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三章 佩服有加 (第2/2页)
闲暇了才拿出来品读一二,但往往想要理解其中一句的意思,可能得花费半天时间。 正在这时,柳云升敲响了房门。 “大人,云升前来有事禀报。” “进来吧。”吴乾放下书卷,起身道。 柳云升随即推门而入,见吴乾正在床上躺着,便关心道:“大人可是身体不适?” “呵呵,我就是累了想睡个懒觉,云升有何事?”吴乾笑道。 “哦,刚才衙役在门口抓了一个形迹可疑的人,那人不说自己是谁,只说想要见您……”柳云升忙道。 “莫不是他有什么冤情?”吴乾问道。 柳云升摇了摇头,道:“我看不像,那人此刻正被关在牢房里,也不见他哭闹,从气势和言辞上看,那人不是普通百姓。” “哦?”吴乾一掀被子坐了起来,道:“不管他是不是普通百姓,既然他要见我,就把他带过来吧,我又不是什么天王老子,见见何妨?” “大人就不怕那人万一心怀不轨?”柳云升不无担忧道。 吴乾穿上靴子,笑道:“即便他想心怀不轨,可这是在北海,而且又有熊大、东方白护佑,该怕的人应该不是我吧?哈哈哈” 柳云升想想也是,于是返回监牢,将那人带到县衙大堂。 不多时,吴乾一身便装,在熊大和东方白的护佑下步入堂上。 只见一人从容自如,端立堂上,一点罪犯的样子都没有,倒像是来参观的。 吴乾在审视董旭的同时,董旭也在审视吴乾。 “大胆!见到县令大人经过不跪拜行礼?”一名衙役厉声喝道。 董旭却只是笑笑, 不予理会。 吴乾心道:眼前这个人倒有点意思。于是伸手组织衙役,笑道:“听说你要见本县,不知有何贵干?” “我不过想一睹大人风采罢了。”董旭站在堂上,拱手道:“在下没来北海之前,便有人盛赞大人治县有方,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哈哈哈,不知你来自何处?”吴乾笑问道。 “埤城!”董旭一脸正色。 “哦?那你来此所为何事?”吴乾好奇问道。 “公干!” “原来是朝廷派来的上差啊,哈哈,不知大人如何称呼?”吴乾已然猜到了来人身份。 “谏议大夫,董旭。”董旭拱手道。 一旁的柳云升等人闻言,差点没被自己的口水噎着,眼前这位竟然是朝廷派来的御史,我滴个妈呀,今天算是摊上事了…… 吴乾却一脸平静,丝毫不曾惊讶,也没有因为对方的身份而惊慌。 “董大人这是微服私访啊?”吴乾走到董旭面前,悠悠道。 “哈哈,不微服私访,如何能够看到北海县最真实的一面?今日董某算是开眼了。”董旭盯着吴乾,由衷道。 “噗通!”将董旭丢入县衙大牢的那位衙役,竟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满面惊恐。 吴乾也以为这位姓董的御史是在正话反说,故意在因为手下人将他关入大牢而生气。 就在此时,董旭却上前几步,将那名衙役从地上扶了起来,道:“你的警惕性很高,也并无那里不对,何需如此?” 那衙役转头望向吴乾,见吴乾并未言语,便颤颤巍巍站了起来。 “不知董大人看到本县最真实的一面是什么?”吴乾冷冷问道。 “政通人和,繁荣昌盛!”董旭转身赞道:“没想到吴大人只用了短短两年多时间,便已将北海治成了如今的模样,董某佩服之至!” 吴乾也没想到他会给自己这么高的评价,忍不住客气道:“董大人谬赞了,来人,给董大人赐座、看茶。” 董旭却一本正经道:“董某为官二十年,从未见过地方被人治理得如此井井有条,县衙无人伸冤,大牢无人在押,街道却处处繁荣……” 直到这时,吴乾才相信这位董大人说的是肺腑之言,随即脸上笑容也多了起来。 “这些都是我这个一县之长应该做的,没什么了不起的。”吴乾谦虚道。 董旭则捋了捋胡子,赞道:“吴大人谦虚了,圣人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董某来到北海之后,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呵呵” 董旭越是称赞,反而令吴乾越不好意思。 “董某此来,是为了核实胶东太守孙正义为你请功之事,如今看来,孙太守所言不虚。好了,董某的任务已经完成,这就回京复命。”董旭言罢,就要转身离开。 “董大人一路劳顿,既然来到本县,何不休息几日再走,也好让本县尽尽地主之谊。”吴乾出言挽留道。 可董旭却油盐不进,毅然谢绝吴乾为他准备的酒宴和客房,径自出城而去。 吴乾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暗道:“真是个奇怪的人。” “大人,要不要派人跟着?”柳云升在一旁提醒道。 “不用,朝廷里像这样大公无私的官可不多啦。”吴乾伸了伸懒腰,便朝外走边道:“就由他去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