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用户的焦虑 (第1/2页)
在任慧公司所在的园区里,有不止一家咖啡馆。没到盛夏,阳光还是温和的。伊伊和厉娜坐在了一个有户外消费区的咖啡馆里,一人捧起了一杯拿铁。 两个都想使用元宇宙产品替代自己的姑娘,在真实的时空里达成了共情,两颗心之间很快滋生出了信任和友情。 厉娜的情绪还沉浸在之前的产品体验里。伊伊看出了她内心的纠结,她自己也有同感。这个产品,显然已经超出了她们对于“产品”概念的理解。 楚天一说的对,这个产品就是元宇宙加机器人,是另一个“自己”。无论是厉娜还是伊伊,都还没有接受“她”来与自己共享生活的心理准备。 “你为什么要用这个产品?”厉娜先开口问伊伊。 伊伊看了一下手机上显示的时间,说:“我需要她替我去工作。” 厉娜有点不解,问:“她去工作,你去干什么?” 伊伊回答:“带娃。” 厉娜还没有结婚,她显然不理解伊伊的选择。伊伊并非是那种见面之后几分钟就可以敞开心扉的人,但是她和厉娜,因为即将要成为这个产品唯二的体验者,而迅速达成了相互的信任。 伊伊不疾不徐地向厉娜展示了自己生活的现状。一个真实的“丧偶式”育儿的案例,不过不是真的丧偶,而是离异。 厉娜问:“你父母不能帮你吗?” 伊伊坦诚地说:“并不是不能,而是我不愿意。他们本来就有自己的生活。我的父母对我的希望一直都很简单,上个好一点的大学,找个稳定一点的工作,嫁一个靠谱一点的人,生一两个孩子,安稳地过一辈子。 我下定决心离婚的时候,他们一点都不支持。我爸一直觉得,男人犯点错没什么大不了,工资拿回来了,养家糊口了,就可以了。 他不明白,又不是孩子爸爸要离婚,我为什么那么主动坚决。所以呢,自从离了婚,我爸妈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样了。我妈是心疼、可怜和担心,生怕我就这样孤独终老了;我爸是气愤,觉得我不争气,犯了错误……” 厉娜不解地反问:“可是,犯错的人不是你啊?!” 伊伊说:“是啊。但是这个错误的后果,是由我来承担的。你看,我现在过得多狼狈。又要带孩子,又要上班。孩子一生病,我就要请假,扣薪水,还要低三下四地请领导体谅。 我的工作没什么技术价值,说白了,谁都可以做。最初呢,我就是想做一个和我一模一样的虚拟主播,我可以和单位申请离线录制,每天定时交视频,不耽误播出就可以了。 但是任慧建议我考虑一下你这个产品,她说可以帮助我分担更多的东西。我今天是第一次见,真的,我也很纠结,到底需不需要另一个自己。 你呢,为什么要用?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吗?” 厉娜笑了一下,这是今天伊伊看到的她的第一个笑容。 厉娜说:“我是为了让自己心安。” 原来,厉娜竟有“两套”父母。 生父母生下她之后,不知道为什么,将她送给了现在的养父母。两家原来就是朋友关系。生父和养父曾经是同一个县城、同一家企业里的同事。关系很好。 养父母结婚多年没有孩子,生父母在有了儿子之后又生下了厉娜。或许为了表达兄弟之间的仗义吧,厉娜还在襁褓中的时候,生父就做主将她送给了养父。 厉娜毫无表情地对伊伊说:“你能相信么?亲生父母,把自己的女儿当作一个礼物,送给了他们的朋友。在他们心里,大概想的是,反正也是个丫头,又不是儿子,原本也没那么重要吧。” 伊伊忍不住说:“这太离谱了。听上去像是解放前的事。” 厉娜说:“是啊,我长大后知道自己的身世,也觉得不可思议。我十岁跟着养父母来到这个城市,之前的十年,在我不明就里的时候,我还经常被带着去生父母家玩。 每次我妈给我抓糖果,带我吃好东西,我还特别高兴,觉得这个阿姨对我可真好。 后来上学了,听到邻居同学家长的议论,我才知道,原来那个阿姨她就是我妈啊!” 伊伊说:“你没有问过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厉娜说:“我问过我现在的父母,他们的回答,鬼才相信。他们说,我的养父母经济条件好,生父母这么做是为了我好。 后来我听说,其实我亲爸就是想要个男孩。当时计划生育有政策,一家只能生一个。把我送走了,他门就可以再生一个。 后来倒是天随人愿,我2岁多的时候,他们又生了一个男孩,宝贝疙瘩似的宠大的,我们那一片都知道,那孩子从小就是个浑不吝的小霸王,给惯的没样子。逃学、打架、泡网吧…… 他亲爹妈开始是不舍得管,后来想管也管不了了。” 伊伊心里说了一句“报应“,可嘴上问:“那你现在是想……” 厉娜双手抱住咖啡杯说:“养父母对我一直很好,我十岁那年又跟着他们来到这里。我这个爸爸有技术,好强,发展的挺好。 我那个爸爸呢,就窝在县城里,他们的宝贝儿子也没考上大学。他们老了,又想起了我这个女儿。 我爸去年脑血栓,瘫了。我妈身体也不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