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五章 刘邦:什么叫黑心小棉袄啊 (第2/2页)
着板牙问道:“爹啊,这上面写的都是什么呀?” 毕竟是朝廷公文,刘乐这个公主无权翻阅,只能是听刘邦转述。 “把牙给乃公收回去!”刘邦先是瞪了瞪眼睛,旋即笑眯眯的说道:“你弟弟出息了,一战擒获匈奴老上单于,如今正派人送往长安宗庙呢!” 刘乐吧唧吧唧的鼓着掌:“这么说来,臭弟弟很快就能回来了?” 嗯,其实她更想问的是张不疑。 毕竟小别胜新婚,而且无论是她作为公主,还是张不疑作为留候嗣子,都需要一个继承家业的儿子。 不过刘邦摇摇头:“恐怕还不行。他接下来还需要前往漠北走一遭。” 刘乐眨眨眼睛:“漠北?去那干嘛?” 刘邦看了看阿雅,没有多说,只是笑眯眯的向宫外走去:“不可说,不可说……” “哼!不说拉倒,不就是嫌弃我是个小喇叭吗?”刘乐双手插腰,一脸愤怒。 在她身边,阿雅忍俊不禁,笑着摇头,同样一点内情都没有向刘乐透露。 毕竟,她真的是个小喇叭…… 刘乐生了一会闷气,扭头看着站在宫门前没走的魏无知,好奇问道: “吔?尚书令还在此作甚?” 魏无知指了指身后小黄门手中的包裹:“这是太子殿下从西海郡发来的信笺和小礼物,只是因为前段时间大雪封路,延迟了些许时日,今日才和战报一同送来……” “臣乃外男,不好进这未央宫,自然要在这里等候。” 刘乐点点头,笑着说道: “好吧,你把东西给我就行了,我给娘拿过去……尚书令知不道,我娘这些天没有收到臭弟弟的信笺,急的晚上都睡不成觉!如今好了,娘能睡个安稳觉,我和爹的好日子就终于来了……” ……………………………… 河西走廊。 夹杂在高山黄沙之间的,是碧绿地毯般美丽的草原,马群和羊群仿佛一朵朵云彩飘荡在这碧绿的草原上。 一顶顶毡包散布在青青草地上,如同一朵朵雨后的蘑孤。 战争的硝烟散去,这片丰饶的土地再一次焕发出了活力,只不过生活在这里的人类,已经从之前的乌孙人,变成了汉人。 刘盈以乌孙王宫那个纯金打造的尖顶为担保物,发行了一波纸币,用于赏赐全军将士,让他们拿着这笔钱去中军幕府总管张不疑那里,赎买被解救的乌孙女人,以及缴获的牛羊马匹。 为此,刘盈还很贴心的送了一份《河西草原生存手册》。 免费。 手册主要用于引导成建制留在这里屯垦的关东戍卒,如何打理授予他们的田宅,以及对于当地气候环境的一些说明。 虽然刘盈觉得这是很有必要的cao作,但留在这里屯垦的戍卒却认为这是多此一举。 大军抵达河西草原的时候尚是冬季,所有人都深刻认识到了这里的寒冷,因此没有类似于后世那种南方人和北方人比谁那里更冷的闹剧。 毕竟南方只是阴冷,所谓的冻死了只是一种说辞,而北方的寒冷是真的冷,冻死了是一个陈述句,全村吃席的那种…… 而且更重要的是,如今的汉国全民皆兵,那一个个面容憨厚,被太阳晒得黝黑的农夫,到了战场上各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勐士! 反之亦然。 因此,这些戍卒对于如何种地这件事,早在刘盈刊印《生存手册》的时候,就已经讨论过无数遍了…… 和刘盈想象的平整土地,种植小麦玉米不同,这帮经验丰富的农二代,选择的则是边畜牧肥田,边开辟小块的荒滩。 种植的重点,则是土豆。 这种新的农作物格外适合在河西草原种植,关键的一点在于产量大,不仅能让人吃饱,甚至还有多余的土豆用来酿酒…… 嗯,这才是他们选择种植土豆的根本原因。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他们就位于丝绸之路的边上,自然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比如将自己酿造的烈酒,就近出售给远道而来的西域商人,换取那些印着猫头鹰或是模样奇怪人头的银币。 虽然那些银币需要拿去官府置换成银元才能使用,但不管怎样,有了钱,他们就可以购买想要购买的一切物资。 比如新式耕犁,比如马拉收割机,再比如手摇式的脱粒机。 有了这些工具,他们才能如征兵公告上所画出的美好愿景,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成为拥有一整个农庄的农场主! 如今他们已经得到了那个用‘鞭子轻轻打在他们身上’的姑娘,而另一张大饼,他们也一定要吃下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