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四十三章 我们是友军! (第2/2页)
“兄弟们,跟我上,先冲东角门!” 杨壁挥鞭一指,氐秦士兵们便如下山猛虎一般冲向了新野城。 桓冲的预计没有错,杨壁带领的氐秦军队确实人数很少,除了打头阵,看起来很威很猛的三百人骑兵队,其余的都是步卒。 而这些步卒,人数也不过一千多。 既然只派了这么一点点人马,可见,制定战略的杨定此番主动出击,根本就不是为了夺取新野城。 只是为了震吓,为了刺探晋军的虚实。 毕竟,驻守新野的晋军到底有多少,他们还都没有搞清楚,出城挑战也并不为了围困晋军。 给予晋军有限的打击,天黑之前就结束战斗,返回魏兴,这就是他们的策略。 就这么一千来号人,去冲击正门,肯定是不成的。 杨壁的智慧虽然不高,但是也不至于连这点眼力都没有,相比较而言,新野城的城墙并不如南阳郡的坚固。 大门虽然不可为,但是角门还是很有可能被冲击开来的。 集中优势兵力,杨壁将氐秦的士兵都指向了新野城的东角门。 而就在此时,被突如其来的秦兵扰乱了视线和头脑的几位将军,还完全不知晓,这一群秦兵的目标是哪里。 他们防备的重点,仍然是新野城的东南西北几处正门,危险正在迅速靠近…… “不好了!” “大事不好了!” “桓将军,南门也发现了敌军!” 正在北门下组织防御的桓伊,已经忙得脚不沾地了,却突然听到了这样的消息。 登时心下一沉。 “南门那边也有敌军?” “你看清楚了吗?” 新野城以南,正是襄阳,而众所周知的是,襄阳城已经被晋军牢牢控制住了。 就在前天,他还收到了襄阳城的消息,称那里一片安宁,没有一点波澜呢。 怎么会冒出来秦军? 虽然战势紧急,诸多繁杂事情千头万绪,但是,桓伊还是挺住了。他没有手忙脚乱,而是跟随着报信的哨兵,登上了南门城楼。 到底要看看,这是何方神圣,竟然能突破襄阳城,跑到新野来撒野! 当桓伊登上南门城楼,定睛一看,登时就傻了。 “你们眼瞎吗?” “那是晋军!” “是晋军?”几个哨兵凑在一起,同时揉了揉眼睛,桓伊捏着他们的脑袋,让他们转到了正确的方向。 且看那骑着骏马风尘仆仆,飞驰而来的士兵,确实都穿着晋军制式的铠甲。 而冲在队伍最前面的那两个人,桓伊越看越觉得,似曾相识。 “稚远!” “寄奴!” 没错! 冲在手枪队最前面的两个人,正是从建康城长途奔袭而来的王谧和刘裕。 在他们的身后是大约五百人左右的骑兵队! 个个都是威风凛凛,精神抖擞。 “稚远,你们怎么来了?” 北门还有秦兵的威胁,桓伊只能站在城楼上和王谧隔空对话,他当然很希望能够打开城门,把王谧他们放进来,可是,那样很有可能会被秦兵逮住把柄,若是被他们冲破城门,那岂不是自毁长城? 王谧他们一路长途奔袭,连喝水都是在马上解决的,颠簸的马背,日夜不停的行军,让几位主将全都疲惫不堪。 但是,当他看到桓伊紧张的眼神的时候,顿时意识到,出大事了! 新野城现在的状况,绝对不是风平浪静,至少与他们从襄阳守将那里得到的消息截然不同。 “野王,怎么回事?” “我们不能进城吗?” 王谧匆忙勒住马缰,同时还命令身后的士兵暂且停止冲锋,他在城楼下逡巡,而桓伊就在他的视线之上,正巴着墙垣与他对话。 “南阳郡的秦兵攻过来了!” “我不能放你们进城!” “长安城大乱,苻坚不知所踪,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把这伙秦军先打退!”桓伊持续输出,紧张的局势,也容不得他有条有理的将那些重要的信息说出来。 只得把那些他认为最为重要的消息一股脑的扔出来,这一下,苻坚不知所踪的消息,好像一个重磅炸弹,就这样硬生生的,毫无预兆的在小王的脑袋上炸开! 这都是什么玩意? 长安城,这就乱了? 苻坚还不知所踪? 这是死了? 淝水之战的剧本,提前上演了? 不能够啊! 他心里冒出了一大堆的问号,身旁的刘裕也是一样,然而,他们也知道,即便是满腹疑问,现在也不是把它们搞清楚的好时候。 “稚远,你们来的可真是时候! “新野兵力有限,也不宜出城迎战,你可否与寄奴一起,先行阻击?” 桓伊已经看到了跟在王谧身后,浩浩荡荡的骑兵队了! “野王,你别急!” “我们这就去,一定能大胜而归!” “多谢!” 真乃天助我也! 老天爷对荆州兵着实不薄! 自从荆州兵获得了襄阳大胜,桓伊就常常有这样的想法,最近天象似乎对荆州兵十分有利。 几次危局,都能够化险为夷,关键还时常有贵人相助,这不得不说是天意。 他回想起之前善观天象的一位江州朋友说的:岁星在吴,有利晋军。 看来,得到老天爷眷顾的,还不止是荆州一部,整个晋军包括晋朝的朝廷都在老天爷的照拂之下。 桓伊一边这样想着,一边跨上了战马,必须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桓冲。 不管怎样,老爷子对王谧还是很信任的,让他知道,王谧及时赶到,他应该就不会再提后撤的事了! 桓伊在城内忙碌,城外的王谧也不遑多让。 秦军来了! 他们居然真的来了! 这不是老天爷送到眼前的机会吗? “诸位兄弟,待会,就是我们手枪队第一次出头露脸的时候了!” “怎么样?” “你们准备好了吗?” 骏马飞驰,片刻不停,冒着黄沙,王谧大喝道。 “王侍郎,早就准备好了!” “你就看我们的吧!” 那魏师傅的小徒弟,名唤李宽,自从王谧的手枪队组建好,他就是其中的积极分子。 只见他拍了拍腰间,特别自信的宣称。 王谧亦很欣慰。 “寄奴,一会先由弓箭手在前方保护,手枪队继后。” 刘裕点点头,立刻减慢了战马奔跑的速度,等着后方的手枪队,布置战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