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 皇子大婚(下)  (第1/2页)
    平武十四年八月初六,当今皇帝第三子陈景逸以代王身份迎娶徐太尉长女徐雁秋为代王妃,那迎亲的场景自然是风光无限。    陈景逸的迎亲队伍显示着皇家威仪,陈景逸身着蟒袍,胸前系着大大的红色胸花,骑着头上也带着红花的高头大马前去徐府迎亲。    沈逾云跟胡嘉则一左一右骑着马跟在后面,陈景逸还给他们一人配了一把剑,说这样看上去更有气势,虽然沈逾云并不会用剑,但最终并没有拒绝。    迎亲路上街边的百姓都出来庆贺,陈景逸也十分客气的在马上对着百姓抱拳感谢,他还看到了那日在万书楼诗会上大放异彩的杨清,身穿白衫的杨清看到了马上的陈景逸,自然也就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微笑着祝贺,没有太多懊悔的情绪。    但京城中有些之前就认识陈景逸的才子们却觉得十分后悔,没早些知道他是当今的三皇子。    长长的迎亲队伍来到徐府门口,徐府门前的鞭炮就响了起来。    陈景逸下马后对着徐府四周的邻居抱拳说道“诸位,今日我陈景逸来迎娶徐家长女徐雁秋为王妃,从今以后亲为一家,此情天地可鉴,京城百姓为证。”    “好!”四周的百姓很配合的欢呼鼓掌。    “谢谢诸位。”    “新娘子呢?”“是呀,怎么王妃还没出来。”“王妃!王妃!”“吼吼哦哦哦哦~”    徐府外的百姓尽力烘托着氛围,身着便服的太子在不远处看着这边的情况,眼中露出的是羡慕,想起自己大婚那日的场景远没有今日这么热闹,什么都被安排好了,仿佛只是根据规矩走个流程。    看了一会儿迎亲的情景便笑着转身离开了,身为太子自己一会儿还要去代王府祝贺,不能在这耽误太长时间。    这个时候徐雁秋正在闺房开面,开面完成后涂上胭脂,双唇抿一口胭脂花片,被喜娘盖上红盖头,手中拿着牵红,由喜娘跟若夕扶着走出徐府。    徐府的喜娘自然不能直接带着自家小姐出门,还得需要王府的喜娘在徐府门口催上几次,才显得新年对娘家留恋,寓意着不忘娘家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哎哎,快看!王妃出来了!”“哪呢哪呢?”“哎,真出来了!”    新娘从府里出来后,两位喜娘扶着徐雁秋坐进花轿,随后徐府的下人开始一箱一箱的往外搬嫁妆。    街上的百姓谈论道“嚯,王妃的嫁妆可够贵重的,你看,这都多少箱了。”    “是呀,哪像我那时候成亲,我家那口子家里就陪嫁了三床被子。”    “咦,你也不看看你家是什么情况,也不知道你拜的哪路神仙能娶到那么好的老婆。”    “我也没说我婆娘不好,咱就是羡慕一下。”    等嫁妆装好以后,徐家放鞭炮送别,喜娘将茶叶和米粒洒在轿顶驱逐邪气。    “起轿!”    随着一声令起八个轿夫同时用力抬起花轿,锣鼓敲打奏乐在两边开道,接亲队伍一路向着代王府而去。    沈逾云在马背上却有些疑惑,怎么没看到若夕出来?等回过神来队伍已经走出一段距离了。沈逾云只好随着队伍先走,想来若夕也会随着去代王府吧。    接亲回去的路上自然更热闹,中间还有颠轿的活动,本意是为挡煞,因为上面坐的是徐家小姐,所以轿夫们也都没有太过火,只是象征性的颠簸了几下,最主要的原因是王府会在回去的路上撒喜钱,王府一共准备了五十两银子,当然撒出去的大部分是铜钱或者少许碎银,就这么一路撒到王府门前。    王府门前早已铺好地铺红毡,因为新娘下轿鞋子是不能直接沾地的,那样不吉利。    陈景逸来到轿边,用脚轻轻碰两下轿底示意,若夕从轿边扶着徐雁秋出轿。    沈逾云看到若夕竟然在轿子旁边感觉极为惊奇,难道若夕练了什么隐身术不成?可以让自己无法发现?    新娘下轿后不能马上进府,还要与新郎三箭定乾坤。    所谓三箭定乾坤则是由新娘持弓,新郎向三个方向射出三支箭,祈求婚姻长久和对未来生活美满的祝愿。    “第一箭,祈上天之福。”“第二箭,祝天长地久。”“第三箭,愿平安喜乐。”三箭射出徐雁秋将牵红的一头递给陈景逸,由新郎牵着新娘入府,而王府门前正放着一个火盆需要新娘跨过,寓意着过门后的生活红红火火。    之后就是成亲的重要步骤拜天地了,沈逾云这时候也找到了若夕,拉着她来到一个视野好的地方看拜堂。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当然皇帝跟皇后是不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