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4章 开启战争动员的秦津藩!【4800】 (第2/2页)
为了打压长州、坐稳自身“官军”的地位,幕府对长州军的官方称呼是“贼军”。 山南敬助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翻开第一页,娓娓道来: “由家老福原越后率领的第一军,总计3000人,已经渡过濑户内海,在神户以东登陆,不出意外的话,预计将于后日抵达伏见。” …… 山南敬助一边说,一边将一粒粒兵棋放在地图上,更加生动地展示长州军的动向。 这些兵棋是山南敬助等人在制作这个立体地图的时候,捎带手用木头做成的,共有步兵、骑兵、火枪手、炮兵四种棋型。 众人紧盯着地图,认真倾听。 长州东征――虽然名头很响亮,但日本就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小岛国,所以说是“东征”,其实也没征到哪儿去,从长州到京都,直线距离也才400来公里。 因此,长州军的推进速度非常快。 从正式出兵开始算起,前后不过十来日的时间,长州大军已快兵临京都城下! 长州出兵后,青登马上派出以山崎为首的九番队精锐,严密监视、观察长州的三路大军的详细动向。 随着山崎等人的出阵,涉关长州动向的一条条情报被不断传回大津。 山南敬助现在所汇报的这一切内容,全都是九番队的工作成果。 在汇报完毕后,山南敬助转过身,以眼神示意青登“我说完了”。 青登轻声道: “敬助,辛苦你了,坐下吧。” 山南敬助颔首回应,随后弯下腰杆,坐回原位。 青登挺直腰杆,自左向右地扫视全场。 虽未开口说话,但其身上已散发出大马金刀的威武气概。 欠缺胆魄的人,甚至不敢跟青登对视,下意识地埋低脑袋,眼观鼻鼻观心。 “诸位,都听清楚了吗?” 青登的声音清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 “长州的三路大军已陆续抵达京畿。” “若不出意外,等到大后天,我们就能在伏见、嵯峨天龙寺和山崎看见印有‘一文字三星’的旗帜。” 【注一文字三星:长州毛利家的家纹】 “也就是说――3天后,便是战斗之日!” 此言一出,现场氛围顿时变凝重少许。 西乡吉之助、松平容保、土方岁三等人倒是一如寻常,并无异样。 反观其他藩军的将领,一个个无不面露惊惶之色,表情紧张。 极个别人甚至面色泛白,呼吸急促。 也不怪得他们如此。 虽然他们穿扮得人模狗样的,但他们都没打过仗,全凭祖上有功、蒙祖上荫庇,才得以成为有甲可穿、有部队可指挥的将领。 让这群连血都没见过的“雏儿”,初次上阵就直接参与这种万人规模以上的大会战,实在是太难为他们了。 青登一直在留心观察现场众人的表情、反应。 眼见这些藩军将领未战先怯,不免感到失望,心中暗忖: ――果然是烂泥扶不上墙啊…… 从明面数据来看,本次的“联合军”有足足3万兵力。 可实质上,这3万人中的绝大多数都是草包,真正的可战之士连三分之一都不到。 这些藩军基本都是被幕府硬逼着前来助战的。 既无克敌之能力,又无敢战之决心。 前些天,青登抽空去检阅这些藩军的士卒、装备。 装备嘛……基本只有长枪和打刀。 士卒嘛……要精气神没精气神,要体魄没体魄!用“虾兵蟹将”来形容他们,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青登都能想象得到,若派他们上战场,他们一定会报仇雪恨般的摸鱼! 这些家伙的小心思,青登一清二楚。 反正这是幕府跟长州的争端,他们才不会帮幕府卖命! 让他们去打硬仗,绝对只会落个“仓皇逃遁”的结果。 他们顶多只能在战场上充当一下气氛组,壮壮声势。 莫说是派他们去冲锋陷阵了,青登甚至都不敢派他们去看管粮草,不敢把任何重要任务、重要岗位托付给他们。 眼下这些藩军将领的拉胯表现,更是使青登坚定了“这些家伙根本派不上用场”的想法。 新选组虽有6000兵力,但其中有1000人是后勤人员,真正的战兵只有5000人。 驻守京都的萨摩军和会津军,倒全都是能上战场的战兵。 在各支藩军中,萨摩军是会津军是唯二的例外。 会津军既有强大的战力,又对幕府忠心耿耿,是完全值得信赖的对象。 至于萨摩军……萨摩是最早发展工业的藩国之一,能够自主制造枪炮、战舰,其军队战力自不必多言。 然而,青登并不信任萨摩,始终提防着对方。 天知道这株“墙头草”会不会在战场上耍什么心眼。 因此,青登同样不会重用萨摩军。 综上所述,青登麾下可堪大用的部队,就只有新选组和会津军,合计7000人。 在扫视一圈后,青登静静地收回视线: “诸位不必惊慌。” “长州来势虽猛,但他们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三路大军,一万二千人――看着很吓人,但其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临时征召过来的浪人、农兵。” “我可以向你们保证:长州军中能打硬仗的精兵强将,绝对不会超过3000人。” 听完青登的这一番话,在座的藩军将领们的面色顿时好转不少。 冷不丁的,忽然有一个人开口道: “安艺大人说得对!” “长州军的可战之士,绝对不会超过3000人。” “这一战,吾等占尽优势!” “长州违背纲常伦理,吾等顺应自然,此乃道胜。” “长州乃朝廷钦点的‘朝敌’,吾等乃奉诏讨贼的官军,此乃义胜。” “长州长途跋涉而来,吾等以逸待劳,此乃谋胜。” “长州兵微将寡,吾等战兵如云、战将如雨,此乃武胜。” “道、义、谋、武皆胜,焉有不破敌、凯旋之理?” 突如其来的这一大番文绉言论,顿时引起包括青登在内的现场众人的注意力。 众人纷纷转头望去――说话者就在西乡吉之助的身后。 此人个子矮小,其貌不扬。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左眼珠并不像常人那样有着黑色的瞳孔,而是一片灰白,没有半分生气。 显而易见,这是一只瞎眼。 独眼、侍立在西乡吉之助身后……青登略作思忖,很快想起这人是谁。 此人名叫伊地知龙右卫门,讳季靖,号一柳,生于萨摩国鹿儿岛城下千石马场町。 打幼时起,他就展现出了异于常人的聪慧,被乡里称为“千石神童”。 遗憾的是,他后来得了一场重病,致使他的一只眼和一只脚残废了。 稍长,他师从法亢宇左卫门学习合传流兵法,深得奥义。 不久,他凭着出色的才华,年纪轻轻就成为萨摩藩学校――造士馆――的兵学教授。 文久二年,他跟随岛津久光上洛,以功绩任军奉行,成为稀世罕见的军略家。 在文久三年的萨英战争期间,屡出奇策的他立下大功,给英军造成不少麻烦,进一步证明了自己的军事才华。 此后,西乡吉之助拜其为军师,委以重任。 换言之,伊地知龙右卫门之于萨摩军,犹如郭嘉之于曹军!乃足智多谋的鬼才军师! ******* ******* 求月票!求推荐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