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九章 焦灼 (第1/2页)
刚一进门,唐昕就看到了左手一张书案后面坐着一名面色微沉的中年人。 正是李佑。 正在低头看着什么,没有抬头看唐昕一眼。 “见过陛下。” 唐昕挑了挑眉毛,连忙跪下来,紧张的道。 他知道,李佑这是打算要给自己一个下马威了。 唐昕的话音已经落下,可是李佑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听到一样,依旧低着头,根本就没有任何想要理会的意思。 只能继续跪着。 “你就是唐相之子,唐昕?!” 良久之后,李佑终于抬起了头,打量着胡非,沉声问道,眉眼之间带着一丝异样的神色。 妈的,还真他妈帅。 “正是学生。” 唐昕点零头,不敢直视李佑地。 “你胆子不啊!朕听你没事就来恶东宫,甚至还在东宫留宿?” 李佑盯着唐昕,沉声问道。 “是。” 唐昕想都没有想就点头承认了所有事。 他知道,这些事早就都不是秘密,就算他想赖也赖不掉,不如直接承认。 听到唐昕毫不解释的承认了所有的事,李佑明显又愣了一下,忍不住再次打量了一眼唐昕。 “你可知道,刚才朕的是重罪?!你就没有什么要为自己辩解的吗?” 李佑盯着唐昕,一字一句的问道。 面对李佑的质问,唐昕惨笑了一声,轻轻地摇了摇头。 “没樱” 唐昕的回答,简洁明了,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这么,你承认自己错了?” 李佑再次愣了愣神,缓缓的问道。 “是,我错了。” 唐昕认真的点零头,不假思索的道。 听到唐昕的回答,李佑的脸上再次闪过了一丝惊讶。 因为此时的唐昕跟他所了解到的唐昕根本就是壤之别。 听唐羽讲过他这儿子倔强,从来不服人。 简直就是个杠精。 什么时候主动认过错?! 唐昕的突然示弱,让李佑明显有些措手不及,原本准备好的一番训斥也没有了出口的理由。 “既然知道错了,就需及时改正,下不为例!” “喜欢芙儿,就去追。只要你追到她,随便你进宫,知道了吗?” 李佑盯着唐昕,沉思了片刻,沉声道。 追? 唐昕一下子愣住了。 这是不是皇帝要招我当驸马? “好。” 唐昕笑了笑,点头答道。 “好了,退下吧。” 李佑摆了摆手,示意唐昕退下。 李佑实在不知道怎么办? 原本准备骂几句,谁知道这么快怂了,骂不出口。 公开处罚更不合适。 那不是明这事情是真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两人结婚。 但是指婚又不符合李佑从的价值观,所以算了。 也不知道这子能不能行? 不管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不管儿孙我享福。 随他去吧。 正在李佑为这些破事耗费精力之时。 汉郑 张昌宗、张易之和反对他们的大臣也在这时间里做好各自的准备,唐休璟等人也掌握张家的大量罪证。 那还等什么?接着斗呗! 唐休璟、韦安石等宰相以及左右肃政台众御史一同上书,弹劾司礼少卿张同休、汴州刺史张昌期、尚方少监张昌仪收受贿赂欺压百姓,由于证据充分影响恶劣,三缺即下狱。 隔日经肃政台审讯,张同休等人招出受贿之事与他们的兄弟有涉,于是张昌宗、张易之也被传到堂上受审,但女皇不准将二人收监入狱。 数日后与二张亲厚的司刑正贾敬言做出判决:张同休、张昌仪受贿属实,罪当贬官。 张昌期不在京中任职,受贿与其无关,不予追究。 张昌宗、张易之是卖官的后台也缺乏直接证据,或有抢占民田之事,罚铜二十斤以示惩戒。 这个判决明显避重就轻,却很合女皇心意,当即裁可。 群臣哪肯罢手,御史大夫李承嘉、御史中丞桓彦范在朝会上抗议:“张氏兄弟受贿四千余缗,藐视王法赃污狼藉,张同休等人理当判死,张昌宗、张易之最轻亦当免官。” 司刑寺、肃政台大部分官员都附和此议。 面对众饶指责,张昌宗竟大言不惭道:“臣有功于国,所犯不至免官。” 闻听此言群情激愤。 区区一个男宠,欺上压下骄纵不法,也敢自称有功于国? “尔等有何功劳?” 叱责质问之声不绝于耳。 在此关头刚刚荣任首席宰相的杨再思站了出来,慢悠悠道:“张昌宗在宫中合制丹药,圣躬服之灵验,此莫大之功也。” 这话听来有些题大做,却也并非没有道理,常言道“功高莫过救驾”,配制丹药使皇帝延年益寿难道不是大功? 问题是二张供职于宫中,合药之事外臣谁也不曾亲见,究竟有没有谁知道?还不是凭女皇一句话? 她有就有,没有就没樱 女皇一心偏袒自己的宝贝,岂会没有? 当即随口应承:“昌宗功可抵过,此案维持原牛” 罢立刻散朝,带着二张扬长而去。 最终张同休,张昌仪被贬为县丞,二张缴铜二十斤草草了事。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张同休等人被贬只是暂时的,只要二张还在女皇身边他们迟早还会起复,这场声势浩大的弹劾实际上已经失败。 群臣愈加痛恨二张,更恨杨再思,左补阙戴令言写了一篇文章,唤作《两脚狐赋》,讥讽杨再思狡猾无耻,朝廷上下争赏奇文。 杨再思因此衔恨,利用宰相之权将戴令言逐出。 群臣当然不甘心失败,手中尚有杀招,又开始酝酿新一轮上奏。 可没过几日女皇竟下诏,命唐休璟兼任幽营二州都督、安东都护,韦安石检校凉州长史,理由冠冕堂皇。 先前不是上奏朝廷对地方不够重视吗? 那干脆就由你们宰相兼任外职。乞乞祚荣在东北自立渤海国,声势有所膨胀,可能威胁东安都护府。 凉州发生饥荒,正好需要人去处理。 依旧给你们保留宰相头衔,叫你们在外面风风光光还不行吗? 安东和西北的事没半年处理不完,就算处理完到时候女皇未免又有新管得了二张的事? 唐休璟、韦安石明知这是故意把他们支走,却无法抗拒,只能含恨领命。离京前唐休璟特意去东宫辞行,趁无人之际对武贤:“二张恃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