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5章 刘盈:屈贾谊于南洋! (第1/2页)
天命唯汉秦时明月第205章刘盈:屈贾谊于南洋!安海都护府。 旧港。 贾谊从船上走下,背着行囊,穿着打扮一如周围那些行色匆匆的商贾。 读万卷书不若行万里路,而他作为钦命副采访使,不仅是公款旅游,还有着将沿途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定期送往长安城供刘盈御览的职责。 因此,他没有和采访使刘郢客坐同一条船,而是独自微服出行。 当然了,刘盈也不担心他写的《南洋见闻录》会味同嚼蜡、粗鄙不堪…… 毕竟,这是贾谊,屈贾谊于长沙的贾谊,正儿八经写下《过秦论》、《治安策》等传送千年的名篇的贾谊! 贾谊从码头走出来,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所惊呆了。 人多。 这是他的第一个念头。 旧港和他见过的很多南洋港口一样,到处都是竹木所制作的干栏式建筑,水泥地面干净整洁,往来人群熙熙攘攘,车马粼粼。 不过大多数是些穿着汉服的当地土人。 而那些人在看向他的时候,有人露出了仇视的目光,也有人露出了谄媚和敬畏的眼神。 有钱。 这是他的第二个念头。 他一眼就认出了那些种在水泥路两旁的行道树的品种。 龙脑樟树! 这是一种香料,也是一种最为名贵的药材,他曾记得在他当上侍中之后,得以进入过天禄阁阅读内里浩如烟海的藏书,在其中一本不显眼的书籍中,曾有过这样一段话。 龙脑其香为百药之冠。 这里的龙脑,说的就是这种樟树的根茎! 贾谊摇头叹息,情不自禁感叹人离乡贱、物离乡贵,龙脑这种在大汉价比金玉的宝贝,在旧港宣慰司这里居然被当成行道树…… 在他探头探脑东张西望的时候,一个穿汉人装束,但肤色黝黑,一看就是当地土著的小男孩跑了过来。 小男孩,仰起头用带着当地口音的汉语问道:“先生,你需要向导吗?选我吧,我可便宜啦!” “嗯?”贾谊好奇问道:“你居然会说汉语?” 小男孩回答道:“那是自然!在我们这除了那些上了岁数的阿公阿婆,剩下的人都会讲汉语!反倒是我们自己的语言,已经没什么人会讲了……” 他说到后一句的时候,脸上有些沮丧。 贾谊摸摸他的脑袋,笑着问道:“那么,你有多便宜呢?” 小男孩眼前一亮,旋即有些狐疑:“先生,你真的要雇佣我啦?不是在骗我的吗?你不会是打算让我带着你在港口转一圈之后,再趁机把我甩掉吧?” “就像是之前的那几个身毒商人一样……” 他边说,眼眶渐渐变得有些红润。 毕竟任谁付出劳动却没有得到回报都会如此,更何况这更在伤害他的感情,挫伤他对陌生人的信任。 贾谊闻言在心中骂了几句,旋即正色说道:“汉人与别人不同,统治万方的皇帝陛下曾经写过一首诗,曰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小男孩怔住,轻声呢喃了一遍:“真好听,虽然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贾谊笑着解释:“就是汉人不会骗你,至少我不会骗你的意思!” 小男孩顿时欢呼雀跃起来。 他牵着贾谊的手,笑容满面说道:“先生,我带你去吃好吃的吧!码头旁边有家店主营烤鱼,去年被宣慰司评定为旧港十大美食之一,若是去的晚了还不知道要排多长队呢!” “不过我和烤鱼店里的一个杂工很熟,只要稍微给他一点点钱,他就能从后厨把咱们带进去……” 贾谊很是顺从的跟着走。 毕竟他也饿了。 而且记录当地美食也是记录当地风土人情很重要的环节。 最重要的是,他算是看出来了,这小男孩是个话痨,因此可以从他嘴里获知很多不为外人所知,尤其是他这样的官方人员所不知道的秘闻。 哪怕秘闻是假的…… 但他只负责写见闻和游记,并不负责辨别真假。 …………………… 烤鱼店。 贾谊在‘行贿’之后,成功插队,坐在靠近后厨的位置等着他的烤鱼。 此刻他环目四周,见到店里除了那些帮工之外,前来就餐的食客基本上看不到本地人,这让他有些惊讶。 于是他看向身边的小男孩问道:“不是说十大美食吗?难不成是只对游客而言的十大美食?怎么不见旧港本地的土人前来这里就餐?” 小男孩瞪着眼睛:“先生,你知道这条烤鱼多少钱吗?” 贾谊看看菜单:“十二点九汉元,怎么了?当然了,还有百分之十的消费税,百分之五的小费……” 小男孩再度问道:“先生,你知道我准备收你多少钱吗?” 贾谊这才如梦方醒:“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