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7章 皇权与臣权 (第2/2页)
一个土著国家,哪怕这个国家是大汉属国,其君主是陛下亲自册封!” “也因此,这海外的一切事务,其实都是尚贤堂说了算……” “所以,你让我调高一下那些土人的薪资标准,缓和一下可能发生的汉土矛盾,这件事恕我做不到……” 申屠嘉说完,脸上顿时满是黯然。 贾谊却渐渐明白了过来。 毕竟海外的总督府也好,都护府也好,总归要有一个最高执政官。 在这种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最高执政官虽然名为流官,但其实和土皇帝也没有什么区别。 说杀谁就杀谁,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而现在,这些土皇帝的头上多了不止一尊大神! 这谁受得了啊? 但贾谊却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毕竟他是个彻头彻尾的保皇派。 而在历史上,贾谊写下过被教员盛赞为‘西汉第一雄文’的《治安策》,言说不采用中央集权而分封诸王的害处,基本预言了后来的吴楚七国之乱。 他说汉高祖分封诸侯,但‘十年之间,反者九起’,刘邦尚且连一年安生日子都没有过上。 因此‘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又非身封王之也,自高皇帝不能以是一岁为安,故臣知陛下之不能也’…… 重要的是,贾谊在《治安策》中写过,诸侯王叛乱并不取决于他们和皇帝的关系是亲是疏,而是天下的形势,以及诸侯王掌握的力量强弱。 而在如今的大汉。 诸侯王都安生生的住在长安,随时处在皇帝的亲自监督下,再有关中十几万精锐且效忠皇帝的军队,因此国家并没有同室cao戈的可能。 无他,刘盈一直在打造自己的仁而爱人的仁君设定…… 所以,能使得国家动乱的,就只有这些海外的‘土皇帝’了,虽然这些人手中虽然没有太多精锐汉军,但却有着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土著。 哪怕土著军队在大汉正规军面前不堪一击,但如此规模的叛乱,必然会使得帝国元气大伤。 也因此,在贾谊看来,诸如申屠嘉这样的封疆大吏受到一些约束也没什么不好…… 但他旋即皱眉问道:“我在长安时听人说起过,故安侯是最早一批追随今上的门客,可有此事?” 申屠嘉脸上带着几分缅怀:“那时候暴秦尚在,我和御史中丞密侯赵尧一起投了留候带领的军队,在山中来回打游击……” “直到遇见太上皇,才移师到了阳翟。” “而那时候陛下和曲成侯打赌,说是随便给他一百人,十日之后即可在校场生擒曲成侯,我就是在那时候被陛下选中,和赵尧一起成为了那一百人中的一员!” “十日后,我等乌合之众,果然生擒了剑术天下第一的曲成侯!” 他说完,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神情。 “曲成侯剑术天下无双,陛下能以百人擒之,果然不凡!”贾谊点点头,问道:“如此说来,故安侯定然在尚贤堂中有一把交椅咯?” 申屠嘉直言不讳:“当然。” 贾谊再度问道:“既如此,故安侯为何提起尚贤堂时很是不满?” “我不为别的,只忧虑尚贤堂是否会尾大不掉,成为国家之祸患!”申屠嘉叹息一声,补充说道:“陛下在时,自是无忧。但若是太子继位呢?” “试问一个守成之君,如何能够驾驭这种远离帝国万里之遥的庞大集合?” 贾谊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的心中浮现起了一个身影。 颍川晁错。 那是他的一生之敌,也是和他走上了截然不同道路的至交好友。 而晁错走上的那条路,名为法家酷吏。 因此,贾谊宽慰着说道:“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有君候这般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再有诸如舞阳侯嗣子、绛候次子之类的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太子可高枕无忧矣!” 申屠嘉不置可否的摇摇头,开启商业互吹模式:“还有如贾侍中这般的帝国双子…… “君候谬赞了……”贾谊欠身拱手。 “话说既是双子,为何某只见其一?”申屠嘉问道:“某这些年不在关中,尚不知道另一个人究竟是谁?” “颍川晁错。”贾谊简单的回答了一句,旋即摇摇头:“我下了南洋,他去了西域……而那是大圣七年的事情了,如今十年之期未到,恐怕君候即便是卸任回了长安,也见不到晁错本人。” “如此说来,但是可惜!”申屠嘉叹息一声,旋即说道:“回去吧,我新近得了一罐上好的咖啡,正好煮来为你我解解乏……” 贾谊摇摇头:“咖啡倒是不必了。我有这个,君候可愿一试?” 他边说,边从袖子里摸出一个纸包,打开,露出十几颗黑乎乎的果子。 申屠嘉眉头紧皱:“此物,贾侍中是从何得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