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拜师 (第1/2页)
恒光商号的期权回购案终于结束,最后陈掌柜拿着账目和方华一对账,扣除给恒光的佣金,包括上次长期期权的定金,国盈一共收到定金40200两。 方博谦看到陈掌柜拿到来的账单,脸上都已经乐出了皱纹,皱纹深的都可以夹死蚊子。 方县令一吐晦气,立刻让人把衙门所有的债主请来,他大笔一挥,一下子把衙门这些年积攒的债务和利息全部还清,最后还留存了六千多两。 至于最后这笔留存留存的银子怎么个分配,方华就不知道,反正他们方家一下子多出了许多丫鬟婆子长随。 刘mama引着九个出落水灵的女孩来到后院,让他们站成一排,听大公子训话。 “训什么话?搞的跟个传销似的。”方华看着满园的莺莺燕燕,不满的说道。 “华哥儿,怎么也得说两句,不然这些个小蹄子容易没规矩。”刘mama附在方华的耳边提醒道。 方华的眼珠子转了好几圈,怎么也没想起大户人家是怎么训练下人的,忽然,他灵机一动,略带神秘的问道:“刘mama,她们的名字起了吗?” “还没呢,怎么了?”刘mama不解的问道。 方华面上一阵得意,“那好,这名字就我来取了,怎么训练下人那是你们的事。” 说完他也不等刘mama回话,直接指着头排一个长腿细腰的女孩说道:“以后你就叫金泰妍。” 女孩很规矩的敛衽行礼,“谢谢公子赐名。” 又指着一个媚眼娇美的女孩说道:“你叫李顺圭。” 然后就是,黄美英、金孝渊、权俞利、崔秀英、林允儿、徐珠贤、郑秀妍。 灵儿在方华耳边小声提醒道:“公子,庆余堂林大夫的女儿也叫允儿。” 倒把她给忘了。方华看着中间那个大长腿、顶着一张小小鹅蛋脸、说话带着娃娃音的女孩说道: “行,那你就叫林志玲好了。” ...... 训练少女时代们的事情告一段落,方家又迎来了一件大事。 方征明的拜师宴要开始了。 本来汤显祖的意思是简简单单办个家宴就可以了,但架不住方博谦太过热情,除金陵城满城清贵不算,另几乎把一个国子监的夫子博士都给请来了。 方博谦打的主意很简单,他要乘着这个机会跟这些国子监的老师们好好拉拉关系,最好能保证自己的儿子能顺利通过科考。 其实这是方华给他出的主意,小老弟毕竟在国子监上学,这叫近水楼台先得月。 能决定他未来命运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应天学政,一个是未来应天乡试的主考官。 应天学政决定这科考的名次,可惜他现在人在各地组织考试,想捞月也捞不上。 乡试主考官决定着秋闱的成败,问题是方华并不记得万历十九年这年的乡试主考官是谁,他只是知道应天府每届乡试主考官基本都由南京国子监祭酒担当。 但是刚刚得到消息,本任国子监祭酒张位得到申阁老推荐,即将奔赴北京入阁做大学士,未来的国子监祭酒是谁还未可知,但左不过是让这些司业、监丞、典簿等国子监下属官接任。 所以广洒网才能多捞鱼,既然我不记得在哪片水草地下有鱼,那就在每片水草地下都下了鱼篓,反正现在方老爷有的是钱。 到正式拜师这一天,方府张灯结彩,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一溜摆了几百个大红灯笼,府里摆不了的,就全拉到大街上,足摆满了一条衙前街。 除了灯笼还不算,方博谦差人请了一班昆曲班子,全副执事,八对纱灯,已经敲敲打打起来,靡靡之音让人魂牵梦绕。 不知情的小老百姓在衙门门口探头探脑,以为是县尊大人的公子今天娶媳妇呢。 县衙前院满堂宾客坐满,正堂内已经摆好了孔子香案、铺红毯舞台,舞台略微向宾客席倾斜,香案上物品到位,水果,点心,香炉,三炷香摆放于香炉前。 赞礼计算着吉时已到,走向舞台中央向众宾客行礼,并唱曰:请长者入席。 方博谦一身儒服,峨冠博带,走了出来,其后跟着一个侍者,侍者捧托盘上置束脩六礼:rou干、芹菜、龙眼干、莲子、红枣、红豆。 方博谦步至舞台中央,向孔子像行正规揖礼,后向众宾客行小礼。礼成,居孔子像左侧入座。 赞礼又唱:请弟子入席。 方征明一身蓝色襕衫,行貌儒雅,行至孔子像前,正规揖礼后,立在一侧。 赞礼又唱:请师者入席。 着汉服师者汤显祖行至舞台中心,将香案上三炷香插上香炉,依旧像孔子像行揖礼,然后与孔子像右侧入座。 赞礼又唱:请弟子长者呈上拜师贴并敬上束脩之礼。 方博谦起身,将手里的拜师贴并束脩递给汤显祖,汤显祖接过,方博谦行揖礼。汤显祖起身,向方博谦行小礼。 赞礼又唱:请弟子向儒门先圣行大礼。 方征明一脸肃穆于孔子像前跪坐。 “一叩首,华夏文明,德牟天地。” “二叩首,先圣师道,功过今古。” “三叩首,格物致知修齐治和。” “起。”方征明起身位置未动。 赞礼又唱:请师者行礼。 汤显祖的回礼是龙眼干、芹菜和葱。完毕后汤显祖回位。 赞礼又唱:请弟子向师者行大礼。 方征明面向右前方,走至汤显祖面前,行拜礼。 “一拜曰:师道尊崇立仁立德。” “二拜曰:传学授业教化解惑。” “三拜曰:感念恩师天地为鉴。” “恭立。” 礼罢,赞礼又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