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赵桓新 (第2/2页)
便重重倒了下去,眼眶含着的泪水终于滑落脸颊…… 再醒来时,李曦年躺在对她而言舒服至极的榻上,听着外面熟悉的嘈杂声,缓缓睁开了眼。 她坐了起来朝门外望去,这里……是她最熟悉不过的芦亭,她回来了! “先生!” 李曦年起身往外跑,见满院熟悉的面孔,却更陌生警惕的眼神,心又凉了下去。 原来……不是梦。 此刻的芦亭,已没了她最熟悉的那个人。 可若这一切都是梦,该多好…… “阿娘!她醒了!她醒了!” 小环叫着顾婶,自己躲在门内偷偷看着这边。 “多谢……” 还未等顾婶开口,李曦年自觉预备离开,饿了一日的肚子咕噜咕噜地叫了两声。 “吃点儿东西吧。” 李曦年拒绝她的好意,径直出了门,惨白无色的脸颊甚有些吓人。 好在芦亭的人将她的马儿牵了进来,让她不至于又缺了这唯一一个肯陪着自己的伙伴。 “吢安寺……” 顾婶在李曦年身后低声说了一句,使得李曦年骤然回头。 “苏先生离开之前去过吢安寺,他同那里一位住持很熟,或许你可以去问问。” 李曦年像是恍然大悟般笑着谢过,立刻骑马朝吢安寺疾去。 她记得,她怎么会忘。 先生时常带着自己去那里,与那里的住持一聊便是半日,每逢寒衣节她也会去祈愿,一跪便是小半个时辰。她曾问过先生与住持是何关系,先生用了两个字:旧识。 对!住持必然知道先生去了哪里! 带着这笃定的想法,李曦年很快来到了吢安寺,急急匆匆地找到了这里的住持,却又得到了一个令她失望的答案。 春雨骤至,却是迎着明媚的阳光淅沥而下。 李曦年怅惘地站在寺下的山崖边,身后的十五似有灵性一般地跟着她, 住持说,先生并未曾提及去处,只是来这里取了一物,同自己道别后没有留下只字片语便离开了。 “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这是住持方才同她说的最后一句话。 她不懂,也不必费心揣摩。只是这最后的唯一的一个希望,从笃定变为无望之后,使她起伏跌宕的心境又空落了起来。 该怎么办? 她该去哪里呢…… 该去哪里……才能找到先生? 先生并未提过他的原籍,天下之大,以先生的脾性,去哪里都是有可能的。只是她若盲找,却不知要何时才能重逢。 站了许久,李曦年似是累了,就地缓缓坐了下,昂头迎着落下的雨水,张嘴接了几口。 她的双脚就荡在山崖边,抚着石间新长出的芳草青碧,愣愣地盯着脚下的云雾缭绕,宛如她此刻孤寂无依的心一般,飘无定所。 纵是有雨,这吢安寺脚下来来往往的香客也未曾减少。 只是人们虽瞧见了这个坐在山崖边无所顾忌又狼狈的背影,却也未曾有人想要去问上一问。大都只是与同行者嘀咕一句,叫旁人也看看这个不知要作何的另类……的笑话。 愈近黄昏,李曦年心里的惆怅和无望愈发叫她苦涩起来。只是她更清楚,要想与先生再见,便要首先好好地活着。活着……便是一切希望的起点。 她抿着嘴,慢慢平复自己的心情,抬手用衣袖擦去流了半日不曾停过的眼泪,大抵与雨水也分辨不清了。 “先生……阿曦一定会找到你的……” 她喃喃地说了这一句,忽而昂头笑了起来,这宽慰的话,许是也只有自己说给自己听了。 虽不知之后究竟该如何,但现下确不该待在这里了。还好,即便她将十五忘了个干净,可十五却没有抛弃她。 雨渐小,却仍是雾蒙蒙地下着。 李曦年托着地缓缓起身,许是坐的时间太长了,竟连站都站不稳,便弯腰欲捶捶发麻的小腿…… 可这一幕叫别人看了去却是另一个样子。 一个瘦弱之人在崖边坐了半日,终于摇摇晃晃地起身,似乎还在犹豫自己究竟是要生,还是要…… 眼见李曦年弯了腰,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了她半刻的男子终于忍不住了,风一般地跑了过去,伸手将她“捞”了回来。 这男子将她狠狠推到在地,从他的角度来说,自己是帮助李曦年离开了危险的悬崖,并以这般居高临下的姿态怒瞪着她。 莫名被推到在地的李曦年顿时怒火中烧。这一日不顺心的事儿太多,本就无处发泄,现下倒来了个找事儿的! 只是当她正站起身来预备对那人拳脚相加的时候,一张熟悉的面孔缓缓映入她的双眸,加上那让她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声音。 “你要干什么?轻生!?” “……” 毫无疑问,李曦年是惊喜的,却又免不得带着恨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