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1章 寂寞 (第2/2页)
许多过往的困惑都迎刃而解。 北疆军被迫出战,林雅被迫出战。 长安没有援兵。 北辽兴许有援兵,但援兵却坐视林雅战败…… 所有的一切都是政治的延续! 杨玄挑眉,“我明白了!” 这一路堪称是捡破烂,杨玄令人多捡些甲衣,好歹让太平军人人都披甲。 还有就是战马。 在北疆战马就是战斗力。 太平前方一片大草原,不管是放牧还是养马都不成问题。 大军回归大营,将领们被聚拢在大帐内。 杨玄排在了最后面,能看到黄春辉坐在上首正中,一边是卫王,一边是廖劲。 “此战大胜,诸将皆有战功,回到北疆后自然会一一清算。” 这是立功受赏,大战后必不可少的一个程序。 大多人喜气盈腮,极少数人今日立功不够,面色难看。 黄春辉干咳一声,“各部收拢部属,随即缓缓撤离,记住,那些小土城莫要去摧毁。” 有人问道:“中丞,留着作甚?敌军会再次入驻。” 黄春辉说道:“小城好打还是大城好打?” 众人明悟。 廖劲笑道:“留下小城,敌军会顺势入驻。若是小城被摧毁,赫连峰弄不好恼羞成怒之下会筑造大城。” 咳咳! 黄春辉看看众将,“林志此战骁勇,可惜断了一臂。” 林志便是玄甲骑的统领,此战他率领五千普通骑兵,冒充玄甲骑出击,悍不畏死的疯狂冲击,让林雅做出了决战的决定。 此战林志功高,可惜了。 随即空出了玄甲骑统领之职。 黄春辉目光转动。 几个可能的接任者昂首挺胸。 杨玄却看了张度一眼。 玄甲骑乃是北疆军的利器,要的是一股子锐不可当的气势。 张度侵略如火,正适合此职。 而且张度此战带着玄甲骑一往无前,功劳不少,战后少不得会升级。 “张度。” 张度出列。 “好生做。” 张度涨红着脸,“领命!下官定然……” 黄春辉幽幽的道:“这是陛下的看重!” 张度改口,“下官对陛下忠心耿耿,别无二心!” 卫王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一幕。 他是皇子,来到北疆不但挂着抚慰军民的名头,还有监控北疆的用意。 他知晓自己不能留露出半点异色,否则这些将领官员将会把他看做是告密者。 一旦如此,他在北疆将会成为睁眼瞎。 想到这里,卫王努力挤出微笑,“张副将悍勇,本王颇为欣慰。” 张度拱手感谢。 黄春辉干咳几声,“此次右翼出彩,左翼也不错。” 一番总结后,黄春辉说道:“老夫将亲赴长安报捷,廖副使看守北疆。” “是。”廖劲起身。 黄春辉看着诸将,“此战获胜,老夫知晓你等欢喜,但不可洋洋自得,更不可轻敌。在老夫归来之前,若是敌军挑衅,不可出战。” “领命!” 有人送了一杯温水来,“中丞,润润喉咙。” 喝了一口温水,黄春辉觉着嗓子舒服了些。 他缓缓看向众人。 “江存中。” “在!” “张度!” “在!” 这是要挑选跟随自己回长安报捷之人。 这是露脸的机会啊! 众将心情激动。 可黄春辉的目光都在年轻人的身上。 “咳咳!那个……谁,刘擎。” 老夫吗? 刘擎心中也是一喜,“下官在。” “那个太平军的年轻人何在?” 杨玄正在琢磨着黄春辉此战的指挥手法,被人从身后拍了一巴掌。 “中丞叫你!” 杨玄出列,“下官在。” 黄春辉点头,“此三人跟着老夫去长安,其余人等,看好北疆。” 杨玄心中一动,知晓自己此战终于给黄春辉留下了印象,以至于他点名带着自己去长安报捷。 这是栽培之意! 总算是开始了第一步! 他深吸一口气,暗自握紧拳头。 随即众人散去。 黄春辉耷拉着眼皮,廖劲等人走后才说道:“中丞,卫王的表态很有趣。” 黄春辉淡淡的道:“他是皇子,却不是嫡子。此次到了北疆为何?什么监督,北疆不知有多少镜台的探子,哪用得着一个皇子来监督?这分明就是来牵制的。牵制老夫,牵制北疆,也牵制太子和一家五姓。” “可他却表达了善意。”廖劲笑的暧昧。 “太子地位不稳,几个皇子蠢蠢欲动,他算一个,越王去了南疆,此后定然也算一个。他想为自己寻些助力,所以态度软和。不过无需多管。” “老夫有数。” “另外,此次老夫带三个年轻人去长安,那些老人会有些牢sao,你安抚一番。” “是,不过中丞,此次带一个老人去也好啊!” 黄春辉看着他,“老廖,老夫老了,你也渐渐老了,可北疆对面的北辽却越来越强盛。长安只会想着节度使更迭,可下面的官吏将领呢? 咱们必须未雨绸缪,此刻便要把那些年轻人培养起来。等以后咱们真的去了,在地底下见到先帝也能说一声北疆安宁。” “先帝……可惜了。”廖劲不禁唏嘘不已。 “当初先帝在时,北疆稳固,后来武皇登基,好歹也有来有往,再后来就成了烂泥……咳咳!” “咳咳!” 两个老鬼干咳着,掩饰着自己的尴尬。 他们随口感慨了一通,把太上皇李元和现在的皇帝给贬低到了泥地里。若是卫王在,不知会是什么表情。 大逆不道啊! 廖劲赶紧换个话题,“对了中丞,老夫觉着赫连峰定然派出了援兵,可人呢?” “定然派了。”黄春辉说道:“这是国战,他再蠢也会派出援兵来接应。至于为何没到,老夫想……和特娘的长安差不多。那些苟日的权贵一肚子的阴谋诡计。” “是啊!那些人的眼中只有家,没有国。” …… 林雅被簇拥着往北方疾驰。 当后面传来唐军停止追击的消息时,林雅下意识的道:“难道是援军到了?” 肖应山点头,神色复杂的道:“应当是。” “来晚了!”林雅回身看着那些败兵,问道:“损失多少?” 肖应山摇头,“很难估算,得等半月后方能知晓。” 大败后,许多将士会分散溃逃,随后自行归队。 “前方有伏兵!” 有人尖叫了起来。 林雅骂道:“黄春辉主力尽出,哪来的伏兵?” 除非长安悄然派出大军,但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马蹄声从两侧传来。 两条黑线在左右出现。 “是我们的人!” 肖应山大致看了看,讥诮的道:“少说四五万。右相,这确实是伏兵。” 伏兵急吼吼冲过来。 预料之中的欢呼没有,败兵木然看着他们。 五万精锐,在枢密使萧华的率领下来了。 林雅冷笑,“萧华是赫连峰的心腹,若是此战获胜,五万精锐出现便能制衡我军。若是我军战败,这五万人便能伏击追兵。他想的很周到,可却没想到唐军没来。” 五万精锐若是及时投入战场,这一战的结果很有可能会逆转。 但他们选择了制衡和伏击。 结果。 伏击了个寂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