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五三章 圣皇之位,天下大同 (第2/2页)
:”洛京黎阳书院为国学院,改各州郡县的黎阳书院为州学院,郡学院,县学院,取消入学者为孤儿的限制,任何适龄孩童皆可免费入学,由国家统一教导培养。” 周博远一听,顿时明白,这是秦翌在打压黎阳派呢。 毕竟,因为封瑜和他的关系,黎阳派的人占据要职,可以说整个朝堂都是他们黎阳派的人说了算。 虽然说,黎阳派走的文官路线,更是出了名的保皇派。 只忠于皇帝,但是,在失去世家的制约后,秦翌怎么可能让黎阳派一家独大? 干脆直接废除黎阳书院,让黎阳派直接消失。 和世家一样,改私为公,彻底消除隐患。 这个方法可行吗? 唯名与器,不可假人。 没了黎阳书院这个名头,他们黎阳派自然也就散了,根据地理位置出身学院的不同,分散成各个派系,就算他们这一代暂时关系亲密,但是时间一久,黎阳派自然也就完全消失了。 这一手阳谋,真是高啊。 秦翌不愧是玩阳谋的高手。 周博远看了六部尚书一眼,他们也彼此对视一眼,秦翌用的阳谋,根本没有任何隐瞒,他们自然也猜出来了,不过,他们并没有任何不满,反而眼中满是欣喜。 毕竟,以他们威望和地位,大概率会好建立自己的派系。 哪怕自己的派系再小,那也是自己做主啊。 能自己做主,谁愿意依附别人呢? 秦翌看着百官之间的气氛的变化,微微一笑,接着宣布道:“消除举荐制,统一改为考学制,所有官员皆通过考试录取,任何人都可以参加。” 周博远听到这里,愣了一下。 原来,各级学院的建立,不仅是为了瓦解一家独大的黎阳派,还是为了统一选官制。 周博远这才反应过来,之前秦翌说的学院放开入学限制,原来用意在这里。 秦翌这是要从根上一改吏治的隐患啊。 秦翌接着公布道:“取消吏,全部改为官,分设八、九品官,各品又分上中下三级,共二十七个等级,统一为九品官制。” 周博远直接惊呆住了。 取消吏,全部入品为官,虽然只是八九品的小官,但是,那也是官啊。 这,这,以后官吏不分,这官的威严何在。 而且,这么一改,官员的人数,岂不是膨胀了十倍不止? 这官员一多,岂不是就不金贵了? 突然,周博远想通了什么,深深的看了秦翌一眼。 秦导,这是在下一盘大棋啊。 秦翌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官员不再像之前那么金贵。 人人如龙,天下大同。 这大同里,也包括了官员啊。 周博远收敛心神,接着听秦翌宣布道:“取消王公贵族,取消皇族特权,自今日起,取消爵位制度,取消奴仆制度,天下人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黎民百姓,身份上不再有贵贱之分。” 取消了爵位制和奴仆制,天下的人身份都是黎民百姓,不再有区分! 天下大同。 秦翌他这是在用实际行动,从制度上初步完成了天下大同啊。 周博远被秦翌的这一系列制度的改革,震惊的无以复加。 他猜到秦翌若是为帝,行事会更加激进,但是,没想到,竟然激进到这种程度,才刚登基,就修改了一系统制度,将世家废了,将他们黎阳派打散了,统一了官员的录取制度,取消了爵位制度和奴仆制度,从身份上实现了平等。 秦翌这一步,是不是太大了? 他不怕玩崩吗? 周博远突然反应过来。 秦翌不仅是皇帝,还是大景的开国大帝,更是天下第一高手,是笼罩整个中原的风水大阵的主阵之人,是天下第一宗门混元宗的宗主,天下宗门的祖师爷,黎民百姓中威望最高的人。 以秦翌的实力和势力以及威慑力,秦翌只要政策是利民的,还真的没有人敢反对。 但是,要是换一个皇帝,哪怕是开国大帝,估计也不敢步子迈的这么大。 封瑜就更不可能了。 他只是夺爵降品,就被推翻,甚至死了。 要是像颁布秦翌这样激进的政策,只怕政策公布的那一刻,就是身死之时。 随着这些政策的颁布,随着这些制度的重新厘定,随着理想中的大同世界更近一步,以周博远为首的黎阳书院出身的以实现大同世界为理想的一众官员,身体俱是一震,之前因为降品改乾换代而产生的反噬,瞬间消失,武道意志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之前很多人的瓶颈,消失不见,只要突破,就可以成功。 百官个个面色通红,激动万分的山呼道:“陛下英明,圣皇万岁。” 周博远看向秦翌目光,犹如犹如看待当世圣贤。 这一系列的阳谋,环环相扣,真是绝了。 之前官员的人数增加,国库的负担加重,再加上国学院的普及……国库堪忧啊。 不过,随着取消王公贵族,节省了大量的国库开支,再加上随着时间的推移,风水大阵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原的灵气浓度越高,短时间内是不会出问题的。 不也,凡事有利有弊。 这一系列制度的最大的弊端,就是随着官员的增加,爵位的取消,臣权必然大增,没有王公贵族的守护,皇帝的势单力孤,这会直接威胁到君权的。 以前的皇帝不知道吏的坏处吗?但是,为何他们不改呢? 以前的皇帝不知道王公贵族的危害吗?为何不取消呢? 不就是担心臣权过重,会威胁到君权吗? 不过,秦翌担心臣权会威胁到君权吗? 呵呵…… 秦翌会担心臣权威胁君权吗? 周博远摇头失笑道。 怎么可能? 秦翌怎么可能会担心? 至于未来的皇帝是否担心,就不是周博远需要考虑的了。 毕竟,他只认秦翌,不认其它人。 秦翌感知到周博远和百官的变化,满意的点了点头。 周博远归心,百官拜服,这下,他又可以当一个甩手掌柜了。 至于后来皇帝的事,呵呵,他一个长生者,有必要考虑那些吗? 而且,就算真的到了需要考虑的时候,估计当时的情境也和现在大不相同了。 有些事,也可以水到渠成的完成了。 秦翌最大的收获是统一验证了自己的猜测,圣皇之位终于凝结而出,完成了中原的统一,他终于可以按他的想法,改造整个天下了。 “国家大义和私人利益相结合,才能长久。” 通过损失肥公来实现国家大义,有违人性,是不可取的。 “气运之道,只是其中之一,后面,还有……” 不过,不急,慢慢来,身为长生者,他有的是时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