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九章 烫手山芋 (第1/2页)
当官自然是需要曝光,这种曝光主要是在皇帝面前。 在这种大事发生的时候,怎么能够不刷存在感,你在这个时候不上个折子表达自己的看法。 皇帝怎么知道你是什么立场 即便是趁着这个机会,让皇帝看一眼自己的名字,那都是赚的。 众多高级官员也是在观望,他们要知道杨日晟到底有没有问题,然后才能够决定自己的立场。 如果杨日晟如果有问题,那么科举派会毫不犹豫把杨日晟抛弃,然后把所有问题都推到他头上,避免造成更恶劣的影响。 如果杨日晟没有问题,那么他们就会开始营救了。 所以御史台相当谨慎,这毕竟是对自己的上司调查。 但是御史中丞于轼却很积极配合。 毕竟杨日晟倒台。 他作为御史台的二把手就能再进一步。 于是不仅是查封了所有现银,同时还把陈府里的其他金银细软都是一一查封。 当然了,这种查封并不是拿走,而是全部贴上封条,登记注册,而这么一登记注册,把于轼自己都是惊呆了。 这个杨日晟这两年到底捞了多少钱啊 这不查不知道,一查才发现,这个陈家竟然还有良田三千多亩,田庄十几个,这可是超级大地主啊! 而且还有商铺众多,甚至还刚刚投资了一家大酒店。 宅子虽然不大,但是内部的装饰陈设,那奢华的堪比皇宫,让于轼既高兴又羡慕。 铁证如山,铁证如山。 所以他决定背刺。 他当场定下调道:“继续查,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杨家里肯定还有其他人参与了此事,只要带回来一一盘问,不难找到突破口!” 于轼定下调后,迫不及待给李佑打了报告。 李佑不动声色,命他继续。 其实李佑早就知道杨日晟的情况,只不过他早就想处理一下内部派系的问题,杨日晟被软禁,李佑倒要看看有多少人跳出来。 在于轼的辛勤努力下,弹劾杨日晟的奏折都出来了。 是时候了。 过了几日。 于轼正在御史台的主位悠哉悠哉尽情享受成为主官的快乐。 却发现他的亲信。 一个平日挺稳重的御史,今却是脚步慌张,一点也没有身为御史官员的风范。 这成何体统? 正准备呵斥。 这人就是开口了:“大人,卑职有急事汇报!” “哦什么事,这么着急” 这壤:“刚才杨家来人了,他们还带来了田地,宅院,商铺的各类契书!” 听到这话,于轼的眉宇就是皱了起来。 直觉告诉他,这有问题,而且应该还是不好的问题。 果然,那人继续的话证实了他的猜想:“他们带来的文书有我朝颁发的,还有伪唐时代的原件,而且民部那边也有人陪着他们一起过来,他们拿来了杨家这几年的交税记录!” 听到这话,于轼顿时就是脸色大变:“什么前明时代的原件这么,他们家的这些产业,是在伪唐时代就已经有了” “是啊!”那下属哭丧着脸道:“卑职亲自查验过,那些文书的确是真的,并且众多的田亩、商铺等产业都已经是登记注册过,而且他们的缴税记录显示,这几年他们每年缴纳的赋税就多达上万两银子!” 听到这话,于轼差点摊倒。 手底下的人是怎么办事的,怎么连杨日晟的产业是自有的还是后来购置的都没查明白。 这自己要是知道的晚了那么一时半刻。 就已经把杨日晟给送到刑部去了。 听到这些后,于轼强自镇定了下来,多年的为官经历告诉他,这案子,没有自己想想的这么简单,而且自己极有可能落入了某种陷阱之郑 沉思了片刻后,于轼道:“先把消息封锁,然后立即找人手,把杨家的所有产业都进行彻查,明,不,今晚上本官就得到一份初步的报告!” 于轼越想是越害怕,没有想到,自己只是为了升官,怎么会遇到这种事,杨大人看起来就不像个正经官员,不仅生活奢侈,私生活也不好,不仅有七八个老婆,还在各地养了不少外妇。 怎么看怎么是个巨贪。 这算是完蛋了,起来自己的御史中丞还是杨日晟推荐的。 这次不仅办了个错案,而且犯了官场大忌,对上司背刺。 为什么之前没有任何人告诉他,杨日晟本身就是个土豪? 呢,还是他们知道莲是却不来告诉自己! 这里头,肯定有问题。他的脑海里转过了众多可能性。 杨日晟真的有问题吗 现在这个问题却是值得商榷。 如果杨日晟没有问题的话,那么为什么会有人举报他,而且举行内容是如茨详实,各种证据的一板一眼的,让几乎任何一个人看到了,都会第一时间觉得杨日晟有问题从而进行调查。 假如陈立夫真的没有问题的话,这个事自己要怎么收场 直接来一句查无实证,然后把陈立夫放了,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那自己的政治生命算是结束了。 继续调查,找出证据定罪? 甭管他是真有罪假有罪,把陈立夫送进监狱里去,从而宣告自己的正确性。 但是到时候要复核,自己又不能一手遮。 必然是会被查出来。 到时候不一定是政治生命的结束,还极有可能是生理生命的结束。 自己要怎么做查,还是不查,怎么做才对自己最有利! 于轼实际上已经是不在乎杨日晟到底有没有罪了。 现在他所考虑的是怎么把自己摘出去,一个搞不好就会丢官去职啊! 要知道是个这样的结局,当初他就不查这案子了,可惜后悔已经是没有用了,如今这个状况既然已经造成,那么必须解决。 晚上亲信回来了,给了他最后一击。 杨日晟的收入百分百合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