低低的哭泣声。这也难免,毕竟这是丧事。 吴照峰毕竟是个少有的好人,他的亲朋好友一定会伤心哭泣。在这样灵堂后面的旁厅里有哭声才算正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