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不识_第二十四章 特别出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特别出场 (第2/2页)

回头看了看已经离远的食肆,忽然想起一件事来。

    “司时……你出饭钱了吗?”

    “没有。”

    提着食盒出来的李曦年朝刘秉知消失的方向狠狠瞪了两眼。尽管人影儿都没了,但这一顿饭三十二钱……实在是心疼极了。

    “权当给临儿改善伙食了!”她叹气道:“他为什么每次都点这么多……”

    “每次?”

    原本因为李曦年并不在意刘秉知的喜怒而心情慢慢好转的齐玏,忽听见这个每次……

    “你什么时候还跟他吃饭了?”

    李曦年也懒得回,只道:“你还得帮我把这盒子送回来,押了我五钱呢!”

    又问了问刘秉知去芦亭时的情况,这才彻底放了心。

    二人一道去了作坊,在齐玏坚持不懈的审问下,李曦年才解释了刘秉知的身份,齐玏也知道了刘秉知就是帮李曦年入京的那个泼皮,心中倒也没那许多的成见了。

    作坊门大开着,李曦年将食盒交给了曲二娘,便往秦奉的屋去了。

    她原是想试探试探秦奉方才有没有听到院外的话,可一进屋门便把脑子里的话全忘了。

    付子曾在这里,且正在与秦奉一起研磨乌肝石粉,旁边脏兮兮的案上摆着一根墨色的糊状物,有些软榻,却已然成型。

    “这是?”

    李曦年不觉问道。

    秦奉这才看见李曦年,满脸欣喜地指着付子曾道:“阿省?快来看!这个小郎君很有一套!”

    “你们这是在?”齐玏替李曦年问出声来。

    付子曾头都没抬一下,回齐玏道:“芦亭找不见你,我就打听着来这里了,不想进门就看见堆成这小山的墨石。”

    “这不是墨石。”李曦年纠正。

    “在这里不是,在连纸都用不起的地方就是墨石。”

    付子曾这才起身解释。

    “我少年时东奔西跑,虽然无所成,但走过的地方看到过的东西却还在脑子里。漠北之北有个小国格外贫瘠,却水源丰富盛产青竹,他们仍以竹简为纸铅椠为笔,那小木板片当中夹的就是这个东西。”

    “我在那里待过半年,耳濡目染也学了些,只是最后用来调和的是那里特有的一种米酒。还有,用枣木做出来的模更易成型,且模腔不宜太深,只能晾晒,不能火烤。所以用时太久,大约要半个月左右才……”

    “付二郎!”

    李曦年不觉打断付子曾的话,如获至宝般地抓着他的胳膊,齐玏无声地拽了回来,并将李曦年拉离付子曾两步,道:“有话说话,别动手动脚。”

    发觉了这么个宝贝,李曦年自然不肯放走,好说歹说齐玏都不同意,付子曾也是犹犹豫豫不肯答应,她只得答应了齐玏的条件:将付子曾与自己交换两日,请付子曾帮着鼓捣这玩意儿,自己则去齐玏的铺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齐玏很满意自己这个条件,当然也很满意付子曾的配合。原本他铺子里该拾掇的都拾掇好了,只等他阿耶回来,如今李曦年愿与付子曾交换两日,自然乐得与她待在一起。

    于是李曦年千叮咛万嘱咐地交待给秦奉此事,不舍地被齐玏强拉出了门。

    “付二郎不是说了那东西晕纸吗?你用它做什么?”

    “你不是女子,自然不懂。”李曦年道:“若明日不是你生辰,我定是要留在这里,死活都不答应的。”

    生辰?

    齐玏恍然。

    明日便是六月十二了啊。

    他不觉轻笑出声。

    他自己都忘了。

    可阿曦却记得。

    自她来到芦亭开始的十一个生辰,她次次都记得。

    齐玏心里被莫名的暖意包围,久久都不曾散去。

    只可惜尽管齐玏现在的目光中透露出的东西是个人都看得明白,可李曦年却连看都没看。

    莫不说近一个月屡试屡败的事情现因为付子曾的出现有了转机,单此时此刻这街坊边坐着闲聊的话题,也已经转移了李曦年的视线。

    “这天底下真是什么糟心的事儿都有喂!记不记得两个月前那几桩案子?丢的都是十四五六岁的姑娘那个。”

    “不是都找回来了吗?刑部司破的不是?”

    “没听全乎吧?哪都找回来了?不是还死了个姓柳的闺女儿?”

    “噢,对对对,是有这么回事!你又听说什么了?”

    “隔壁李丈人儿子不是在京兆府当差嘛!昨儿火急火燎地回来收拾东西,说是要出外办差。我正背着柴火回来路过,听见他跟咱们街上那两武侯说啊……说刑部司找回来的那个姓柳的闺女是个假的!”

    “假的?那不就又是另一桩案子了?”

    “就是说!这柳家又是个大商户……”

    这二人原本声音就不大,又见李曦年和齐玏走得缓慢,更不再接着往下说。

    这话究竟是真是假有待考量,李曦年总不能冒昧去问。

    只是尽管是拾了一耳朵的事,若不打听清楚,如何也是寝不安席的。

    一个曾经被怀疑与自己这具身体或许有关的人,忽然间又活了过来。

    也不对……李曦年想了想,即便按这两个女人所说,也并不能确定柳卉儿是否还活着,只能说那句柳卉儿的尸身是假的而已。可那句尸身又是谁呢?若不是柳卉儿,又是何人要鱼目混珠?此事确实疑云颇深。

    李曦年现在的脑子全被方才那二人的对话占了去,即便跟着齐玏在西市闲逛,也半点儿提不起兴趣。

    太过了解李曦年的齐玏还是没忍住。

    “刚才那两人说的话不会跟你有什么关系吧?”

    见李曦年还没回过神来,齐玏只得停下唤住她。

    “你从小便是这样,有事从不与人商量,自己想自己做,到头来惹了麻烦也只能自己逞强承担。”

    其实齐玏也一直因三月发生的那件事耿耿于怀。若是阿曦跟他开口,哪怕是同她借钱先打发了那家人,也不至于发生后来的事。她太过执拗,却又太相信自己。

    自信与自负有的时候并不是人的态度,而是人的一念之差。

    李曦年微微张口欲解释,又觉这些猜测无凭无据,说给齐玏也是叫他平添担忧,所以开了口便成了另一句话。

    “以后不会了。”

    她笑道:“我若知道逞强是这般结果,当初宁愿被先生责骂,也不会一声不吭就留个字条走了啊。”

    或许李曦年未曾觉得这话如此说来不妥,可齐玏却不同。他听得出来李曦年言语间对当初那个决定的懊恼和悔之不及,只是因为苏先生已不在上京。而她的话语中,或许直到如今,她的脑中,并未曾想过当初是可以找自己求助的。

    他帮得到她。

    她应该知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