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一章 他在等什么? (第2/2页)
只是这种东西,终究是会受到限制的。 EDG的应对方式很简单。 在接下来的十分钟时间内,EDG不止一次选择跟IG发生一些中小规模的摩擦。 双方一直在不停的交换着人头和召唤师技能,彼此之间也各有胜负。 甚至于超过半数的小规模团战都让IG占到了点便宜。 当游戏时间来到25分钟的时候,双方的人头比已经来到了恐怖的12比18。 这意味着双方爆发的人头数目已经超过了游戏进行的时间。 而在这种大基数的人头对比之下,六个人头的差距似乎已经没那么明显了。 别说是人头,就连防御塔都进行了相互交换,IG看上去落后也并不多。 不少的IG粉丝心中燃烧着战胜EDG的期望。 尤其是在李落离开了IG后的那部分粉丝群体,他们迫切的想要看到IG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就算没了李落,也依旧能踏足那世界之巅。 然而,数字是不会骗人的。 双方的经济面板上,在当前25分钟的时间节点处,经济差拉开了五千块。 “五千的经济差……” 解说席上,米勒凝眉:“说实话,如果是参考EDG在过去面对到的对手的话,这个时间节点五千块经济差其实并不多。” “确实不多,这也足以证明IG战队和EDG战队之间的实力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差距了。” 管泽元也是微微点头,随后他有些迟疑的说道:“但是……这把IG的兵线好像有点问题,你有没有发现各条线的补刀差正在逐渐被扩大?如果我没记错的话,Rookie这个两件套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更新了。” “是这样没错,小学弟也没少参团,而且妖姬这个英雄在中期是要起节奏的,可能很多玩家也有注意到,自己玩妖姬的时候往往前期很容易打出优势,可中期一旦没能滚起雪球的话,就觉得装备和补刀停滞不前了。” 米勒点了点头:“但scout的补刀……却一直没有落下啊,25分钟241刀,算是很标准的发育节奏了,但Rookie这边……” 解说这么一说,很多观众也注意到了。 Rookie的蛇女,补刀只有184。 落后了足足50多刀! 除此之外,上单的Theshy落后了20个刀左右,这个倒不算明显。 但adc方面,李落的霞已经有了无尽。 岚切、火炮、无尽、攻速鞋。 三件套输出装在手。 补刀方面更是来到了恐怖的297个。 但Jackeylove的补刀,却仅仅只有209个。 “接近九十个兵的补刀差距……” 娃娃张了张嘴。 哪怕是身为解说的他们,此时也有点迷湖。 峡谷先锋团的时候,双方的补刀差除了Jackeylove的下路稍稍落后之外,其他两路都是均势。 甚至于Theshy这条路还是优势。 在这期间,两边一直都在接团。 但是每一次接团都不是IG自作多情。 该打的不该打的团,EDG也都有在打。 明明双方都在打架,这补刀差是怎么拉开的? 峡谷里出现了灵异事件吗? 在这方面,LCK的解说席就清晰很多了。 因为今天的LCK解说席除了两位招牌解说之外,还有一位特邀嘉宾,是S5世界赛SKT的FMVP上单,marin。 当两位LCK解说问出同样的问题时,marin先是思索了片刻,随后才徐徐的开口说道:“EDG在处理兵线的能力比IG战队强太多了,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看着自家两位解说狐疑的目光,marin解释道:“上单对于兵线的理解要求是非常高的,能不能处理好兵线,是任何一个上单选手都要花费一整个职业生涯去研究的学问。” “你们仔细回想的时候就会发现,每一次都是IG主动去找机会,但EDG往往不会在第一时间就过来迎合IG,兵线一直都占据了他们决策上的最高优先级。” “每次他们有需要处理兵线的时候,最后的摩擦爆发点都会在那条兵线之上,EDG会让打野和辅助过来保护他们需要处理的这条兵线,要么打起来,要么就处理到EDG满意为止。” “所以……双方每一次摩擦过后,你们会发现,EDG的选手都是有线可以吃的,他们在接团之前会把兵线处理为回推线的样子,然后接团的时候面对IG的攻势,也一直在以拉扯拖延时间为主。” “IG有的时候虽然在人头方面收获颇丰,但兵线他们却亏炸了。” marin分析的同时,眉头不经意间却又紧皱了起来。 “原来是这样。” 其中一名韩国解说若有所思的说道,随后他又问:“接下来双方应该会围绕着大龙团来做文章了,IG的阵容打团能力依旧很强,五千块的经济差距并不能说明EDG有绝对的优势,这意味着IG还是有机会赢下来的对吗?” “说的没错,比拼团战能力的话,个人能力更优秀的一方应该很占优势吧,EDG虽然有shine选手在,但我觉得IG在顶级cao作型选手的数量上还是有领先的。” 另一名解说附和着说道。 然而这位解说的话却让marin脑海中掠过了一道闪电。 “团战能力……个人能力……” marin的眼前突然亮了。 他勐的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确实,如这位解说所说的那般,双方在打团的时候,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选手个人能力更强的一方会抹平部分经济差距,从而更有优势一些。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是。 但不全是。 身为曾经的顶级上单,marin太清楚一个道理了。 没有选手会不失误。 而一场比赛中,双方团战交锋的次数越多,彼此之间在下一次接团的时候选手们出现失误的概率也就越大。 长期的高强度团战碰撞,会让选手们的精神一点点消耗。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纯粹依赖cao作的选手,反而会被cao作上限没那么高的选手抹平差距。 对职业选手来说,因为熟练度足够的缘故,一个英雄的cao作通常会稳定在一个比较高的界值。 顶级cao作的选手可以把这个临界值提高,达到能让人感到惊叹的程度。 但这种cao作,不是每一波都能成功的。 而当该选手频繁的接了团战,打了架时,是很难长期保持十二分临界值的cao作的。 再回想一下之前双方产生的碰撞和摩擦。 EDG战队这边……似乎……有人在划水? marin眼皮跳了一下。 印象中,这几波霞都没有再去做极限的cao作,而是中规中矩的输出。 有的时候在marin看来,霞如果再像之前峡谷先锋团那样来一波胆大的极限cao作,就有机会扭转掉某一波团战的小劣势时,霞也没有选择那么做,而是点到即止,以到线上发育为主。 李落cao作不出来吗? marin虽然对李落不了解,但他觉得,这不太现实。 既然这样,那这个霞,在等什么? marin看向大屏幕。 大龙坑附近,双方十人已经开始迅速集结。 那集结的态势让marin有一种预感。 这波团,恐怕会是决定双方胜负的团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