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9章 刘盈:缇骑朱旗入楚城 (第2/2页)
确实不是个好地方,刁民jianian猾、湿气又重、蚊子巨多……” …… 在月台上所有人的议论纷纷中,一个须发斑白的老者缓缓从车厢中走出,深呼吸了一口南郡潮湿闷热的空气,脸上露出了几分狰狞而又阴鸷的笑容。 鹰视狼顾,不外如是。 此人名为桓齮,现在担任的是掌逮捕审判罪人的廷尉右监,食禄千石,曾经是秦末天下大乱时期的南阳郡守,因为将南阳郡的府库尽数献给了刘邦,于是受爵殷候,食邑千户。 等到了楚汉战争时期,桓齮在萧何手下做事,主要功绩是将昔日的‘约法三章’,扩充到了九章,即包含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户律、兴律、厩律九篇的《九章律》。 毕竟‘三章之法不足以御jianian’…… 但桓齮毕竟出身秦吏,而且曾经是不同于萧何这种县吏的封疆大吏,因此他转投刘邦之后天然就带着几分原罪,纵然编写律令有功,但食邑也没有得到增加…… 嗯,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桓齮学室出身,是个根正苗红的法家士子,自然被萧何等黄老学派排斥…… 封建王朝,山头无处不在,很正常。 但苦心人天不负,二十多年过去了,桓齮终于等到了一个‘三年不飞一飞冲天’的机会! 法家恶犬出笼,自然要掀起腥风血雨! 这就是他从中原的河内郡、三川郡调兵的缘故。 原因很简单。 按照他自己的理念,以及刘盈诏书上的说法,他觉得整个江南烂完了,不仅官吏烂了,只怕军队也不堪大用! 嗯,这个不堪大用的意思,是他觉得军队会哗变。 毕竟法家酷吏。 而在离开长安城之前,他被廷尉候封等人请去吃酒,席间推杯换盏,酒至半酣之际,他夸下海口,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 十万人! 不掀起大狱,杀够十万人,他就算是死了也不瞑目! 所以,军队自然不能用当地的郡兵。 晚上八点四十五分。 那些从河内郡、三川郡选调而来的精锐士兵整队完毕,开始向南进发,其中领队的军官手持太尉府的文书,已经做好了解散整个南郡的军队,并接管所有县城城防的准备。 嗯,除了这一辆列车运载的士兵之外,还有六辆运兵列车正在飞速前来。 毕竟,船工行会不仅在南郡有,沿着江水的蜀郡、巴郡、衡山郡、鄣郡、九江郡、庐江郡、会稽郡乃至东海郡都有他们的分舵! 规模庞大,成员数以万计! 因此,这也是桓齮这条法家老恶犬准备一次性杀掉十万人的底气! 等到军队出发之后,桓齮也翻身上马。 在他身后,是整整两百个腰间别着法刀、头上戴着獬豸冠的廷尉府缇骑,这些人虽然看上去不过十八九岁,有些年长的不过二十三四岁,但他们各个都毕业于帝国文法大学,精通文墨,对《汉律》倒背如流,尤其擅长株连,是下一代的法家酷吏! 桓齮扭头看了一眼,心中顿时升起后继有人的感觉。 此刻,纵使他一口气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即便他已经年过花甲,但他却感觉自己仿佛是又焕发了第二春,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力气! 醒掌杀人剑。 桓齮握着腰间那把当年他自学室毕业,老师亲手赠与的法剑,顿时豪情万丈。 “出发!” 他一声令下,两百名缇骑策马紧随,八百只碗口大的马蹄踏在水泥地上的声音如疾风骤雨,哪怕是那些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围观乘客,也只觉的心中一阵发紧。 近乎是本能的,他们知道有大事要发生了! ………………………… 江夏县。 入夜,县衙静悄悄。 江夏县令徘徊在庭院之间,嘴唇开裂,脸色煞白。 白天在公堂上的时候,他看到了刘启的身影,而且县衙小吏来报,说是那群石碣村的妇人也被一群手持宫中印信的昂藏大汉带走。 很明显的,石碣村的妇人落入了刘启之手。 那么,一切也变得显而易见起来。 江水大桥遇袭案必然和石碣村这些被杀的船工有关,而这些船工定然是由船工行会指派,也是被船工行会灭口! 自然而然的,他也难逃干系! 不仅是他这个江夏县令,整个南郡为船工行会提供保护的人都逃脱不了干系! 白旄黄钺,砍的就是他们的脑袋! 夜渐渐深了。 月亮慢慢升到高处,月光如轻纱般笼罩大地,若是诗人墨客在场,必然留下几句诸如‘床前明月光’之类流传千古的名篇。 但空荡荡的县令府却无人欣赏。 起风了。 一团挂在歪脖子树下的黑影剧烈晃动几下,渐渐平息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