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69、朝堂风波 (第1/2页)
大明:开局成为锦衣卫正文卷269、朝堂风波奉天殿, 年轻的新皇朱常洛坐于龙椅之上。 而在大殿两侧,一众文武群臣却是争论不休。 关于边境战事的情况,朝廷也收到了军报。 此事太过重大,就算是内阁,也无法轻易决断,只能上朝议事。 “申首辅,您说,此事究竟该如何?” 有人看向最前方闭目不语的申时行,恭敬询问。 但申时行也只是摇了摇头,并不多言。 他是一个聪明人,心里很清楚,如今这朝堂他们说了并不算。 在这朝堂上,一众老臣反而是最沉默的,常年的宦海沉浮,让他们很会明哲保身。 而朝堂上的争论并未停止。 “我觉得如今的当务之急,是派兵前去镇压。” “哼!” “说的容易。” 一位文官老臣站出,冷声道:“如今各处都有战事,京营兵马该前往何处?” “打仗,这钱粮从哪来?” “大同,宣府几地兵马要防备蒙古,如何能够轻易调动。” “依我看,土蛮进犯无疑是需要一些钱财,想要互通马市,暂时答应他的条件即可。” “至于朝鲜,暂时不宜动兵。” “放屁!”一位满脸正气的中年男子顿时怒道:“区区土蛮,如此做,岂不是助长他人气焰!” 开口怒骂之人,是如今的魏国公。 “呵!” “那魏国公您出钱吗?” 整个朝堂上众人争论不休,乱糟糟的一片。 然而,就在这时,殿外忽然响起一道尖锐的太监声音: “武安侯到——” 刷! 整个朝堂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下意识的望向了殿外。 虽然武安侯久不出府,但如今在京中,其威名早已深入人心。 何况,如今武安侯更是辅政大臣,谁都清楚,这个辅政大臣究竟代表着什么。 没多久,一道面容冷酷的身影昂首阔步的走了进来,气度俨然,一身蟒袍更添了几分威严。 “见过侯爷!” “见过侯爷!” 一路走来,有许多官员主动行礼,但也有官员面露不屑。 望着这一幕,坐在龙椅上的新皇神色微怔,扶着膝盖的手,忍不住悄然握住。 作为皇室的子弟,从小接受的教育本就与常人不同。 而人也是会成长的。 今年,朱常洛已经八岁了。 在寻常百姓家中,十三四岁早已嫁人娶妻,所以这个年龄的朱常洛并非是全然不懂。 曾经久居“冷宫”,也让他的心智比常人更早熟一点。 有些事也并非是全然不知的。 此等威势……简直比他这个所谓的天子还足。 但他并没有忘记皇祖母的教导。 朱常洛笑着吩咐道:“来人,赐座!” 其实不用朱常洛吩咐,一旁早有大汉将军替林芒搬来了一把椅子。 林芒一掀披风,在椅子上落座,这才拱手道:“见过陛下!” 一众群臣看着林芒这副随意姿态,顿时目呲欲裂,面色愤怒。 这分明是对天子不敬! 有人想出声呵斥,但很快便被一旁的同伴拉住。 林芒看了眼众人,澹澹道:“消息本侯已经收到了。” “本侯就只一个意思!” 林芒话语一顿,神色骤然一冷,冷冷道:“既然他们敢犯边……” “那就打!” “杀到他们惧怕,杀到他们敬畏!” “让他们知道,侵犯我大明边境,会有什么下场!” 掷地有声的话语在殿内响彻,如洪钟敲响。 大殿为之一静! 整个奉天殿内落针可闻。 在这一瞬间,众人皆感受到了一丝莫名的寒意。 无形的杀伐之气似乎都充斥在殿内。 林芒沉声道:“辽东有李成梁镇守,区区土蛮不足为惧,不过土蛮敢南下,就必须给他们一个教训,调集大同,宣府之兵汇聚辽东兵马,剿灭土蛮。” “至于朝鲜求援一事……”林芒沉吟片刻,看向朱常洛,拱手道:“臣奏请陛下,可命辽东副总兵李如松,与宁夏总兵麻贵领军前往。” “另外,可派福建总兵戚继光镇压沿海倭寇。” 朝鲜一事,终究是要解决的。 一旦真让丰臣秀吉占据朝鲜,威胁可就大了。 如今的朝鲜李氏皇族,是大明的忠实狗腿子,但换了一个人可就不一定了。 一旦朝鲜有变,辽东必将受到威胁,再想夺回,所要付出的代价更大。 关键丰臣秀吉自始至终谋划的就是大明,而非朝鲜。 此战是非打不可。 但很快,便有一人站出,眼中闪过一丝不屑,澹澹道:“武安侯,此事说起来简单,但你可有想过其中的困难?” 开口之人是五军都督府的都督同知,朱庆中,此人亦是成国公一脉。 在朝中,几位国公一直都是比较特殊的。 身份特殊,地位更特殊,他们更像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也掌控着极大的权利。 他们是勋贵中的一份子,更是领头者。 朱庆中看了眼林芒,冷笑道:“如今各地烽烟四起,而京营兵马有限,又该派往何处?” “还有,打仗需要银子,国库能支撑得起吗?” “武安侯可知国库如今有多少银子?” 在他看来,这位武安侯根本就是不知兵事,不过是一个掌握着武力的莽夫罢了。 若是寻常之事,他也不愿意多言,但此事关系到整个大明,又岂容他肆意妄为。 此等战争,又岂是江湖厮杀可比。 锦衣卫屠家灭族,最多不过死伤千人,但一旦轻启战端,死亡人数都是数以万计。 二十万京营兵马分兵各处,完全是杯水车薪。 消耗钱粮更是不计其数,朝廷如何支撑的住。 朱庆中的一番言论,也正是众人心中所想。 只是许多人畏惧武安侯的威势,不敢明着说出来,如今有了朱庆中带头,一下找到了主心骨。 朱庆中看向上方的朱常洛,拱手道:“还请陛下三思,不可轻启战端。” “陛下,如今您初登大宝,不易轻启战事,恐遭非议。” “朝鲜一事,可封那东瀛丰臣秀吉为王,让其与李氏皇族争斗。” “至于土蛮一事,可依武安侯所言,命李成梁抵挡,但也只需驱逐即可。” 认真来讲,朱庆中的提议其实并不错,坐山观虎斗。 但他不知的是,丰臣秀吉所图的并非仅仅是朝鲜一地。 随着朱庆中开口,朝堂上很快便有许多官员齐齐站出,拱手道:“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 这话与其说是说给朱常洛听的,倒不如说是在向林芒展现他们的态度。 看着眼前的一幕,朱常洛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