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七十一章 势不可挡 (第4/4页)
张斐又发出第三篇,确实不能怪地主,要怪就怪三司,皇帝都已经批准再发一批税币救助商人,毕竟商人贡献商税,朝廷也不能放任不管,可为什么三司迟迟不发,据说某位三司官员还在逛青楼,清闲得很啊。 有人带头起风,这地主和商人立刻达成和解,将矛盾直指三司。 都怪三司。 三司。 “王相公,下官如今终于知道,为什么王相公会拿着自己的文章,让张三来把关。” 被骂惨了的薛向,此时却是无比开心。 骂得好! 骂得对! 他不知道,原来还能这么宣传的。 王安石叹道:“关于宣传这方面,其实我也较劲过,但事实证明,就是十个王安石也不是一个张三的对手啊!你赶紧去准备吧!” 立法会。 富弼、文彦博他们这一群老人加上苏轼和范纯仁两个年轻人坐在院里晒太阳,看报纸。 文彦博将报纸一合,直摇头道:“这张三不当珥笔,当个骗子,也不愁混不到饭吃啊!” 吕公著呵呵笑道:“以前谁要提发纸币,人人都是嗤之以鼻,甚至于怒骂,可这三篇文章下来,人人都认为朝廷发行纸币,是在救助他们。呵呵,这真是不服不行啊!” 苏轼嗤之以鼻道:“这也不算很高深的计谋,一眼就能够看出张三的诡计,为什么这么多人信,真是令人不解。” 一旁的司马光笑道:“苏子瞻,你切莫这么说,你去写几篇文章,看能不能扭转这舆论。” 苏轼立刻道:“君实相公可莫要激我,我不是没得写,而是怕耽误朝廷的大计。” 司马光呵呵道:“你写,出事我担着。” 苏轼道:“一言为定。” 富弼稍显责怪地瞧了眼司马光,又道:“事已至此,你们就别节外生枝。” 司马光只是笑了笑。 别得方面,他还会担心,但是在这方面,他完全不担忧,他和王安石都干不过,还就不信苏轼能够干得过。 范纯仁突然道:“富公,张三的这三篇文字,对于纸币的危害那是只字不提,这与骗人何异,我与子瞻留在这里,就是为了这纸币,我觉得有必要提醒众人,纸币对国家和百姓的危害。” 文彦博点点头道:“纯仁所言甚是有理,如果只是指出纸币之害,也不算是破坏朝廷的政策。” 富弼叹道:“随便你们吧。” 苏轼不禁暗喜。 他不服张三久矣,立刻就写了一篇《论纸币》发表在报刊上。 不得不说,这厮的见解真是言简意赅,文章也得非常漂亮华丽,短短百余字,就道出纸币的害处。 不但道出对百姓的危害,而且还道出对国家的危害,也就是容易发生挤兑风险。 到时国家将会面临信誉破产和财政破产的残酷抉择。 此文章一发,顿时引发巨大的热议,也赢得很多读书人的支持。 张家。 “你跟苏子瞻有过节吗?” 许遵问道。 张斐道:“没有啊!” 许遵道:“那他为何要写这篇文章?” 张斐讪讪道:“我也不大清楚,或许是他真的担忧着纸币吧?” 许遵皱眉道:“那你打算如何应对?” 旁边的许芷倩道:“这回苏先生可真是有些不自量力,在这方面,还没有谁能赢过张三的。” 张斐笑道:“我才不会跟他去凑这热闹,他光说不练是没有用的,我已经让李四去一趟马家,让马家在利息方面,稍稍抬高钱币价格,只要钱荒加剧,说得再对也没有用。” 正说着,王安石突然兴致匆匆跑来。 “仲途也在家啊!” “王相公有何事?”许遵好奇道。 王安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你们可有看过苏轼的文章?” 许遵点点头道:“我们方才还在讨论此事。” 王安石立刻拿出一篇文章来,“我这也写了一篇,来反驳他。” 张斐道:“王学士,咱们不需要理会他,只要稍稍抬高钱币的价格,就能够让他的文章被忽略掉。” 王安石道:“可不行,他这分明就是挑衅,咱们必须回击,否则的话,显得咱们底气不足。” 他气恼苏轼已久,这回非得给他一点教训。 张斐无奈接过来一看,“王学士虽然反驳的有理有据,但如果是要针对苏检察长,这力度还不够,打不到他的痛处。” 这力度还不够?王安石虚心请教道:“你有何高策?” 张斐道:“苏子由在陕西平步青云,享誉西北,而相比起来,苏先生就稍微差一点,但是河中府是最早大规模发盐钞的,而苏子由选择的应对之策,是履行检察院的职责,捍卫百姓的权益,因为他知道纸币有利有弊,而这就是兄弟二人的差距。 这就是如果真想伤害苏先生的话!” 王安石听得毛骨悚然,“你这一招可真够狠.精妙,很精妙,就这么写,咱们这回非得好好气他一番,那厮嘴上从不饶人,这回可得好好教训他一番” 许遵和许芷倩悄默默瞪了张斐一眼,你这也太毒了一点,人家苏轼好歹也据理以争,你竟然拿苏辙出来说事。 掌握精髓的王安石,是迫不及待,就在张家,很快就写了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一发布,苏轼差点没有气晕过去啊! 首先,文章承认苏轼说得一切弊端,其次,又讲述河中府是如何成功的,从而分析官府应对纸币的办法,如何避免那些弊端。 最后,夸奖苏辙,表示苏辙非常清楚纸币的利弊,盐钞在河中府的成功,苏辙是功不可没,也难怪苏辙能够享誉西北。 只字未提苏轼。 但潜在的意思,兄弟二人同为检察长,面对同一件事,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或许这就是青楼检察院的原因吧。 立法会。 富弼、文彦博还都有些同情苏轼,这文章写得确实够毒,直接打到苏轼的死xue上面。 苏轼也不好去反驳,因为挡在前面的可是苏辙啊! 苏辙虽然在跟他的来信中,表达对纸币的担忧,但在河中府,并没有坚决反对盐钞,只是对盐钞斤斤计较,一点疏漏,他都会找上门,要求官府整改。 唯独司马光还在落井下石,“唉这张三也真是卑鄙,竟然拿子由说事,胜之不武啊!” 他这一说,大家都笑了。 因为苏轼出了名的嘴毒,就爱讽刺他人,司马光就经常被他讽刺,这必须落井下石。 苏轼嘴硬道:“我说得纸币,他说得是我,实乃本末倒置,算不得他赢。” 吕公著笑道:“你那篇文章一写,马家就立刻抬高钱币的价值,如今拿钱币去买家还利息,就是比拿绢布要便宜的多,这导致钱币的价值再度上涨,钱荒进一步加剧,现在更多人在呼吁朝廷赶紧发放纸币。” 苏轼顿时抑郁了。 富弼笑道:“子瞻呀!你回输就输在,你没有想到一个更好的办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