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5章 后宫的隐藏BOSS【5000】 (第2/3页)
工作,另一方面极力催促天璋院,要求天璋院尽快诞下德川家定的子嗣。 一来二去之下,这对婆媳的关系越来越僵。 本寿院连个好脸色都不愿给天璋院。 仅仅只是媳妇的天璋院,无力对抗婆婆,只能默默地忍下这口恶气。 这场婆媳间的「冷战」,并没有持续太久。 因为……1858年,德川家定病逝。 中年丧夫,没过几年又丧子……深受打击的本寿院,从此变得心灰意冷。 独子已逝,血脉已绝,继续敌视天璋院已没有意义。 她搬进大奥的深处,鲜少见人,过起了避世绝俗的生活。 随着时间的流逝,她与天璋院尽释前嫌,双方的关系慢慢转好。 说来讽刺……直到她们的儿子死去后,这对婆媳的关系才逐渐破冰…… 本寿院从不过问政事,不曾对幕府的施政指手画脚。 不过,她对于德川家茂的人身安全,倒是相当上心。 尽管不是自己的血亲,但她对德川家茂还是有着不浅的感情的。 在当年的继嗣之争中,由本寿院和天璋院统领的大奥,始终坚定地站在南纪派一边,力挺德川家茂上位。 在此过程中,本寿院凭借着自身的崇高地位,出力不少。 因此,本寿院算得上是南纪派的大功臣之一。 既是尊贵的「太皇太后」,又是南纪派的核心成员、大功臣……于情于理,德川家茂和天璋院都不能在本寿院的面前放肆。 对于胜麟太郎所提出的「乘舰上洛」的建议,本寿院极力反对。 其态度之坚决,堪称歇斯底里,颇有一种「德川家茂若是乘舰上洛,我就直接自尽」的意味。 实质上,青登倒也很能理解本寿院的内心世界。 但凡是细究过本寿院的一生的人,都不会觉得她的这种视「乘坐舰船」为「下地狱」的激烈态度,有何异常之处。 她的这一辈子实在是经历了太多的刺 激了。 她的丈夫——第12代将军德川家庆——在位16年,身子骨还算壮实,生育能力很强,与正侧室之间生有德川家定、德川庆昌等11男16女。 然而,能够顺利地长大成人的子嗣,只有德川家定。 其他儿女要么刚出生就夭折,要么就是英年早逝。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德川家庆将要断子绝孙后,本寿院诞下了德川家定。 在诞下德川家定之前,本寿院已先后生下了两个男孩,但都早逝。 可以说,德川家定的降生实乃来之不易的意外惊喜。 御台所是正室才能拥有的称谓,仅仅只是侧室的本寿院无缘此号。 不过,她却被赋予与下一任将军生母相称的身份:御年寄上座。 为了保住后代,德川家庆直接下达了严令:将政之助养在大奥的最深处!不能让他吹到一丝凉风! 就这样,经过不计成本的呵护,总算是保住了这棵独苗。 只可惜……这棵独苗虽幸存了下来,但也长残了。 兴许是兄弟姐妹们的陆续死亡,给德川家定带来了相当大的刺激吧。 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从德川家定长大成人后的一些表现来看,他不仅罹患了脑损伤性麻痹,而且还患有一定的被害妄想症。 德川家定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德川家庆的「禁足」严令,使得德川家定在成年之前几乎从未离开过大奥。 这种极端封闭的生长环境,造就了其懦弱、自闭的性格。 他总是将自己关在大奥的最深处,极力避免与任何人来往。 此外,他还总是觉得自己很不安全,有不法分子要来杀害他。 他不愿去吃御厨所做的饭菜,他在大奥里建了小灶台,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去亲手烹制,甚至还练出了一手差强人意的烤制糕点的本领。 到了其生命的最后岁月,他的被害妄想症愈发严重。 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见任何人,只与乳母歌桥交流。 从德川家定的这些症状来看,他从未与天璋院圆房的这则传闻,搞不好是真的。 他连那些看着他长大的大奥女官们都不愿相信,又怎么可能会去信任并亲近从大老远的萨摩藩远嫁过来的陌生少女呢? 他与天璋院说不定连面都没见过几次。 总而言之,见证了太多的非正常死亡的本寿院,非常关注德川家茂的人身安全,极力反对德川家茂去涉险,便成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宁肯花上100万两金,也要让德川家茂去走更加安全的陆路,必须得远离说不定会发生意外的海路! 出于相隔两地的缘故,德川家茂和天璋院是怎么看待这笔天文数字般的上洛费用的,青登不得而知。 但根据自己对他们的了解——这对母子绝对不可能会同意将可贵的100万两金浪费在这种面子工程上! 我当初率军上洛的时候,德川家茂也才给了我3000两金而已! 他这么「小气」,哪可能会认可这么荒唐的事情! 青登都能想象得出来那副画面了——为了说服以本寿院为首的「保守派」,使他们回心转意,德川家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