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六章 天道与人道 (第2/3页)
个明白,那问他多要一点钱,可真是要了命啊! 其长子曾孝宗道:“父亲何不向官家说明说此事。” 曾公亮瞧他一眼,“税务司的顶头上司是谁?” “.!” 曾孝宗突然反应过来,税务司的上司不就是皇帝么。 曾公亮越想越心疼,“不过也得跟官家说道说道,皇帝赐赏给大臣,图得不就是恩情么,中间却还要收一道税,这这又是何必。况且这税已经收得够多了,至于连这点赏赐都不放过吗?” 齐楼。 “二位税警慢走。” 东主齐振向两个税警拱手道。 “打扰了!” 两名税警只是微微颔首,便离开了。 他们一走,齐振便急急拆开来,来来回回看得好几遍,不禁就骂道:“这些个税警,真是恨不得将我家的粪桶也给算进去。” 最初免役税出来时,他们这些商人,还是非常支持的,因为可以免除衙前役,但现在算总税,一看税单,满脑都是脏话。 对任何人而言,交税都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 “老爷!” 店内的掌柜突然走出来,低声道:“我听说税务司专门调查有权有势之人,不管是在河中府,还是在京东东路,都有很多小商人偷偷摸摸少交一点,也没有人去抓他们。那些税警可都是要奖金过日子的,他们肯定是专门盯着大鱼。” 齐振听罢,突然斜目打量了下那掌柜的,道:“老刘,我听说税务司最爱收买你们这些管账的人。” “哎呦!老爷,我跟你这么多年,一直都是忠心耿耿,怎么可能出卖老爷你。” “那要是给你一万贯呢?” “一一万贯。” 那掌柜的浑身哆嗦了下。 “就知道你们都信不过。” 齐振怒哼一声,转身离开了。 那掌柜的是一脸委屈,“咱这店都不值一万贯,谁会拿一万贯来收买我,真是好心没好报。” 张家。 两个税警在门前,往里面张望着,又是面面相觑,这神情很是忐忑。 过得一会儿,只见李四走了出来,“二位税警有何事?” 其中一个税警道:“四哥,真是抱歉,咱不知道今儿贵府有喜事,上面又让我们.我们来给贵府送税单,你看这.。” 说着,他哆哆嗦嗦的将一份税单递上,这些税警天不怕地不怕,可就怕张三,到底税务司需要依靠检察院去起诉。 “没事,没事。” 李四接过税单来,又道:“二位先别走,今儿我家三哥双喜临门,上门者,皆有喜钱,喜礼。” “哎呦!这我们不敢,不敢。” 两个税警是一个劲地摆手,但双腿是纹丝不动。 “今儿这喜钱必须得拿,咱三哥高兴。” 很快,李四便招呼一个仆人,拿着两份喜钱洗礼。 “不多,图给喜庆。” “多谢!多谢!” 那两个税警手里掂量着,少说也有一百文,他们只是来送个税单,上别人家还得被骂,上这里还有钱拿,可真是不要太爽。 在昨天下午和傍晚时分,许芷倩和高文茵相继为张斐诞下一子,这令张斐高兴坏了,儿子都是其次,关键是两位夫人都安然无恙。 要知道张斐对于古代接生,是很没有信心的,昨天急得差点都尿裤子,尤其是高文茵生养的时候,足足一个时辰。 真是煎熬。 今天张斐直接拿出一万贯,去京城各寺庙,各道观,他完全不信这些,但昨天他也只能向着神明祈祷,怎么也得还愿。 大家闻此消息,是马上赶来,目前谁都清楚,张斐就是朝中新贵,这关系必须得维护好啊! 此时院内是宾朋满座,热闹非凡。 当然,司马光、王安石二位也是往常一样,是同时出现在张家。 真是一段孽缘。 此时,二人正与许遵、张斐坐在内堂说话。 “二位对张三是恩重如山,这小子能有今日,全凭二位贵人的提携,不如二位给我这两位小外孙取一名。” 许遵向司马光、王安石道。 张斐连连点头道:“是呀!二位大学士也知道我的文化,基本也就是张三的水平。” 司马光呵呵一笑,“你知道你还不长进?” “没这天赋。” “我看你是没这勤奋。” “这是我为数不多赞成他的。” 王安石呵呵道。 司马光瞪他一眼,又向许遵道:“有仲途在,哪里轮到我们来取名。” 许遵忙道:“我这是有私心的,就想我这两位宝贝外孙,能够沾沾二位的贵气,愿二位能不吝赐名啊!” “行。” 王安石可没有司马光那么磨蹭,稍一沉吟,便道:“这大郎就叫做张兴,如何?” 张斐一听,心道,草!你这也太随意了吧,张兴跟张三有区别吗?我也能取啊!不禁问道:“王学士,这里面有何讲究吗?” 王安石道:“令郎生于国家兴盛之际,单名一个兴,那是再贴切不过了。” 许遵呵呵笑道:“好好好!兴,兴,好一个兴啊!真是大道至简。” 兴?新?张斐顿时反应过来,你还真会取名,点头道:“好,就叫张兴。” 说罢,张斐又看向司马光。 司马光哪里听不出王安石这弦外之音,而且王安石还强调大郎,那他只能给二郎取名,是要压他一头,他捋了捋胡须,“二郎不如就唤作补之?” 张补之?你这这又太拗口了吧?你两个是成心在玩我吧。张斐都有些晕。 司马光道:“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这世上之事,最难莫过于损之余者,补之不足者。乃因人之道,是损不足以奉有余。” 说到这里,他余光瞧了眼王安石。 这番话,张斐是知道的,出自道德经,也正是因为这句话,使得他非常敬佩老子,那时候就能说出这一句话,简直不可思议。 自然的规律,就如张弓射箭,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 真是言简意赅,吊翻天的存在,在张斐看来,真是胜过世间一切哲理,因为这一点几千年下来,古今中外,是从未变过。 而老子对于圣人的看法,就是要以天之道治国。 幸亏这句话没有成为圣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