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一五章 治水之功 (第1/2页)
“世人多愚钝,修行多为追求奇异,神通。” “而真修行,必须首先发心。” 其余诸多比丘、法师、居士,连忙洗耳恭听。 “第一发心,乃是发出离心,出离心便是:恩怨情仇,争名夺利,神通法术,世界一切,皆为虚幻,下定决心,只为脱出。” “其中最大误解,便是将出离心和自杀相提并论,其实二者不同。自杀之人多觉得自己过得不好,若是换一个好的环境,多半不会自杀。这便是还未看透。” “自杀的人只是想重开一世,由此堕入轮回之苦。” “而修行者真正的出离心,乃是看透了世界本质。我曾超脱数个世界,纵观历史,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若是再看仔细,却全是吃人。” “多半世界,无非是无意义,恶心人,人吃人……” 众神便发出叹息。 阿离难再道: “修行者第二个发心,是发菩提心。所谓的菩提心,不仅要自身超脱,还要助人超脱。” “许多人执迷不悟,忍不住一点、一时之甜头,沉溺于虚幻世界,那该如何” “在此,便是不同的修行流派的区别所在。” “多数修行流派,先度己再度人。自然也有北传佛教这般广为宣传。” ”但是北传佛教这般又生新的问题,为广为宣传便要深入红尘,然则混入红尘,没有广度红尘反而被红尘度了,反而把出离心丢了,成了广招信众,贪求名闻利养之宗教,着实可惜。” 众神再叹。 阿离难所说北传佛教,原本也发自西天教,不过后来独立出去,在世俗间也建立教派,影响甚广……然则教主沉迷于为佛做尊,便是又沦入红尘。 “若流派无菩提心,只专注自己的解脱,那么这个流派很快便会因为无传承而断绝。” “故此我们西天教,要度有缘人。” 众神由此称善。 再听阿离难道: “第三发心便是空性心。也便是明心见性,见到空性,乃是解脱基础。” “超脱极为不易。世界如是人为设计,制造了虚假的身心幻觉,利用感情、恩怨、名利、知识……诸如此类,故意令人沉迷其中。” “更有甚者,还有“轮回——擦除”之制,保证堕入轮回之人每次重活都会忘却前尘往事,无法积累经验教训。” “世人不知道这些机制、法则的利害,觉得自身可以把持得住,只是游戏红尘而已。还有些人口气甚大,自认可以将游戏红尘当作磨炼的工具。” “实则这些人入红尘多半转个几圈便彻底沉迷,从此不是游戏红尘,而是沉沦其中。” “再看红日之神,有明心见性之能,故此不受那处世界迷惑,跳在高处,看旁人迷惑其中,唯他独醒。” “然红日之神神通虽广大,其心态却颇为狡黠:看人沉沦苦海为乐,以捉弄他人命运为趣。” “乃是无有菩提心,故此需要度之。” 众修士闻言顿时大赞。 正这时,神国洞天世界之内,情势已极为险恶。 苦海上涨,离天穹仅余一线。 洞天少君所率诸神、龙比丘,缩成一堆,苦苦支撑。 世界之外竖眼,神光一边护住落入苦海之神灵,一边追踪丁牛,免得被他得势脱去。 龙比丘看向落入苦海之生灵,心生悲悯:“一世生灵,尽入苦海,红日之神,你于心何忍” 洞天少君则冷然: “红日之神,你令一界沉沦,罪恶滔天,我必将你绳之以法。” 天外竖眼亦是紧盯着他: “红日之神,有吾看着,你在劫难逃。” “何谓沉沦谁不在苦海我为何要逃”丁牛却大笑:“莫非你们的世界,在苦海之外” “……” “是了,世间之苦,有微苦、巨苦,还混有一些微甜,你们所在的世界,尽取其甜了,不是么” “这样的话,总得平衡一下,令你们也尝尝什么是真正的苦。” “你们不入苦海,谁入苦海” 扑通一声,丁牛主动沉入苦海,苦海之水猛涨,瞬间淹没整个神国洞天。 “而我,便是苦海。” “……” 轰! 猛烈的震荡,苦海之水不仅瞬间填满整个神国世界,同时开始向外界蔓延。 “此处沦陷了,再不可守!” “……快退!快退!” 洞天少君等神,连忙报团脱离洞天,回头看去,那处洞天早已满溢,苦水不断流出。 苦水不往人间流,反向天庭上界、西极秘境,各处福地渗透。 苦气袅袅,将各处仙气、灵气污染。 仙仆乱叫,佛童狂奔: “灵草干枯,灵花枯萎!” “不好了!大事不妙!” “……” 各处仙山福地,也是纷纷来天庭告状。 “吾等老老实实在家中苦修,不料不出门却遭这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