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章 古牧夫妇的14个小孩【4300】 (第2/2页)
古牧吾郎本想出声询问,但考虑到青登现在似乎是在思考问题,所以也就强压住问话的冲动了。 好在青登的这种诡异状态并没有持续太久。 须臾,他回过神般地抬起头。 他先是看了看对面的古牧夫妇,随后便猛地转过头,直勾勾地紧盯着艾洛蒂。 “……艾洛蒂。” “咦?!在、在!” 突如其来的呼唤,使金发萝莉吓了一跳。 她条件反射般地挺直腰杆,绷紧神经与肌rou,嘴唇紧抿,神情紧张地看着青登,四目相对。 青登张了张口――正欲说些什么时,又忽地停住了。 “……算了,待会儿再说吧。” 青登的一惊一乍使现场众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幸而就在这时,便听“啪”、“啪”的两声脆响――阿町拍了拍手掌。 当青登等人循声看过去后,她笑盈盈地说道: “好了好了~关于账簿的话题,就先聊到这儿吧!我们现在来聊些更加轻松、愉快的事情吧!” 青登刚才的那一出怪异行为虽令大家满头问号,但无人多问。 包括青登在内的现场众人皆自觉地配合阿町,不再去谈账簿,也不再谈艾洛蒂。 新的话题――巧了,青登此刻恰好心生崭新的、呼之欲出的疑问。 阿町适才所说的那番话语中,有一部分内容让他很是在意。 在迟疑了片刻后,他清了清嗓子: “古牧夫人,你刚刚说你是养育了许多小孩的母亲……恕我冒昧,你们的儿女现在都在哪儿呀?” 他一边问,一边转动脑袋,看了看四周。 自打他们做客古牧夫妇的私宅以来,已经过去好一段时间了。 可截至目前为止,除了古牧夫妇之外,青登就没有在这栋屋子里看见其他人了。 看样子,这栋屋子只有古牧夫妇在居住。 除了他们俩之外,再无其他住客。 按理来说,就凭古牧夫妇的这把岁数,他们理应育有儿女才对。 是因为他们已经跟儿女分家了吗? 还是说……有着别的什么原因呢? 反正这也不是什么问不出口的事情,所以青登索性一股脑儿地发问了。 对于青登所抛出的这一问题,阿町似乎很乐于回答。 青登话音刚落,她就满面笑意、迫不及待地说道: “厚厚厚~~这个问题问得好!” “早在很久以前,我们就与儿女分家了。” “现如今,他们都在外地过着安宁的生活。” 言及此处,阿町卖关子似的停顿了一下。 当她再度开口时,已悄然挂上谐谑的神情。 “如何?你们有兴趣听听我们的儿女现在都从事着什么样的工作吗?” 青登还没来得及开口,某红衣少女就抢先一步地说道: “想听想听!” 木下舞前倾上身,兴冲冲地看着阿町。 如此模样,就差将“好奇”和“八卦”写在脸上了。 青登对此已经感到习惯――他就知道神经大条的木下舞对于古牧夫妇的后代,肯定又是一无所知! 一旁的艾洛蒂,此时也展露出饶有兴趣的表情。 阿町不紧不慢地捧起膝边的茶水,浅抿了一口,然后换上犹如“老奶奶给孙儿讲睡前故事”一般的悠长口吻: “我与外子一共育6个儿子,8个女儿。” “很幸运,他们全都健康地长大了,无人早夭。” 听到这个数量,青登不禁吓了一跳。 14个小孩! 从外表来看,古牧夫妇应该还不满50岁。 女子适合生育的年龄,是在四十岁以下。 超过了四十岁,就不容易怀孕了。 即使怀孕,也有极高的生育风险。 换言之,女子的“适孕期”并不算长。 一个人就生育了14个小孩……这未免也太能生了吧! 按照2年一个的速度,至少也要生个28年。 连续生了28年的小孩――青登不由得朝阿町投去敬佩的目光。 阿町注意到了青登的视线,同时也读懂了青登的眼神。 她莞尔一笑,眼中充满了温柔。 “我很喜欢小孩,所以我并不觉得繁育后代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反正我是乐在其中的。” “每当有新的生命在我的体内孕育,我只感到由衷的喜悦。” “毕竟……我与外子可以说是吃尽了苦头,才得以过上能够安安稳稳地生育后代的宁静生活。” “啊,不好意思,我好像有些跑题了。” “我刚才说到哪儿来着?哦,对,想起来了。” “便如我方才所说的,我们的儿女现在都在外地过着安宁的生活。” “长子喜欢医学,所以做了医生。” “长女喜欢衣服,所以当起了裁缝。” “次子喜欢热闹,所以开了一间居酒屋。” …… 阿町如数家珍般地逐一说出他们的儿女现在所从事的工作。 医生、裁缝、居酒屋的老板、小说家、教书匠……都是一些很平凡、很普通的职业。 阿町刚一语毕,古牧吾郎就咧了咧嘴,补上一句: “我本来还蛮希望我的后代中能出一位剑士的。” “可没承想……14个小孩,没有一人是对剑术感兴趣的。” “不过,这样也好。” 说到这儿,古牧吾郎的五官线条变得柔和起来。 “孩儿们独立了,并且全都从事着自己喜欢的事业……对于父母来说,没有比这还要令人感到欣慰的事情了。” 阿町附和般地点了点头! “没错,就是这样!” “能够看到孩子们悉数过着普通且幸福的生活,便会觉得自己以前所经受的那些磨难,全都有了回报。” 古牧吾郎接回话头: “孩儿们展翅高飞了,已经不需要我们这两个老家伙的陪同了。” “所以呢,我们就与孩儿们分了家,离开了他们,来到了京都,卖起了和果子,准备就这么度过往后余生。” “虽然在很偶尔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思念孩儿们。” “不过……这样就行了。” “能够保持现状,我们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我们已经不愿去奢求更多了。” 夫妻俩说完了。 父母与儿女分家……这本是一件颇为伤感的事情。 然而,奇怪的是,这俩夫妻的言辞里没有一丝一毫的悲怆、无奈――只有欢悦与欣慰。 ******* ******* 求月票!求推荐票! 今天状态不怎么好,字数稍微少了一点,灰常豹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