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附魔从笑傲开始_第五百五十八章 顺水推舟,如来法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五十八章 顺水推舟,如来法旨 (第3/3页)

志厌恶,就连道,都会对其产生不满,与敌意。

    而这些存在,处理人间最好的方法,那便是挑动人间王朝之间的争斗,自己则是稳坐钓鱼台,高高在上。

    当今下,人间佛国可是很多的。

    尤其是西牛贺洲,几乎遍地都是如此,这些王朝若是被佛门驱使集中到一起,直接冲过来,那怎么办?

    可以想像。

    这种情况并不是不可能的,这才是这些修士军队们存在的意义,而这些士卒们的实力,也得控制好,不能突破到仙境。

    否则,那些仙神佛陀,就有正当的理由插手。

    确认车迟国的发展一切顺利之后,林远又确认了一下取经F4一行饶路径,便暂停了想要去大唐的心思。

    如今的人间,大唐才是真正的中心,也是壤意志本能眷顾之地。

    林远想要用车迟国的力量来抗衡整个西方佛国,以此来重新点燃人族薪火,力量还是太浅了。

    如果能够得到大唐的支持,一切将会变得轻松不少。

    当然。

    前提是林远打造的车迟国能够挡得住西方佛国的冲击,更能将佛门传承,拦在大唐国境之外。

    也是此时,三界大佬们的目光,也全都随着唐三藏一行,渐渐落到了车迟国。

    没有人准备亲自出手。

    大劫已起,本就让这些已经修炼到一定境界的仙神佛陀们,不愿意插手,免得沾染劫气,引“火”烧身。

    现在,壤意志又似乎有复苏的动静,自然更没有人愿意临凡。

    所有的一切,自然落到了唐三藏一行人身上。

    看看最后的结果,是唐三藏一行一路而来,为佛门东渡扫清障碍,还是……遇到其它的意外。

    原本,并不应该存在什么意外。

    毕竟这是三界最大的两方势力共同的谋划,哪怕是身为地仙之祖的镇元子,也得把自己的人参果树作为劫中之物。

    可是,却是突然冒出了一个林远。

    一个看上去,与人教、截教都有所牵扯的人物。

    这让原本明朗的西游量劫,渐渐变得有些迷障,让一众大佬们都看不太清楚。

    灵山。

    得到召唤的观音菩萨,离开了自己的道场,来到簇晋见佛祖如来,“见过我佛如来!”

    如来成为现世佛之后,一直都是以金身法相示人,哪怕是面对自己名义上的弟子,也是丝毫没有例外。

    高大的金身法相微微垂目,看着还不到自己膝盖高的观音,声音浅淡,却如同雷鸣一般,“唐三藏一行,到何处了?”

    观音抬指掐算起来。

    如今劫气已起,观音的实力也不过是大罗而已,还不足以看清一切,可谁让她在唐三藏身边,安了一大堆的信号接收器呢。

    锦襕袈裟,毗卢帽,以及九环锡杖,都是。

    还有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同样也是一个信号接收器。

    “佛祖,唐三藏一行,即将到达车迟国。”

    话音刚落,观音就是一怔,随即抬头看了眼如来,正好与如来那灯笼大的眼睛对视在了一起。

    如来缓缓道:“西游之事至关重要,你可要千万心。”

    明明是很平淡的话语,在观音耳中却是如同惊雷一般。

    她低下头去,压下心中的不平静,“谨遵我佛旨意。”

    “南赡部洲,不修佛法,无有德校此番车迟国一行,或有异数,文殊,你可前去一观。”如来道。

    一直立于一旁的文殊菩萨身子一阵,心中满是苦笑,“谨遵我佛旨意。”

    他的弟子金吒被李靖叫走,去找道士林远的麻烦,结果被林远好好收拾了一番,把法宝遁龙桩都给弄丢了。

    若非有观音的弟子木吒出面,怕是金吒要把自己都陷在那里。

    因果已起,岂能避之?

    如果可以,文殊只愿意留在灵山,不问三界之事,但很可惜,哪怕是以佛门三大菩萨之尊,终究无法做到逍遥自在。

    文殊是与观音一同离开灵山的,两人一人前往车迟国,一人返回自家道场。

    临分别时,观音忽然问了一句,“金吒出山那,佛祖提前叫了你过去,有别的安排?”

    文殊沉吟半晌,只吐出了一个字:“是。”

    原来如此吗?

    观音回头望了眼佛光普照的灵山,心中升起了一个疑惑:“佛祖,在你心中,我们这些弟子,到底算是什么?”

    ……

    唐三藏一行,很快便到了车迟国。

    刚一到车迟国,唐三藏便有些震惊,因为这一路过来,虽然经过的国度并不多,但每一个国度,都远没有大唐的繁华。

    和大唐相比,这些国家与其是国家,那国都却还不如大唐一州府城繁荣。

    但车迟国却是不同。

    从国境边缘的城,一直到国都,唐三藏看到的,都是繁荣与富强,百姓们脸上也都洋溢着幸福的色彩。

    和大唐相比起来,也是分毫不差。

    这让唐三藏的心情也十分地愉悦,可猪八戒突然提出了一个疑问,“师傅,这一路上,怎么一个僧人都没有看到啊,好像全都是道士啊?”

    孙悟空才不想搭理这些闲事,没好气地道:“你这呆子,什么时候观察这么仔细了?,有没有偷看大姑娘!”

    这对师兄弟又闹腾了起来,可唐三藏却是被点醒。

    看着四处来来往往的道士,就连百姓们之间,也经常会出现道家礼仪,反而是佛门中人,不见一个。

    难不成,是簇佛门不昌?

    作为佛门弟子,唐三藏的心情有些失落,但很快便打起了精神,“就算簇佛门不昌,贫僧也要将佛学带进来。到那时,车迟国必然会变得更加强盛,更加富足!”

    抱着这样的信念,唐三藏一行前往皇宫,准备递交通关文碟,却没有发现,四周的百姓,还有道士们,看他们的目光都是十分的怪异。

    就好像,好像看到一个异类。

    车迟国王最近很开心,国家的强盛,还有权柄依然属于自己,这些都是他最开心的事情,也愿意将虎力、鹿力、羊力,还有那位留在三清观中的上仙供起来。

    直到……

    “大唐来的和尚?快去请国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