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探索者笔记_017 瞒天过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17 瞒天过海 (第1/2页)

    “欠我一个条件,先记在账上。”

    诺雅没有理会已经石化的弗雷格,给自己又倒上了一杯咖啡。

    “可是……这又是为什么?”弗雷格连忙追问道,“A-E2型不是1型的浓聚型吗?为什么含量会比1型更多呢?”

    “这是一个常见的思维误区,”诺雅解释道,“A-E2型中各项金属的含量的确比1型要高,如果默认2型是由1型经过累年的沉降聚集而成的话,自然会认为2型的含量远比1型低。”

    “但实际上,这些矿石最初的产生过程是由内而外的,反过来理解就对了。”

    “你的意思是……2型其实是1型的前序?”弗雷格恍然,“那这么说来,现行的科学理论其实是有问题的……”

    “不,”诺雅摇了摇头,“刚才我说的是,矿石最初的产生过程是由内而外的,即,由星核逐渐向外扩张。”

    “但由外而内的作用也同样存在,甚至效果要远远大于初始的演变。”

    她在屏幕上调出两颗不同的星球模型,“以你的出生地「克拉则」为例,大多数生命星球都已经度过了原始状态的漫长演化阶段,所以由外而内的反应占据了主导。”

    “在这种情况下,1型的含量远大于2型才是正常的。”

    “而像泽尼亚星这种较为年轻的行星,大多还处于初生演化的阶段,所以会更符合我说的那种情况。”

    “原来如此,”弗雷格了然地点了点头,“诺雅老师真是博学!”

    “别溜须拍马了,”诺雅恢复了远来的那副冷淡面孔,“这些都是考点,我随时会choucha。”

    “放心吧,我肯定不会忘记的。”

    就在这时,屏幕上突然亮起了一行提示:

    【行为模式规划完毕,即将开始作业】

    “要开始了吗……”

    二人的目光立刻转向屏幕,弗雷格更是紧张到将手揣进了衣服兜里。

    “我们是不是应该让阿姆罗迪亚号再靠近一些?”弗雷格转头看向诺雅,“就算它的开采效率很高,但35,000单位的矿石搬运起来也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吧?”

    “我们着陆的位置正好位于H31、H35、T12三个区块之间,”诺雅打了个哈欠,“不需要调整了,你就看着吧。”

    H31是目前那铁桶模样的机器人和禁卫一号的作业区域,H35和T12则是爱美尔家族提供的另外两片区块。

    【处理完毕,当前位于队列A】

    屏幕上再次亮起一行提示,弗雷格顿时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不是说即将开始作业吗?那家伙怎么还停在原地不动啊……

    片刻后,屏幕上铁桶机器人的底部扩展出两条金属履带,而后就这样在矿山上缓慢地移动了起来。

    它所到之处的矿石的确被以一种rou眼可见地速度开掘了,在它经过的地方,逐渐出现一条由碎矿堆积起来的路径,但光是这样可不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委托。

    帕特里克·爱美尔给弗雷格的期限是一个月,到那时他就算不想撤离,行星外的哨港里也会派人来将他请走。

    “不是……就这啊?”

    弗雷格按捺不住心头的焦躁,反观诺雅则依旧一副淡定自若的模样。

    “别急,再往下看。”

    又过了一会儿,弗雷格感觉自己站着都有些腰酸背痛了,屏幕上迟迟未见任何异常的反应,铁桶机器人依旧保持着刚才的速度,有条不紊地开掘底下的矿石。

    “咦?”

    弗雷格以为自己是长时间盯着屏幕所以看花眼了,于是抬手揉了揉眼睛,可当他再次看向屏幕时,却发现镜头里竟然真的出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机器人。

    “这是……”

    “它的正式名字叫做‘蜂巢式自主采矿机器人’,其中包括高精简化内流水线、自主分化功能逻辑模式以及蜂巢思维管理模式等数项机械种文明的高尖端技术。”

    “它的工作逻辑是,先由母体机器人创造主体逻辑网络,并由其自主进行初步开采工作,”诺雅快速地解释道,“获取了足够的原料后,母体内的生产流水线会自动运作,从而产生第一个子体。”

    矿山上的机器人依旧保持着原来的速度有条不紊地开采着,而屏幕前的弗雷格的心情随着第二个机器人的出现瞬间被震惊的情绪所覆盖。

    “第一个子体也同样拥有生产能力,你看,”诺雅指着屏幕上已经分裂成四个的金属机器人,“在之前规划的行为模式中,它已经根据需求设定好了后续分化的步骤。”

    “比如,第一个生产什么类型的,生产多少,后续什么时候再生产其他种类等等。”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