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四章 西域  (第1/1页)
    初唐:开局告诉李二我是穿越者正文卷第三百一十四章西域元亨十二年。    持续了三四年的旱灾,总算似乎是看到了头。    只不过……    虽说关中的干旱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吧。    然而……    这些年无疑是多灾多难之年。    比如说,这一年的婺州,就因为发大水,而溺死了五千人。    另外……    这年七八月份。    大唐长安的百姓,也是多发疟疾。    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的百姓,都不太注意自己周遭的居住环境,所导致的。    为了彻底消灭疟疾。    李承乾也是不得不再次下旨公告天下,这疟疾是蚊子导致的!是蚊子导致的!    同时……    对于一些穷人,也是免费给他们施药。    不过……    这其实也算是一次让他们更深层次地认识到,以后该如何进行防治疟疾的宣传手段吧。    经过这么一宣传,估计以后,这再次感染疟疾的可能性也就会降低很多。    科学报这边,也专门拿出来一个地方,专门写了一句警示语,说的就是这疟疾该如何进行防治。    只能说,除了这些,整个元亨十二年,也还算是比较地和平安定。    另外……    根据波斯王子卑路斯来到洛阳觐见所带回来的情报。    到了今年为止,大食人也已经是把整个波斯呼罗珊地区,都全部控制了下来。    大食人的下一步进攻的方向,说不定很快就到大唐了。    当然了!    真要说的话,估计跟安西四镇还离着至少上千里远呢。    面对这波斯王子卑路斯的请求,实话实说,李承乾也是有点难办。    你这不帮对方吧。    好像就显得自己不是那么地仁义。    你帮对方吧。    那么远的路。    貌似又得不到任何的好处。    “老师,你觉得呢?”    李重便道:“在我看来,大食人没那么容易打到大唐这里来的。而且,估计他们对与大唐为敌,也没什么兴趣。”    “这就好比我们从长安要把粮食运送到西域一样。”    “大食人要想在我们的西边发起一场战争,他们的粮食运输,也是一大难题。”    “当然了!也不能让大食人这么轻易地,就攻打到我们的藩属国的领地。”    “我觉得,可以尝试着打一仗吧。”    “这打一仗,要是打赢了,接下来谈判应该也好谈判些。”    虽说很多人都想看到大唐跟大食的在中亚的大战。    可不得不说,就算是后世,中亚地区那也是帝国坟场,他们大唐打下来那么一块地方,实在是有点没用。    还不如想着,中亚地区有没有什么地方,是可以拿来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的。    除非是接下来要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吧。    不然……    他们大唐没有太大的必要,去跟大食人死磕。    之后为了了解中亚地区有没有地方是适合进行农耕的。    李承乾也是派出了使臣,去到中亚地区进行视察。    该说不说。    要想让大唐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这移民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只是……    这谁也不是傻子。    谁也不希望自己被移民过去。    更别说。    还要跳过昭武九姓这些国家。    李承乾忽然也是跟李重提到,“我记得,在玄奘的游记当中,好像记载了在靠近象雄的地方,有一块土地,十分适合种植小麦,不过,那目前似乎是天竺的土地。如果我们能把这块地方拿下来,那西边可以到达波斯,东边,可以打入天竺。”    李重也是道:“哦?在哪?”    李承乾便给他画了出来。    李重一开,这不就是巴基斯坦么?    巴基斯坦这地方,确实好!    就算是后世,这一带一路,也是通过这,另外,如果真的能把这个地方霸占下来,那就等于说大唐在西南方向有了一个出海口。    当然了!    像是这种地方,左右都有敌人,估计也不太好守吧。    李重便道:“还是那个问题,怎么移民?”    李承乾深吸了一口气。    实话实说,大唐现在自己人口都感觉有点不太够用呢。    毕竟试想想,有那个古代的皇帝,是希望自己的百姓少的。    肯定是越多越好。    如果真的要把巴基斯坦,准确地说,现在是天竺的地盘给霸占下来。    那再怎么说,也要至少移民三五十万人过去,这才顶用吧?    李重不知道那些历史上的移民,都是怎么做的。    百姓有没有怨声载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李重自己绝对下不去这样的手。    所以……    最后,李重便道:“要不……你跟宰相们商量商量?”    “如果要移民,该怎么cao作。”    “如果不移民,理由又是什么。”    “感觉……最好是给分封出去,然后让一个封王在那里自食其力。”    对于这个问题,实话实说。    李承乾也是有些纠结。    毕竟……    他的子嗣不多。    也就只有李象一个,如果是当初多生几个,可能也就没有现在这么纠结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李承乾接下来只好找来了李象,然后问李象愿不愿意去。    巴基斯坦啊。    那肯定不是什么好地方。    至少跟大唐这样的适宜居住的地方比起来,绝对是没法比的。    李承乾便只好跟李象说了说,大唐为何要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建立自己的封国。    倒也不是说什么好大喜功,好高骛远之类吧。    而是怎么说呢,只有把大唐的疆域打得足够大,把这蛋糕做大,如此一来,才能避免将来大唐发生内卷。    只不过……    这么跟李象一说,李承乾又发现,大唐目前确实没有那样的必要。    毕竟怎么说,至少,现在的大唐看上去,还不是很内卷。    不过,到了李象的下一代,说不定就需要了。    李象的子嗣,如今生了也有至少七八个了吧。    这还是不算女孩的情况下。    如果是把女孩也算上的话,那他估计再怎么样,现在也有十几个了。    只能说,可以跟李二、李渊拼一下生育的数量了。    那到时候……    这七八个皇孙要是都长大成人了,该如何安排?这分封,显然就是一条很不错的出路。    当然,分封还有一个很显而易见的好处。    那就是一旦分封了出去,就会自动成为大唐的屏障。    你看现在,辽东这边,大唐就不需要放太多的心思在里面了吧。    大唐之所以能有如今这般安宁,跟辽东,其实也不无关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