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神的太阳花园_第十六章 菊与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 菊与刀 (第1/2页)

    “秋山大师……”看着自从尝了一口‘胥楼糕点屋’买来的刺身之后就闭目不动的秋山正夫,岸田会长怀疑对方是否睡着了,小心翼翼的开口喊了一声。

    秋山睁开了眼睛,他当然没有睡着。只是心中有无法言语的震撼。他看了一眼岸田,却没有说话,似乎还久久回味在那余韵之中。

    沉默的场面有些尴尬,岸田轻咳了一声,他有很多问题,也没有太多时间可以浪费。

    由于不知秋山大师此时是什么想法,他仔细的挑选字眼继续道:“这个刺身,请恕我直言,我觉得那位主厨的厨艺恐怕不比您弱多少……”

    “不是刺身,是鱼脍。”秋山终于出声,他打断了岸田的话,“会长也尝过了?”

    岸田点了点头。

    “那你就不该说胡话。我有自知之明,那远不是我能达到的高度。”秋山毫不客气道,对于岸田会长照顾他心情的刻意避讳丝毫不领情。他自知面对这样的鱼脍,他引以为豪的刺身甚至连相提并论的资格都没有。

    “这份鱼脍,你知道我尝出了什么?”

    “什么?”岸田突然有些兴奋,“是食谱吗?这刺身……厄,鱼脍的料理手法您已经学会了?”

    若真是如此那可是大大的好事。

    秋山闻言颇有些泄气,只觉得对牛弹琴之感。但他也知道,岸田雄一郎只是商人而已,不是厨师料理人,他本不该奢望对方能够理解。

    “当厨艺到达一定程度,菜谱本就不是最重要的。不知您在品尝时尝出的是什么味道,我尝到的是一场盛宴。”

    “盛宴?”

    “对,庆功的盛宴。真没想到,有生之年我还能吃到真正的鱼脍。”虽然厨艺被人砍瓜切菜般的碾压,但此刻秋山却不见多少沮丧,反而有些激动,“这片土地上的人原来没有忘记。真可惜,如果早二十年能够遇到的话……”

    被称为寿司之神,秋山从小成长在这环境中,他的家族世代传承这份手艺,父亲、祖父、曾祖父,甚至更能往上推几代,足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日国,百年的时间已经足够久远,足以称一句历史悠久。

    但是放在隔海相望的这片土地,百年,仿佛只是一个品牌稍稍能称为历史的起步而已。任一条街上,都能找到不下一掌之数的‘百年老店’。放眼望去一个个招牌,动辄是光绪年间甚至乾隆年间创立的品牌,让人麻木地觉得,‘百年’这样的称呼也变得廉价了。因为这里真正能算古老的传承,甚至能够用上‘千年’这样可怕的让人窒息的时间刻度。

    其他自诩古老的国家的‘有史以来’,在这里或许只是一个招牌创立的时间。

    刺身是日国自古就流传的餐饮文化,说是国民料理丝毫不为过。但就和抹茶、樱花这些早已打上日国标签的象征一样,其源头都来自于隔海西望的这个古老文明。

    只是,秋山原以为这片土地的人已经完全忘记了那份手艺,过去多年来也从未见过华夏以烹制鱼脍著名的大师。若是早二十年遇见,他还能借此一探那古老的风景,或许还能往前再踏一步,可如今已经七十多岁的他已经没了任何的可能,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岸田会长并不关心这些,只关心他的日料一条街。

    “那,‘胥楼糕点屋’有这样的厨师在,您亲自出手也没办法让他们搬走了吗?”

    秋山看向一脸热切向自己询问是否还有办法的岸田会长,就像看一个‘马鹿’。

    “那是华夏的‘国宝特厨’。”

    “国宝特厨?”岸田下意识的重复道,虽然不是厨师,但作为从事餐饮业多年的他,还是能够理解这个称号的分量,他茫然的眨了眨眼睛,“可是,这里怎么会有国宝特厨?一个四星级的酒楼而已……”

    这样的问题,秋山当然也无法作答。

    “或许是‘隐士’?这个国家不是都有这样的习俗吗,文豪先生(指夏目漱石)的文章中常常有提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他说这是华夏人崇尚的文化,大成就者,对‘权利、义务、道德、礼仪感到腻烦以后,忘掉一切,便有沉睡未醒的功德’(语出《草枕》),或许我们遇到的,也是这样的隐士吧?”

    秋山的猜测丝毫无法让岸田释怀。说什么‘隐士’,自己亲眼所见,那不过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而已。

    国宝特厨不应该都在国宾馆里面吗?哪怕有自己的产业,又怎么会是几家小小的、随处可见的四星酒楼?简直是不讲道理,还有王法吗?

    岸田只觉得今天一天都有些恍惚,好像从下午开始,什么事都不对劲了。

    在这座城打拼了有十年,他多少有些了解,姑苏城近二、三十年来也出过几名特级大师,只在胥城、竹辉这几家名楼而已。可‘故胥十二楼’呢?那只是个初创区区不到二十年的品牌,放在这一亩三分地里勉强算是个‘地头蛇’,可放眼整个餐饮界,无疑是毫不起眼的小角色。

    无论如何也不该和‘国宝大师’这样烹饪界顶端的那几人有丝毫关联才对。

    自己不过是随便挑个村里的小武馆去踢馆,怎么就挑到宫本武藏、织田信长了?世间哪有这样的道理,所谓的‘隐士’就不用讲基本法、不用讲基础逻辑的吗?

    见岸田用视线向自己求助,仿佛这样就能得到自己的否认,哈哈一笑说‘都是玩笑’一般。秋山觉得有些可笑。

    “所以会长,您现在该关心的不该是如何排挤对方,而是对方是否会允许我们这么多日料店开在这条街上才对。”

    仿佛被这句话敲醒,岸田雄一郎慌忙站起了身。

    日暮西垂,华灯初上。

    大运河上来往的船只依然络绎不绝,时而串连着排着长龙拉足马力,不时拉响几声汽笛提醒避让,时而深深吃着水缓缓而过。黄沙、煤炭,各种货物来往于各大港口,一如千年前的隋唐之初。

    “剩下的金枪鱼还能再做五十七份,让后面的客人不用排队了。”

    糕点屋中,孙若涵开口对谢婉蓉说到。

    “五十七份吗?”谢婉蓉愣了一下,看着剩下的大块鱼rou,不知孙若涵是如何精确判断的,不过还是依言去告知后续排队的长龙不用再排队的消息。

    孙若涵的动作很快,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收刀,果然是不多不少五十七份。肖辰从协会的食材库中提过来的蓝鳍金枪鱼已经耗尽。

    十六条鱼,每条都有百斤以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