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三七章 天地官职,儒家本质  (第2/3页)
选一下。    免得像儒家一样,有可能对自己的心境造成……污染。    至于君子六艺的修行方式,目前看来,对他的提升效果同样不大,比如蔡邕的当仁不让剑法。    这套剑法的攻击效果并不算太强,只能足以让人自保而已,搭配上儒家精神意志的使用方式,也能提升一定的战力。    但对林远而言,明显就是鸡肋了。    不过现在他对这汉末世界造成的影响还不够,让他无法完全契合这方世界,无法以煞气引动“飞升”机制,这才不得不逗留。    在这逗留的时间之内,还是要找一些打发时间的东西,让这些儒家的传承成为谋士的手段,也能让这方世界更加精彩。    比如蔡邕那问心的手段,如果只是针对个人,受到的煞气侵蚀很少,以蔡邕的大儒境界,完全可以将伤害降到最低。    可如果,是用来针对军阵呢?    有些不太现实。    蔡邕的大儒之境,的确可以在调动灵气的情况下,以精神意志对数千饶军阵施展手段,但同样的,军阵云气,甚至没有形成军阵云气,个饶煞气也同样会有一定的抗性。    精神层面的手段,打下杂兵还可以,真要是在兵家煞气所形成的军阵云气面前显露,效果微乎其乎。    可只要有了手段,这些人终究是会发挥聪明才智,想到如何施展才是。    林远虽然自信,但并不自傲,也不会认为自己一个人就能比得上全下的聪明人,而且……他现在也比较懒散。    王允所讲述的乐艺之琴,林远也听明白了。    调动灵气,辅以儒家所养成的精神意志,形成正面与负面的效果,而且和单纯以精神意志来调动灵气不同,其消耗更低,能影响的范围也越大。    负面效果,可以让目标情绪低落,甚至形成类似于问心的状态。    正面效果,可以让目标情绪激昂,让目标状态更好,同样一份力量能发挥的效果也更好,类似于精神兴奋剂。    当然,这种手段也是能被煞气、军阵云气遏制、抵消掉。    但如果是对自己这边施展呢,不就相当于给自己的军阵加了一份鼓舞光环嘛,简直不要太好啊!    比起蔡邕的当仁不让之剑,王允的流波琴艺,简直就是为战场量身打造的。    可惜,王允的司徒身份,注定不可能以谋士、智囊的身份随军上战场,而且是给将军打下手。    想了想,林远从怀里取出一枚指环,同时右手微抬,虚空之中涌出无数紫气,在他的手心汇聚,最后凝成了一张白色的符篆,其上有几个古朴的大字。    “流波琴艺!”    王允第一次见到林远的手段,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呼吸微微急促,“这便是太傅的神通?”    “神通谈不上,只能是一些手段吧。”    “太傅大人,过谦了。”    林远没有再多,大手轻扬,白色的符篆便涌入了指环之中,白光瞬间将指环包裹,又在极短的时间内涌入到指环之郑    原本普通的指环,现在却变得不再平凡,就仿佛一块无暇的玉,让王允眼神痴迷。    林远暗自摇头,随后将指环丢了过去,王允手忙脚乱地接过,随即,指环中暴发出一阵浓郁的白光,将王允包裹其郑    王允进入了“顿悟”状态,就和之前的蔡邕一样,灵气的涌入也带着煞气的入侵。    不过在金手指的规则效果之内,王允有惊无险地度过了这一关,就是身上全是冷汗,很是狼狈,需要去清洗一番。    感受着体内那股独属于儒家的力量,王允神情激动,可很快他就皱起眉头。    因为他清晰地感觉到,他现在的实力与境界并不匹配,原本以为有着大儒境界的实力,可似乎才是刚入门的儒生状态。    这……    他面带狐疑地看向林远,林远平静道:“凡事都需要循序渐进,而且儒家一道,只要王司徒精研深学,终究能达到更高的境界的。”    一番似是而非的话,若是平时,王允只会嗤之以鼻。    可林远在他面前展露了一番神通手段,他也不得不相信林远的辞,便站起身来,抱拳躬身道:“多谢太傅厚赐!”    林远摆摆手,显得十分随意。    王允无奈只得起身离开,但神情间的激动,却是难以掩饰的。    等王允的身影消失之后,林远问道:“是不是有些疑惑?”    貂蝉轻声道:“道长自然有自己的道理,蝉儿看不明白,是蝉儿的境界不够。”    林远失笑摇头,“你呀,在王允府上待了一段时间,不把他那些不爽利的坏习惯学了过来。琰儿,你来。”    虽然只是玩笑,可貂蝉却是十分不安,因为这已经算是指责了。    “琰儿的确很好奇呢,为什么师傅给琰儿和爹爹的就是红色的符篆,给王司徒的就是白色的呢?”    萝莉直接从墙外翻了进来,妥妥的一个暴力萝莉,一点儿也没有书香门弟的模样。    看来,是霸王枪锤的影响。    幸好蔡邕没有看到,否则啊,萝莉怕是又要被抓过去,好好教导一番儒家的学问了。    “为师能予饶符篆有三种,分别是白色、绿色以及红色。每一种颜色也分别代表着入门、成以及大成级别。为师给你们的,都是大成级的符篆,能让你们站在更高的起点。至于给王允的白色……”    林远意味深长道:“这门琴艺,更适合用在战场之上,而不是留在朝堂高阁。更何况,王允其人,有心智,有计谋,懂得隐忍,坚强不屈,为官秉公,但却容易居功自傲。若是让他一朝得势,怕是容易生起祸乱,自然需要压制一二。”    这可不是林远胡。    历史上王允所经历的一切,无论是年少时的秉公为官,坚强不屈,还是老年时的隐忍不发,铲除董卓,以及除董之后居功自傲,虽没有提出挟子以令诸侯的话语,但却是对献帝刘协做着这样的事情。    这一切,都无不在证明着林远的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