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四章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大明对外的扩张!  (第1/1页)
    堡宗别闹为国谋者第四百四十四章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大明对外的扩张!广安元年,七月。    骄阳似火。    朱见济本想睡个午觉,却辗转难眠,索性起床,到文华殿坐下,对戴义道:    五月份的时候,白鲤的二胎诞生了。    那一个月,朱见济当爹五次!    去年泰山封禅回京时一路游玩,各种放纵,让白鲤、吕焕、玛依努尔、柳旒、李琴都怀上了龙种,全部在五月出生。    白鲤又生了个儿子,更稳固了后位。    吕焕声了个女儿。    玛依努尔生了个女儿,柳旒生的儿子,却出生就夭折了,李琴生的女子,过了一个月,也夭折了。    当时朱见济雷霆震怒。    还以为有人搞鬼。    认为是白鲤或者吕焕为了保住她们的后宫地位在搞宫斗!    结果彻查后发现真没人搞鬼,就是医疗卫生落后导致的。    无奈的很。    医疗改革的道路任重道远。    连皇家的新生儿存活率都这么低,民间可想而知。    两个儿子还没见过什么世面就这么夭折了,朱见济近期心情极差,但让他辗转难眠的还是今天得到的奏报。    黄河河南郑州段决堤了,导致大涝。    已经死了数万人,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    现在老朱就在乾清殿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黄河这次决堤影响巨大,朱见济原本计划七月出兵安南的事情不得不拖延下来,但安南那边,朱祁镇和黎思诚已经达到了东都大决战!    之前黎思诚全国动员暴兵,本以为能耗死朱祁镇。    但没想到有大明源源不断的军援。    反而耗死了黎思诚。    东都保卫战已经到了最后的决战时刻,现在朱祁镇的大军已经将东都包围,只等一个合适的战机就会发起总攻。    朱见济要去接收安南,现在是最佳时刻。    等金戈集团军进入安南疆域,朱祁镇恰好打完东都保卫战,到时候韩水平就能顺水推舟的让金戈集团军横扫。    然而现在这么一拖……    鬼知道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    因为占城发现朱祁镇很快就要统一安南了,而一个被大明流亡皇帝统治的安南,对占城而言,相比曾经的黎思诚政权,威胁更大。    所以占城不仅开始拖后腿,而且还在朱祁镇的大后方搞事。    只不过朱祁镇无暇他顾。    只能任由占城上蹿下跳。    但朱见济担心啊,毕竟大明给朱祁镇的军援,只够他打下东都,因为朱见济要让金戈集团军去当那只黄雀。    但现在大明被黄河水患拖住,这只黄雀有可能变成占城。    其实问题不大。    占城如果黄雀在后拿下安南,大明再去也能解决,但这样的话,自己没办法左右堡宗这颗棋子,因为朱见济的下一步计划是让堡宗去日本。    日本现在是战国时期,给堡宗两万兵力,配上老式东风步枪……    分分钟统一岛国。    有了安南和日本,大明就有充足的人力去进行各项大工程,而不用担心民夫的伤亡。    日本人?    安南人?    死再多都是合理的!    所以如果堡宗被占城人打败,就有可能盲目逃窜。    如此计划就算了。    想到这朱见济坐不住了,立即起身,对戴义道:    必须去找老朱商讨。    国内黄河    水患的事情,老朱作为一个合格的太上皇,如果他能解决掉黄河决堤带来的后遗症,做好赈灾工作,并安抚住流民,那自己就可以放心去cao作安南的事情。    乾清殿里,气氛凝重。    九卿、七部侍郎、内阁辅臣、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副都御使,五军都督府在京的都督和都督同知、都督佥事。    数十人之多。    朝堂的中枢大臣几乎齐聚,除了老臣于谦、杭昱等人赐座外,其余人都安静的站在列中。    灾情严重。    这一次黄河决堤之宽广,古今罕见。    决堤的地方叫桃花浦,因为遍地都是桃树,春来繁花似锦如花园,所以又叫花园口。    决堤之后,死伤数万人,这还不是问题,关键是有数十万人流离失所,这才是大问题,这数十万人的吃住如果不解决,就有成为下一个荆襄流民。    朱见济到时,众臣已经商讨了一阵。    但朱祁玉还没裁决。    朱见济到时,众臣急忙行礼,朱祁玉也知趣的把御书桌的位置让给儿子,朱见济也没给他见外,一屁股坐下去,开门见山问道:    众臣面面相觑。    这次黄河决堤是极大的自然灾害,至少也要一两年的时间才能抚平伤痕。    陛下却如此着急。    朱见济脸一沉,    群车吓了一跳。    他们忽然就想起了曾经被还是太子的朱见济掌控的恐惧。    朱祁玉咳嗽一声,帮群臣说话,    【鉴于大环境如此,    兵部尚书于谦知道朱见济在担心什么。    起身,行礼,    顿了一下,    户部尚书陈循也出列道:    这就是有钱了的底气!    朱见济松了口气,缓缓的道:    看向朱祁玉。    朱祁玉点头,笑道:    大不了老子天天熬夜。    为了儿子。    为了大明。    我,大明景泰帝,如今的太上皇,豁出去了!    累死也无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