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零三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第1/3页)
北宋大法官正文卷第八百零三章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回立***可是不敢再磨蹭,即便有磨蹭王者司马光的加入,在大庭长的指导下,他们很快就拟定出一部动员法。 这部法拟写出来后,富弼、司马光他们是既觉满意,又觉惊讶,因为他们没有想到,这小小一部动员法竟然写了三十多页纸,要是再写下去,都快赶上之前的《宋刑统》。 因为整个过程,都是张斐提问,他们解答,一问一答,越写越多。 这里面包括战时的交通管制条例、粮食管制条例、生产管制条例,以及战时契约条例。 又包括征用、征召、使用、修理、储藏、消费、迁移、转让,等等。 其中最最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契约。 所有的一切,都必须要以契约为凭证,而契约都是规范好的。 假设你要征召民屋,你就必须带着那份强制性契约,去让百姓签字,然后直接征用。 战时契约条例,是不需要遵守契约原则。 没有自由,没有自愿。 但是,你有凭证,凭证上面就包括补偿,你可以拿着去官府要钱。 虽然这实际上就是战争动员法案,但最终取名为《国防动员法案》,这也是考虑到百姓的感受。 因为大多数百姓认为战争跟我没有关系,我只想好好的活着。 这「国防」二字是非常关键,有此二字,就可以解释为我们是保护国家,是保护自己,以此为由,再引用了法制之法理念,阐述为什么国家、君主在最前面,故此这部分法案的抬头,富弼还亲笔写了一段话,阐述整部法案的最终目的。 这就是公检法。 凡事你都得师出有名,不管实际上是什么情况,但是名义上都得以个人权益为主。 也只有这样做,才能体现出公检法的优势,将权益、义务、责任划分的非常清楚,公检法才能够去执行。 为什么以前不这么干? 很简答。 这执行起来是非常复杂,以前根本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 而这就需要皇家警察。 张斐只能让警署铁三角亲自前往,也就是曹栋栋、符世春、马小义。 这三人要是拆开来,那什么都不是,而且肯定会坏事,他们的缺点是非常明显,但是他们三人一旦合体,也未令张斐失望过,曹家的外戚身份,符世春的谋略,马小义的执行力,这简直就是完美搭档。 在这个动员时刻,是必须要跟军方打交道,而曹栋栋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毕竟曹太后还在宫里坐着。 内部管制,就是得以皇家警察为主,军队是不能干预这些事务,就只负责打仗。 ...... 白矾楼。 砰! 「张三,与你做兄弟,可真是我符世春此生最大的错误。」 刚刚从扬州回京的符世春才喝了一杯酒,不禁就拍案而起,怒不可遏地瞪着张斐。 张斐却是一脸无辜道:「小春哥,此话从何说起,我这可都是为了你们好啊!」 「为了...!」 「是呀!小春,张三这也是为咱们着想啊!」 曹栋栋突然言道。 符世春顿时有些懵逼,惊恐地看着曹栋栋,「衙内,他是到底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这哪是为我们好,他简直就是将我们当成牛马在用,这哪里有危险,哪里事多,就让我们去。咱们刚刚才在扬州站稳脚跟,他又让我们去河北。你...你醒醒啊!」 「话可不能这么说。」 曹栋栋道:「你应该这么想,他是让咱们去建功立业的,咱以前可真 是想都不敢想,我且问你,你以前有想过今儿能当咱大宋总警署的第一主簿么。」 第一主簿?张斐差点没有笑出声来。 符世春差点喷出一口老血来,老子稀罕么。 马小义帮腔道:「哥哥所言甚是有理,这男儿当志在四方,征战沙场,待在扬州有啥意思,俺们现在要是去河北,兴许还能够跟契丹人碰碰,好叫他们知晓,俺们大宋男儿也不尽是懦夫。」 「咳咳!」 张斐道:「小马,说话注意点,你这不尽是懦夫,这个杀伤力有些大。」 「是吗?」 马小义道:「这是俺爹说得。」 张斐道:「那就更不能说了。」 「哦。」 马小义点点头。 曹栋栋哎呀一声,「小春,这机会千载难逢,要不是等你们,我可早就出发了。」 符世春看了眼曹栋栋,又看了眼马小义,然后是生无可恋地坐了下去。 他之所以跟曹栋栋、马小义玩得来,那是因为他们以前都是纨绔子弟,可如今他们全变了。 二比一,他也只能含泪接受。 符世春确实不愿去,因为他家从小就给他灌入躺平,安享荣华富贵的思想,但他还是非常看重这几个兄弟,他知道如果自己不去,可能这一辈子都会良心不安的。 ...... 符世春、马小义一到,三人立刻出发,带着皇家警察得力干将和张斐嘱咐,前往大名府。 不管是从动员,还是从资金的流动来看,宋朝的重心是在哪里? 北方。 契丹人。 而不是西夏。 但诡异的是,现在西夏已经打得是热火朝天,而且还不断传来捷报。 在梁太后软禁李秉常的第一个月内,那兰州守将禹藏花麻是立刻归降大宋,并且将他镇守的兰州也都献于王韶。 这兰州就是西夏东南角的一个突出部,南临河州,东临熙州,是被渗透最为严重的一个州,也是走私商人的大本营所在,兰州的归降是非常轻松的。 而与此同时,北线的银州、龙州、盐州、等一些与大宋交接城镇,也都相继归降宋朝。 这些州说是归降,但其实是宋军主力与西夏商人、寨主,里应外合给打下来的,只是说没有废多大的劲,这也是因为之前大量的渗透,导致许多人都与宋朝绑定。 当这些捷报传到东京汴梁,君臣们又开始新一轮的纠结,这真是天胡开局,是不是要抓住这个机会。 要知道目前进入西夏境内的宋军主力,只有不到八万,这可是整条战线。 是不是要加注,一举消灭西夏。 然而,王韶的来信,又令宋朝君臣压制住内心的躁动。 王韶在信中认为,拿下这些州县,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他们到底没有歼灭西夏的主力,而这些地盘早就是囊中之物。 如今整个西夏国内还有四五十万大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