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亨十三年  (第1/1页)
    初唐:开局告诉李二我是穿越者正文卷第三百一十七章元亨十三年元亨十三年。    这一年,李重已经来到了六十七岁。    虽说年纪已经明显有点偏大,但却丝毫不影响什么。    就比如说这种地。    在试验田里,不管是小麦,还是洋葱,都长得极其地好。    实验证明,这硫酸钾、氯化钾确实对农作物有增产的作用,甚至,似乎还能让植株具备一定的抗倒伏的能力。    因为没有施用过硫酸钾、氯化钾的小麦,现在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倒下去的。    但是,用过了的,这小麦就好像完全没有要倒下去的迹象。    并且……    这一棵棵的麦苗看着就长得无比地壮硕。    一副长势十分繁茂,绿油油的样子。    还有分蘖出来的叶片,也比较地多。    到了这一年的四五月份,首先收获的是洋葱,只能说真的就是像用了科技与狠活一样,这一个个都长得差不多一样大。    再看其他没有用过钾肥的洋葱,就长得一个大,一个小。    这不就是典型的科技与狠活的样子嘛。    然后,这收获完了以后,自然是做给了五名倭国少女吃。    关键……    她们一个个还吃得似乎很香。    等洋葱收获完了以后,差不多同一时间,正好也可以收小麦了。    这小麦跟洋葱一样,别的没有用过硫酸钾、氯化钾的,小麦长得那是真的一言难尽。    换源app】    而用过了的,甚至能比没用过的大一倍。    这就是差距啊!    最后一称量统计,没用肥料的小麦,最多只能产一石一二斗左右,用了农家肥的,能产差不多两石,而用了李重的硫酸钾、氯化钾化肥,,并且还施用了农家肥的,这产量则是惊人地能来到至少四石。    只能说……    这也太恐怖了。    要知道,那南方水田,也才不过平均三石啊。    当然!    李重觉得,这产量还有继续往上提升的余地。    因为……    他这氮肥、磷肥都还没有用上呢。    如果能把这两个也利用上,不是李重吹牛,他感觉产个六七石,没什么毛病。    要是再把这种子给挑选一下,改良一下。    那一亩地产小麦八百斤什么的,应该问题不大吧。    接下来……    这收获的小麦自然也是全都进了五名倭国少女的肚子里。    只能说……    感觉这效果挺好。    五名倭国少女的身体不但没有任何的不适,反倒是,近这一两个月,她们的体重还足足长了四五斤。    新城在得知李重的用意后,也是直呼李重不是人。    这么缺德的事竟然都能做的出来。    这怎么能拿活人来做实验呢。    那万一真要吃出个好歹来,可怎么办?    李重也只能是表示,总要有人为此牺牲一下的,她们几个,就当做是为全大唐百姓的温饱而献身吧。    当然!    也是有一说一。    这实验虽说是很成功,但是,如何控制化肥的合成成本,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至少……    从目前来说,像他用实验室的方法去合成化肥,这成本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得起的。    最好是能找到一些矿石。    可以大量开采的。    这件事,李重便交给相关专业的人士去处理了。    以至于……    最近洛阳城中也是有人盛传,李重在炼丹。    炼丹这种事,倒不是很让人觉得有什么稀奇的。    毕竟……    大唐不少达官贵人,都有在自己炼丹。    众人只是好奇,如果是李重这个曾经的科学院院长来炼丹的话,那他会不会做出一些令他们吃惊的事来?    比如说……    说不定他能炼制出可以长生不老的丹药。    别的人,那肯定是没什么戏。    但要是李重的话……    他毕竟是那个能够创造奇迹的男人啊。    今年。    官府使用蒸汽拖拉机收割小麦也进行得十分地顺利。    只用了十天都不到的时间,洛阳这周边的小麦基本上就已经是被割完了。    像是这么神速的方式,也是再次颠覆了大唐百姓对种地的认知。    如果每年都这样的话,那基本上大唐的百姓都可以告别种地了。    当然!    这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种小麦没什么问题,但是种其他的,这就有待商量了。    不过……    这些年来,科学院也一直都在尝试在种植其他粮作物方面进行努力。    比如说大豆。    如何让大豆也变成可以大规模种植跟收割,这也就很重要。    而且……    说起来,大豆还有固氮保持肥力的作用,用来跟其他作物进行轮作,那是最好的了。    这一年。    大食人最远到达了布哈拉,这布哈拉,你说是大唐的领土吧,它好像也算。    只不过……    这地方此时还是西突厥铁勒人放牧的地方。    然后,只能说这裴行俭在处理民族关系的时候,处理得应该也还算是可以吧。    这也就导致了,大唐都不需要出兵,这大食人,就已经是被突骑施的阿利施部给击退了。    如果大唐要参加这一次的战争,那么,路上至少得走四千里。    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大唐对于西进,去攻打大食,并没有什么兴趣的原因。    这还是人家走到你脸上,就已经是有四千里了。    那要是打到对方老家,岂不是还要更远?    有这阿利施部的人在,大唐的西边也就不怕大食人会攻打过来。    只不过……    这突骑施的阿利施部也不可不防就是了。    这一年,李泰这边,船只最远的时候,也是到达了波斯。    只能说……    再往前好像也没有太大的必要。    甚至……    他们只要能够去到天竺,就已经是不错了。    反正……    天竺可以作为一个集散地,这里本来就汇聚着大大小小的商人。    不过……    这跟大食人的总督什么的,见上一面,也还是要的。    毕竟……    这样可以给他们拓宽商路。    大食人镇守波斯这边的总督也是当即就派人把李泰的使臣带到了他们的首都大马士革,去见他们的哈里发,穆阿维叶一世。    这位穆阿维叶一世无疑是一位雄主,因为此时的大食,疆土西达欧洲最西部,东达天竺西北,北到达突骑施,南,非洲的北部也被他们给征服了。    这么大的领土,只能说看着一点都不比大唐差。    然后,双方便进行了一番友好的交流。    无非,也就是交趾国可以提供丝绸,然后大家有钱一起赚。    穆阿维叶也是对李泰所派出的使臣各种打听消息。    比如说这交趾国,这大唐。    对于大唐的各种东西,自然是神往无比,而且……    他还发现,这从大唐所带来的纸张的质量就是好。    要不是李泰的人不会造纸,不然,估计这些人就要被穆阿维叶给留下来了。    非得教会了他们如何制作这种质量上乘的纸张,才肯放对方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