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九十章 司簡 (第1/2页)
,贫道应个劫 巫溪刚走不久,刘樵正在房中静坐思考,盘算着该如何把古尸弄出来。 门外忽然伸出个盘着头发的脑袋,面颊稚嫩,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扑闪扑闪的看着他。 “谁在外面啊,进来吧…”刘樵背对门外盘坐,却有所感,头也不转的说道。 那身影闻言,脚步轻轻的走进来,一直走到刘樵身边,却不说话,似乎是怕打扰到他。 但还是略有“叮咚”环珮碰撞之声轻响。 一股微微的幽香传来,不是脂粉气,像是如兰花,似麝香,淡淡的,并不浓郁。 “女人”刘樵心下疑惑。 便转过身看去,却是一个戴银环珮饰花头巾的姑娘,细柳眉梢,乌溜溜澄澈眼睛正瞪着自己。 身穿缠绣鸡头龙袖衣,打扮得花花绿绿,双耳坠银环,手脚小银镯,走路“叮咚”清脆响声。 刘樵细细打量一阵,惊讶道:“你是…阿箐” “贵人是在修炼巫法么”阿箐点点头,好奇的看着刘樵道。 刘樵也点点头,看着面前这个似苗人贵族打扮,唇红齿白,清秀可人的小姑娘。 与之前满脸油彩,披散头发,身着鹿皮裙的野人,着实联系不起来。 望着阿箐眼中的好奇之色,刘樵笑问道:“你师父有教过你巫法么?” 阿箐点点头,又摇摇头道:“教了…但…我没学…会” 依旧是生涩的中原语言,还略带极重的南疆方言。 刘樵也听得泼为困难,好在阿箐连说带比划,勉强也能搞懂意思。 “你想知道中原的道术嘛?”刘樵笑道。 “道术”阿箐有些疑惑。 “额…也就是中原的巫法…” “想!”阿箐眼睛一亮,满眼星星的看着刘樵,小脑袋点个不停。 刘樵笑得更开心了,如同拐骗未成年的坏叔叔,笑咪咪道:“我给你看中原的巫法,你给我讲讲你们的巫法,好么?” 阿箐有些犹豫道:“师父不许…” “没事,我不说出去,他就不会知道的。”刘樵循循善诱道。 阿箐:“……” 约莫一个时辰之后… 阿箐手里攥着一张符纸,脸上略带羞涩的跑出院外,一路东张西望,小心翼翼,生怕别人看见一样。 …… 屋中,刘樵面无表情的趺坐在竹榻上,看着手上的银镯子,有些懵逼。 别误会,孤男寡女…哦不,方才并没有发生什么事。 大概过程就是刘樵施展神符召将,变了一个威风凛凛的天将,又挥之即去,看得阿箐满眼星星。 阿箐则讲述了一些她所知道的苗疆道术,以及一些传说这些。 最后刘樵送给了阿箐一张召将符,算是送她个护身的小玩意儿。 只要心里默念“刘仙人快快显灵”就能籍此显化神将一员,不说多大威能,但稍微抵挡一些虎豹豺狼,或是鬼怪侵害还是可以的。 其实是刘樵的一点黄庭灵光,硃书于符中,效果跟请神差不多,只能用一次。 阿箐却有些扭捏的接过符纸,脸红到耳根,不由分说,也解下脚腕上一个银镯也塞到刘樵手里。 刘樵正一脸懵然时,阿箐只是羞涩的瞟了他一眼,似乎想把他的面貌深深记在心底,随即便飞速到跑出门外,好似遇上豺狼猛虎一般。 “这什么情况,送张符而已,不至于吧!”刘樵满心不解。 把玩着尚有余温的银镯,上面略有镂空雕刻,已被磨得圆滑光亮,似乎是从小戴上的。 搞不明白,就懒得再想,摇摇头思索道:“听这小妮子所说的三苗之法,貌似与前世听闻的蛊术略有相似。” 上古之时,蚩尤手下有三异人,当时蚩尤每次征战,死伤无数勇士,正满心忧愁的时候。 这三位异士称:“以素白为幡召魂,以首阳铜为灵,摄魄,能驱亡者归乡。” 受到蚩尤的赏识,于是封此三人为祭师,命他们负责送亡者回乡。 此三人果然有异术,不管死多少人,素白幡一杨,死者便能站起,铜铃一摇,亡人如军阵一般,自己走回部落安葬。 这三者除了能cao作尸体,还各有本事。 一曰巫彭,善为作医,能治疗受伤的将士,还能炼不老神药。 一曰巫咸,善占星术,能卜吉凶,鼓舞士气。 还有一者,最为神奇,称作巫奭,就是三苗法的祖先之一。 传闻巫奭是神人生夷的手下军师,能下诅咒术,炼出各种神异的毒虫。 生夷每次率部众出战,都要带着巫奭所炼的毒虫,在征战中所向披靡。 所以三苗人奉生夷为始祖,以巫奭为第一代法祖,后代的继承者,也自称巫奭,久而久之,又叫巫师。 而巫奭便坐化于司簡洞天,司簡洞炼气士,包括下属四十二寨的巫法,都传承自巫奭。 根据阿箐口中为数不多的消息,刘樵能大略猜测,司簡洞的道术,更倾向于用毒和治病,以及诅咒术和cao作亡灵一类。 “与其坐等,不如去他们所谓的圣山看看…”刘樵打定主意,便存思自己身形神态,用一点灵光,道声:“变!” “扑嗖嗖”一团云烟腾起,住床上又出现一个刘樵,衣装神色一模一样,眼珠灵动,开口道:“早去早回…” 却是十将灵光变化,这次用的心窍神,心窍神最为机警,又善模仿。 刘樵也道:“顷刻即返!” 言罢,巽口茶水,真身即借水遁,化作幽光一条,自窗外飞出。 “自己与自己说话,也挺有趣…”遁光中的刘樵暗笑道。 其实灵光亦是刘樵身中所出,虽然有自己的微末思维,但还算心灵相通,二者对话,还真就如同自言自语。 一路借水遁隐蔽空中,在寨中转了两圈,便朝着阿箐所指的圣山方向飞去。 圣山,即百蛮山,中原称其为盖竹山福地,司簡洞天。 离者寨子约莫有二三百里,对于道术中人来说,不过咫尺之间,只是遁光一闪,便已到盖竹山外。 盖竹山并不大,只是高,且满山生一种指头粗,根节有刺的竹子,这种刺竹纵然生长十余年,亦只有二三尺高。 方圆约莫数十里的样子,一条竹林小路,从山脚延伸上顶,顶上有一片建筑群,皆用大青石堆砌,好似原始石屋。 沿路曲折的山道上,正有不少三苗打扮的人,或老或幼,或男或女上山,一步一叩首,似朝圣一般。 刘樵纵遁光掠上山顶,朝那些石屋所去,水遁幽光好似与湛蓝天际融为一体,悄无声息,百丈之下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