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6章 唯此一生,轰轰烈烈!(求订阅!) (第1/2页)
从山君开始无限模拟正文卷第196章唯此一生,轰轰烈烈!春秋书宫正殿外, 随着陆山把《才气修行法》的内容事无巨细的详解告知,书宫上空不知何时竟聚来一片乌云。 滚滚雷轰从厚重的雷云中席卷八方! 震惊世间! 书宫里, 好多修为在身的敌对派读书人面容剧变,纷纷走出正殿,来到正殿前广场上抬头张望。 张采林目光如隼, 看到那厚重却层次丰富,隐隐镌刻神纹,雷光隐约成文的天空奇观! 一时间愣住了…… “立道之劫……” 那是立道之劫啊! 传闻远古时期,人皇命史皇氏造字,文字体系初成那一刻,天地间曾发生的异象。 其后更有立道之劫从天而落! 随后妖圣来袭,蛮尊坏道。 他们怕的就是人族得此文字一飞冲天,不再是任人宰割的鱼rou。 再之后的时光里, 玄门修行体系创立之初,道尊曾领受此劫! 后来人族开气运王朝, 人皇也曾遭受此劫! 而今…… 立道之劫再次发生! 而且是发生在读书人的圣地…… 人群里, 汗青先生哈哈大笑:“此劫虽险,但文道当兴!” 说话间, 汗青先生来到陆山身边,原本苍老削瘦的身躯在烈烈大风里,在层层黑云下!挺得笔直! “读书人周牍!” “愿为先生,为天下读书人,领受此劫!” 轰! 似乎是感应到汗青先生的硬气,原本积蕴在灰黑雷云走成篆字的雷光陡然化作一线! 直直劈下! “嗤啦!” 雷光如剑,凝练如线般直刺汗青先生! 霎时间! 汗青先生周身气机勃发,逆流而上。 煌煌天威下, 汗青先生身上那件邋遢破旧的衣袍皮球一样鼓荡起来,而汗青先生脸上更是青筋暴起—— 即便是他! 面对这可怖沉重,恍如天渊般沉重的立道天雷! 也无比吃力…… 就在汗青先生额头青筋都快被撑爆的时候, 齐润民从震撼里回过神。 他双目湿润, 头皮发麻。 为汗青先生的舍身而泪目,也为陆山能自开一道而震撼。 他整理衣容,而后抱着殉道一般的觉悟朗声高喝道:“读书人齐润民,愿为先生,为天读书人,领受此劫!” 他大步来到汗青先生身边, 浸润兵家征伐之气和儒家仁义之气的力量引动天地,直冲雷云! 然后, 是王半山! “读书人王半山,愿为先生,为天下读书人,领受此劫!” 他也来到陆山和汗青先生身边。 人精似的张太岳也肃穆喊道: “读书人张太岳,愿为先生,为天下读书人,领受此劫!” “读书人韩軏,愿为先生,为天下读书人……” “读书人荀泰,愿为先生,为……” “读书人宗南穆,愿……” 一位, 又一位读书人! 聚到汗青先生和陆山身边,以毕生修持向天求道! 原本的凝成一线, 为诛杀陆山而来的立道雷劫, 也从一道, 变出了几十道! 远远望去,通天光柱从天垂落,继地绝天通后,那道笔直雷光的出现仿佛把天空与大地,再次联系到了一起! 远远望去, 山顶上的春秋书宫, 仿佛神话中的圣地! 书宫附近好多民众都吓得不由自主跪拜在地。 而在更远的地方, 一尊尊蛰伏在家族领地里的大佬们惊惧的望向书宫方向,那立道之息席卷八方,修为越高的人,越是能从中感受到那堂皇正大到近乎可怖的气息! 文道…… 当兴? 京畿,神都。 正在养心殿里览阅奏章的景泰帝忽地心有所感。 虽然他资质鲁钝,修行天分不高。 但他是皇帝。 王朝气运和他紧密相连! 而王朝气运中, 读书人的变化又占据着极大的份量。 当出现,就意味着天下读书人再也不必依赖皇权获取资源。 皇权对读书人的限制, 开始飞速下滑。 所以, 王朝气运开始剧烈起伏,波动! 反应在景泰帝身上就是—— 他忽地感觉胸闷气短,整个人仿佛心悸一样难受! 怎么回事? 发生了什么? 那种心慌心悸,心底格外发虚的感觉迅速加重! 景泰帝一张脸更是白得跟纸一样,一张脸上更是冷汗涔涔。 他攥紧胸口, 对着身边太监喊道:“快!宣御医!宣司天监监正觐见!快!” 很快, 司天监大监正和国子监大学正两人联袂而来。 司天监监证是一位玉树临风,两鬓斑白,看起来格外儒雅端正,格外有魅力的帅老头。 他白衣飘飘, 负手而立。 见到景泰帝也不跪拜,只是淡淡道:“陛下,解铃还须系铃人,您的状况只能问症大学正了。” 景泰帝不懂, 望向大学正朱灏颐。 朱灏颐是一位身穿长服,浑身上下一板一眼,就连衣襟冠带都十分对齐,看来格外严肃的学究。 他拱手行礼,十分规矩道:“回禀陛下,此症应在春秋书宫。” 景泰帝更迷了。 一群穷酸腐儒! 也能对王朝气运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他们又不是手握重兵的武夫! 他们也配? 景泰帝面容猛地发狠:“春秋书宫有谋逆之意?” “给我彻查!” “严查!” 真要如此, 春秋书宫那群穷酸腐儒也没有留着的必要了。 杀光他们, 然后把春秋书宫变成第二个国子监! 但这次, 朱灏颐却难为道:“陛下,春秋书宫正在经历立道之劫,如果老臣猜的不错,春秋书宫应该是钻研出独属读书人的修行法门了。” 景泰帝:“……” 他瞳孔猛缩,楞在那里。 过了片刻后他面容扭成一团儿,憋闷的仿佛一头铁笼里的雄狮。 景泰帝恶狠狠道:“朕是天子!天下间什么学说能立,什么学说不能立!朕说了算!” “春秋书宫那群不服王化的腐儒,留之何用?” “禁学说,断传承!” 说到这里, 景泰帝盯向朱灏颐:“爱卿,此事由你督办。” “成,则朕立你的学说为国学!并助你入文庙!” 朱灏颐:“……” 他内心叹息。 他在已经和王朝气运牵连太深,谁都能从国子监脱身,但唯独他不行了。 所以, 他没得选。 朱灏颐深深躬身:“臣,领命。” 这位儒家董派魁首,文道境界还在汗青先生之上,修为战力也不弱汗青先生的朱灏颐很快回到国子监。 他命国子监所有教习,博士,学录以及所有学子,即刻诵读由他编撰的《四书集注》以及《国本论》。 朗朗读书声很快响彻国子监。 诵读之际, 缕缕文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