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 刘邦:先质疑! (第2/3页)
rou罐头……” “油炸面条?怪不得。”冯唐笑着说道:“看样子,咱们这次算是托了那群勋贵的福,要不然这如此昂贵的东西也轮不到咱们享用!” 郅都脸上露出了一个比哭还要难看的笑容,不过并没有接话。 此刻他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接下来的战争之中。 但愿吧,但愿蜀郡郡守能够传来大捷的消息,这样我南北夹击,可彻底解决边患……郅都偏头向南望去,只是伸手攥住了冯唐那并不是太干净的小手,冷冰冰问道: “偷窃军粮,该当何罪?” …………………………………… “再来一碗,多切些rou!” 林光宫中的家宴中,刘乐油光满面的举起碗,一如多年之前她第一次吃到片汤之时的样子。 只不过这一次掌勺的不再是曹氏,而是窦漪房和臧儿。 红烧牛rouyyds……刘盈同样举起碗。 窦漪房接过碗,很是自然的将本来要给刘乐的rou放在了刘盈碗中,然后顺势又多切了好几片,而另一边的臧儿也是如此,捞起面条放在碗中之后,还不忘又浇了半勺热气腾腾的rou汤。 刘乐满脸懵逼,豆豆眼怒视着假装无视了她的窦漪房。 见色忘友! 还有那个臧儿,别以为长得好看我就会原谅你……刘乐鼓着腮帮子,侧目看向刘盈:“这么大个皇帝了,整天不cao心国事,偏偏对吃这件事这么上心!” 刘盈瞪了回去:“谁请你来了?每次过来都是连吃带拿,哪来的脸敢指责我?” 刘乐扁着嘴看向吕雉:“娘,你看弟弟……” “闭嘴吧!”吕雉抬起头:“食不言寝不语,你俩谁再嚷嚷谁就给老娘滚出去!” 我不再是娘的小可爱了吗……刘盈满脸受伤的看向吕雉,最终却一无所获,只是嘴角情不自禁露出了几分喜悦。 真好,不用做妈宝男了! 另一旁的刘邦却开始拉偏架:“我觉得刘乐说得对,你现在已经是皇帝了,应该多想想国家大事,别一天天总惦记着做木工活,做稀奇古怪的吃食……” 我劝你表多管闲事……吕雉瞪着卡姿兰大眼睛:“劳逸结合你懂不懂?木工活我不懂,但这种方便面可不仅仅是个吃食这么简单,这可是军粮呢!” “就这?军粮?”刘邦一脸我读书少你别骗我的神情:“你有没有算过这一碗面要多少钱?军粮?我大汉什么时候富裕到这种程度了?要我说,就是那小子贪嘴才找的借口!” “哼!”吕雉翻了个白眼:“我们妇道人家不干涉国事!” 嗯,她自知是有些说不过了。 吕雉虽说出身富商之家,但嫁给刘邦之后也过了一段时间的苦日子,自然知晓民间疾苦,这种油汪汪还有rou的面食,重要的是汤头还添加了大量的香料,绝对不会如刘盈说的那般是军粮! 军中饮食主要以吃饱为主,即便是吃rou也大多是清炖而不是卤制。 毕竟一大包卤料的价格,差不多能兑换一头羊! 在实惠面前,口味就变得不再重要。 所以,吕雉直接岔开话题。 她,不打逆风仗! 不过刘盈却笑着说道: “话不能这么说,和这种方便面相比,难道美酒很便宜吗?” “大战得胜犒军之时,即便是最普通的步卒,也会赏赐一斤以上的好酒,这换算下来,可购买半只鸡了!” “所以我这种面食,也是用来犒军之用!” “犒军吗?”刘邦点头:“那就说的通了……可乃公怎么听说,如今在长安东市新开了一家面馆,叫做什么方便面小食堂,专门经营这种面食?” 刘邦边说,边看向一旁的吕雉:“你知道吗,同样一碗面,让他们给煮了,再加点青菜叶子、炸的焦丸子,顿时就卖十钱一碗!” “要知道普通卖油泼面、裤带面的食肆,那比脑袋还大的一碗面才不过三个五铢钱,两碗还有优惠,只要五钱!” “如此说来,那什么方便面小食堂不仅倒卖军粮,还是个哄抬市价的jianian商!” “该杀!” 吕雉翻了个白眼权当没听见。 这,就是传说中的堂下何人状告本官了。 毕竟如今这个方便面的产业是她的娘家侄子,就是那个失去了嗣王身份,之前被和尚忽悠着做了‘人间行走’,之后因为六根不净又还俗了的吕台。 当然了,盈利的一部分送进了宫中。 准确的说,是长乐宫。 这是保护费……嗯,专利费! 于是刘盈笑着说道:“可以啊,到时候爹不光要杀那些jianian商,还有鲁国、薛郡的上万工人,以及数以十万计的牧民、农民,到时候杀他个血流成河,伏尸千里!” 刘邦愣住,皱眉看向刘盈。 刘盈解释道:“爹不是说要杀既得利益者吗?既然要杀,那就杀他个干干净净,河清海晏!” 刘邦戟指:“竖子又在编排乃公了,真真是气煞我也!” 刘盈笑眯眯的说道:“爹你可知,为何会有此方便面吗?” 刘邦摇头:“不知。” 刘盈食指敲着桌面:“齐鲁中原之地,物产丰饶,得天独厚,只要风调雨顺之时,粮食产量就有了保障,其中尤以小麦为主!” “但问题的关键是,多收了三五斗,造成黔首困顿不堪……” 刘邦打断,问道:“等等,什么多收了三五斗?多收粮食怎么会贫穷?” 毕竟他生活的年代亩产很低,普通人家连温饱都不能保证,因此自然不能理解多收粮食的苦恼。 另一边的刘乐双手托腮,向身边的张不疑努努嘴:“臭弟弟又在瞎说了!” 张不疑点头表示赞同。 毕竟在他看来,多产粮食,多卖钱,然后买地、买农机、买肥料,来年多收粮食,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就如同他开的那些工厂那样。 生产、销售、扩张再生产! 因此他并不打算揭穿刘盈,免得那个小气又记仇的家伙变着花样的折腾自己…… 刘盈本想直接向刘邦解释什么是多收了三五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